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那個吃人不吐骨頭的深宮裡,榮華富貴就像玻璃碴子,看著耀眼,實際是扎人不眨眼。出身名門的賈元春,貴為皇妃,又懷著孩子本該是雙喜臨門,哪想到還落了個「虎兕相逢大夢歸」的慘烈評語。
元春娘娘究竟是造了什麼孽,犯了什麼忌諱,竟然落得個一屍兩命的結局?其中難免另有隱情?
站錯隊伍,成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要說紅樓夢裡的事兒,處處都透著封建王朝的冰冷和殘酷。彼時朝堂之上暗流涌動,新皇剛登基,那把龍椅還沒坐熱乎,太上皇的影響力還在,這父子倆明面上父慈子孝,背地裡卻較著勁兒。
而權力鬥爭,就像一張無形的大網,誰都別想置身事外,就連看似風光無限的元春娘娘,也不過是網中的一隻小小鳥兒罷了。
想當年,賈府可是四大家族之首,風頭一時無兩。可俗話說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上位,這老臣的心思就變得微妙起來。賈府老爺子也是個老狐狸,琢磨著得在新皇帝面前表表忠心,於是就把自家最寶貝的女兒元春送進了宮。
可元春從小就文靜內向,哪是那勾心鬥角的後宮裡能吃得開的,進了宮好幾年,愣是沒混出個名堂來。眼看著年紀越來越大,再過幾年,要是皇帝想不起來,估計就得被送回家了。
誰承想,就在這節骨眼兒上,峰迴路轉。宮裡突然傳來消息,元春被封為賢德妃了。這消息一出,整個賈府都炸開了鍋,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老爺賈政更是激動得連家都沒回,直接就奔「東宮」謝恩去了。
但東宮不是太子的住處嗎?難道說,賈府這是跟太子攀上關係了,其實這都是作者曹雪芹埋下的伏筆。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整部《紅樓夢》裡,壓根就沒提過賈府和太子有什麼瓜葛,反倒是元春省親,是太上皇特許的恩典。
所以賈政這謝恩,謝的可不是新皇帝,而是太上皇。說白了,元春這賢德妃的頭銜,可以說是太上皇給新皇帝施壓,硬生生塞進去的。所以新皇帝肯定是十分介意,但表面上還得裝作父慈子孝,對元春多加照拂。
而得了太上皇的旨意,賈府更是卯足了勁兒要辦好元春省親。為了迎接元春回家,他們不惜耗費巨資,修建了極盡奢華的大觀園,光是聽著那些亭台樓閣的名字,就透著一股子富貴逼人的氣息。
可就在這表面的熱鬧喜慶之下,卻隱藏著令人心酸的細節。元春省親的時間,只有短短几個時辰,就在這幾個時辰里,她卻足足哭了六次。她點的戲是《長生殿》,講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而脂硯齋的批語更是直指「元妃之死」。
元春的眼淚,可能是在感嘆自己身不由己的命運,也可能是在暗示自己未來的悲慘結局。而《長生殿》的故事,更像是一種隱喻,暗示著元春和賈府的命運,最終都會像唐玄宗和楊貴妃那樣,以悲劇收場。
如果說,這一切還只是猜測,那么元春懷孕的消息,就是把這場悲劇推向了高潮……
腹中胎兒,是恩賜還是詛咒?
「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這句判詞,表面上是在誇讚元春懷孕的好事,可仔細琢磨,卻透著一股子說不出的詭異。石榴最講究的就是多子多福,可偏偏元春的判詞裡,只提了花開,沒提結果,這不是擺明了說,元春這胎啊,怕是保不住嗎?
