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談判中共偷跪被抓包!實際關稅比美高 北京不敢說

—北京在日內瓦沒跪? 中國網民意見大

Newtalk/為了解決美中兩國的高額關稅對彼此帶來的貿易問題,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 Scott Bessent)與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 Jamieson Greer)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於當地時間10、11兩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談,並於12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相互撤銷關稅。然而,有眼尖的網友發現,雖然美、中兩國降低的關稅額度相同,但目前美國向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仍比中國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更高,質疑中共官方不敢針對這個話題進行說明。

根據中國《財聯社》報導,在歷經兩日的協商後,美國方面決定撤銷4月8日、9日兩日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征的合計91%關稅,並在未來90日內暫停加征4月2日公布的34%對等關稅中的24%,僅保留10%的關稅;中國方面也先後取消91%與24%的反制關稅,保留最後10%的關稅,同時取消或暫停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型反制措施。

雖然美中雙方降低的關稅比率相等,但仍有眼尖的網友發現,扣除對等關稅與後續的報復關稅後,美國其實還有向中國出口商品徵收20%的打擊芬太尼全面關稅,實際徵收關稅為30%,與中共官方極力宣傳的「表面平等」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另外也有網友質疑,中國解除非關稅反制措施的承諾,可能是放鬆稀土出口管制的信號,認為中國未來可能已經沒有與美國進一步談判,爭取更好貿易環境的籌碼。「美國依然繼續向中國的小包裹徵收商品稅,並持續對中國實施晶片禁令『卡脖子』,真不曉得政府這次到底談了甚麼回來」。

也有網友分析認為,雖然現在中國放開對稀土產品的出口管制,可能讓美國的高科技產業供應鏈獲得喘息空間,但美國未來肯定會重組稀土供應鏈的布局,「屆時中國再次打出稀土牌,就已經無法起到任何效果了」。該名網友強調,美中雙方未來肯定會再次「翻臉」,且美國可能遭遇的衝擊相比,中國面臨的挑戰難度更高,推測美中再次爆發衝突時,中國可能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左)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於瑞士日內瓦的貿易會談。圖:翻攝自X

RFA/中美貿易休戰90天美國對中關稅降至30%中國對美征10%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左)和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在美中會談後發表談話。(MARTIAL TREZZINI/Reuters)

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中美高層閉門會談中,雙方就關稅等核心議題達成罕見共識,宣布取得「重大」與「實質性」進展,並承諾建立經貿磋商機制,為緩解近年緊張的雙邊關係釋放積極信號。美國將在90天內將對中國商品的對等關稅降至10%。中國將對美國商品的關稅降至10%。另外中方採取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由於美國與芬太尼相關的關稅及其他措施將繼續保留,因此美國對中國進口的貨品共課徵30%關稅。

在全球對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持續關注之際,中美官員上周六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為期兩天的高層閉門會談。新華社12日發布的《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提到,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加征的從價關稅,其中,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按該行政令的規定對這些商品加征剩餘10%的關稅;取消4月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中國也採取對等措施,將對美國商品加征的關稅降至10%,並取消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在美國白宮官方網站,當天刊出了英文版《聯合聲明》,有關雙邊關稅稅率的表述大致相同。

美國財政部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分別在周日表示,雙方將在現有基礎上建立一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以定期就貿易問題進行對話。

中國獨立學者張立本周一(12日)接受自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何立峰和貝森特在日內瓦會晤,並取得「重大進展」對緩解中美雙邊關係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但更多的是象徵性意義。他說,雙方仍有許多細節未公開:「雙方對這一次的會談預期是不同的,他的『重大進展』本身只局限於正式確立了雙方貿易磋商的機制,也就是標誌著中美雙方從此進入了一個漫長的貿易談判進程中。」

何立峰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為期兩天、聚焦關稅問題的貿易談判中,中國與美國已就建立一項「貿易磋商機制」達成一致。與會的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補充說,該機制將「就相關貿易問題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

美中高官表態積極聲稱將定期磋商

貝森特則強調,此次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他補充,美國總統川普已「全面掌握」談判成果,並對此次「富有成效的對話」表達支持。

美方代表團成員、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補充說,新協議「有望縮小美國高達1.2萬億美元的全球商品貿易逆差」。他稱,與中方的談判過程「迅速、務實」,並盛讚中方代表是「強硬但專業的談判者」。

研究中美關係走向的張立說,在談判中,中美雙方都試圖獲得各自利益最大化:「此次會談中,雙方至少形成了貿易均衡的一個共識。這對中方來講,這降低了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開始,對美國來說,美方對這次日內瓦會談有相當高的評價,認為實際上是達成了一項交易。這和川普政府上一任手法一致,更熱衷於這種談判的象徵意義,這對川普政府可能更為重要。」

川普說中美談判「全面重啟」

美國總統川普通過社交平台「Truth Social」發表評論稱,中美會談「友好且具有建設性」,他並以大寫強調:「取得了重大進展!!!(GREAT PROGRESS MADE)」但未透露是否包括取消或下調關稅等實質措施。白宮經濟顧問凱文·哈塞特則對外稱,中方「非常、非常渴望」恢復與美方的貿易對話。

中國學者郭先生(不便公開全名)告訴本台,美中貿易關係存在著巨大障礙,此次談判僅僅是降低了雙邊關係進一步惡化的風險:「雙方都在通過對這種象徵性意義的誇大,來掩蓋貿易談判進程的困難以及美方對貿易戰所給予的期望,比如對中國形成持久的壓力。中方對此也相當警惕,中方意識到談判是一個無法拒絕的誘惑,又是一個陷阱,中國似乎正在按照美國談判藝術風格,不得不踏入無法拒絕的陷阱。」

儘管官方聲明措辭積極,但雙方在關稅問題上的分歧依然明顯。川普此前表示,可能將對華145%的高關稅降至80%「較為合適」;而中國媒體評論則反覆強調,美方應「糾正單邊關稅做法」。《人民日報》5月10日發表評論稱,中美關稅談判一兩次就解決問題,並不現實。似乎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路透社報導,美國方面此次目標明確:縮減與中國高達2950億美元的商品貿易逆差,並促使中國放棄美國所稱的「重商主義經濟模式」,鼓勵中國提升國內消費,從而實現全球經濟再平衡,而實現這一目標將需要中國進行敏感的政治改革。

貴州學者王鵬接受本台採訪時說,他總結為期兩天的瑞士日內瓦中美貿易談判,對美國是一次重大勝利:「就像川普第一次上任會見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效果是一樣的,財長貝森特也迎合川普的風格,確立中美雙方開始談判本身為貿易戰的交易定調。」

本輪會談在日內瓦郊區哥洛尼舉行,地點為瑞士常駐聯合國大使官邸。路透社報導指,會談期間氣氛緊張但有序,「黑色奔馳轎車頻繁穿梭,陽光明媚之下,別墅區安保嚴密」。此次瑞士再次充當中立調解平台,表明其在國際外交中的角色。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Newtalk/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513/2218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