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四句話,道出人生的四個最高境界

四句話,四個人生境界,給予每個人處世的深刻啟發。

天下熙攘,你我如蚍蜉螻蟻,終日蠅營狗苟。

走過歲月,我們終將懂得:

人間萬千光景,跌宕起伏,唯有無懼孤獨、沉潛專注,才能不期而遇自適豐盈的自己。

01

做人的最高境界:沉得住氣、彎得下腰

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

正所謂:熟谷常彎腰,智者常低頭。沉得住氣,才能成器;彎得下腰,才能抬得起頭。

作家賈平凹曾說:

「人的一生,苦也罷,樂也罷;得也罷,失也罷。要緊的是心間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沒有月輝。」

人生或許跌宕起伏,但心中若是安定,便可從容度過。

02

做事的最高境界:讓別人放心,是你最大的競爭力

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無非是:「你辦事,我放心。」

生活中不乏有能力的人,可大多數人更愛選擇與靠譜的人共事。

原因大概是,一個靠譜的人,可以把自身能力百分百落到實處;而不靠譜的人,就算再聰明,也有可能一不小心捅出個大窟窿。

王陽明任廬陵知縣時,對大小政事親力親為、日夜操勞。

有學生問他:「先生,您不累嗎?」

王陽明回答:「做事沒有得失心,就不會覺得累。」

許多人把事情當作負擔,做事時心不甘情不願,滿腹牢騷抱怨。

抱著這樣的心態去做事,不僅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周圍的人肯定也能感受到那種應付的態度,這樣做事怎麼能叫人放心呢?

相反,如果我們自始至終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看待事情,身心就不容易勞累,這種積極的態度也更能讓人放心。

03

涵養的最高境界:遇事不責備,懂得自省

真正優秀的人,都懂得遇事不責備於人。

而有些人在遇到事情之後,經常無意識地抱怨,連自己都無法察覺。

泰戈爾說過:「不要因為你自己沒有胃口而去責備你的食物。」

一個心懷慈悲的人,懂得時常反躬自省,哪怕別人出了錯,也不會隨便給他人難堪

一個寬容大度的人,懂得換位思考,就算不理解不贊同,也會包容不同行為方式的存在。

一個心智真正成熟人,明白相比毫無覺悟之心地怨怪別人,凡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避免同類型的問題再次發生,才是有擔當、有責任的表現。

遇事不責備,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

04

聰明的最高境界:做人需厚道

春秋時期,年少的鮑叔牙和管仲一起在鬧市做買賣,每次分利時,管仲都會多拿一些。

旁人見此很是氣憤,提醒鮑叔牙要注意,他聽後只是笑了笑,說:

「沒事兒,你們是不知道,他的家庭不好,有老母親需要侍奉,我手頭還算富裕,他多拿點是應該的。」

鮑叔牙的厚道讓人佩服不已,而管仲亦沒有辜負他的幫助,視其為生死之交。

之後,在管仲和鮑叔牙聯手輔佐下,齊桓公九合諸侯,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無可爭議的霸主。

厚道之人不是不會計較,而是不願計較,他們體恤他人的處境,不以自己的利益為先,以情為主,厚道待人。

厚道是一種選擇,在面對可幫可不幫的選擇時,伸出援手便是一種真摯的厚道。

人這一生,其實就是在助人和被助的路上度過,而每一次伸手助人的過程,就是在給自己修路的過程,因此厚道之人的人生路必定寬廣平坦。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大道知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412/2203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