在皇權至上的年代,皇帝要是膝下空虛,可能比丟了半壁江山還嚴重,所以後宮那些妃嬪們,拼了老命也要生個一男半女出來,最好是能生個男孩,那這輩子可就吃喝不愁了。
按理說,元春這回懷孕,怎麼著也是件大喜事。可偏偏,她肚子裡的這個孩子,來得不是時候,新皇帝剛登基,太上皇還活著,這父子倆表面上和和氣氣,其實誰都知道,二人之間關係很微妙。
這時候,元春要是生了個皇子,那可就熱鬧了。太上皇指不定就打著「立長立嫡」的旗號,插手朝政,到時候,新皇帝這皇位還坐得穩嗎。
新皇帝心裡自然清楚,他當然知道元春肚子裡的孩子意味著什麼。可他偏偏不能明說,還得裝出一副關心備至的樣子,隔三岔五地派人去探望,賞賜更是流水般地送進宮去。
可越是表面風光,背地裡就越是暗藏殺機。新皇帝表面上對元春噓寒問暖,可誰知道他心裡,是不是早就動了殺心?想當初元春省親的時候,又是哭,又是點《長生殿》的,怎麼看都不像是過的很好的樣子。
因此元春懷了孩子,那個時候看起來並不是一個喜慶的事情,更像是個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引爆,把整個後宮,甚至整個皇室,都炸得粉身碎骨。
新皇帝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必須想辦法除掉這個隱患,而除掉隱患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讓她把孩子生下來,甚至元春也不能活下來。也就是要除掉元春!
畢竟死一個妃子,總比將來皇位不保要強。更何況,元春本來就不是他心愛的女人,她的存在,反而時刻提醒著他皇權的岌岌可危。
於是元春就這樣「被因病離世了」,對外自然要編造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比如元春難產而死,孩子也沒保住。反正後宮這種地方,最不缺的就是流言蜚語,真相究竟如何,又有誰會在乎呢?
就這樣,元春這個原本出身名門、擁有美貌與才華的女子,最終卻淪為了權力鬥爭的犧牲品,帶著腹中的孩子,含冤而死。她的離世也預示著賈府即將到來的衰敗。
只是可憐元春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什麼錯。如果說有錯,那她的錯,就是生在了那個時代,生在了那個身不由己的帝王家。
觸犯哪些皇家忌諱,最終招致殺身之禍?
可憐元春,空有傾城之貌,滿腹才情,到頭來卻成了家族和權力鬥爭的犧牲品。她就像那漂泊的浮萍,身不由己,最終落得個「虎兕相逢大夢歸」的悲慘結局。說到底,還是因為她觸犯了皇家最忌諱的東西。
那麼她觸犯了哪些忌諱呢?第一條,也是最要命的,就是外戚干政。
當初賈府在太上皇時期那叫一個風光,權傾朝野,連帶著元春在宮裡也沾了不少光。可新皇帝登基,這心裡肯定不舒坦。
你賈家之前跟太上皇走得那麼近,現在我上位了,你們還不知道安的什麼心呢。元春作為賈府的女兒,自然就成了新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
第二條就是結黨營私,說白了就是太招搖了。元春省親那回,賈府為了彰顯自己的榮耀,那排場簡直比皇帝出巡還誇張。又是建大觀園,又是請戲班子,恨不得讓全天下都知道,他們家出了個貴妃娘娘。
可這在精明的新皇帝眼裡,就成了赤裸裸的炫耀和挑釁。你賈家這麼有錢,是想幹什麼?是想收買人心,還是想造反?
第三條,也是最致命的,就是新皇帝心裡那根弦,就一直繃得緊緊的,生怕元春生下個皇子,太上皇再橫插一腳,那他的皇位可就坐不穩了。
這三條都足以致命,更何況元春還全給占了。新皇帝就算再怎麼大度,也難免會心生忌憚,最終痛下殺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只是在賈府人眼裡,只是知道元春死的奇怪,卻無人深究背後的原因。
結語
元春的一生,被家族,被權力裹挾著向前,最終落得個「虎兕相逢大夢歸」的悲慘結局。
可能在元春香消玉殞的那一刻,她才終於明白,那冰冷的宮廷,從來就不是什麼溫柔鄉,而是一座華麗的囚籠。在那裡,沒有自由,沒有愛情,只有無盡的算計和爭鬥。
紅顏薄命,莫過於此。元春的故事,也給後世留下了無盡的唏噓和警醒:在權力面前,個人的命運,有時真的輕如鴻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