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聞趣事 > 正文

英男子左耳劇痛多年差點失聰,睡一覺竟摳出「包漿」玩具零件!醫生:藏了20幾年!

一位聽力下降長達20年近乎失聰的小哥,在睡夢中從耳朵里掉出一個神秘物件。仔細辨認後發現,竟然是一塊嚴重包漿的樂高積木。

小哥為了搞清楚這塊積木是怎麼進入自己耳朵里,去醫院進行全方位問診,結果讓他大吃一驚。

實際上,國內外時不時就有這種小朋友常見的積木類小玩具莫名其妙出現在人體內的報導。它們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也遠遠超過大眾的想像......

今年30歲的達倫·麥克納奇(以下簡稱達倫)居住在英國格拉斯哥。

達倫是一名愛丁堡內皮爾大學新聞系的學生,經常需要收看大量影視類報導,用來收集、編寫新聞稿件。但他卻因耳朵的頑疾無法集中精力,甚至影響到上課、交作業。

過去幾年裡,達倫的左耳總會間歇性發出耳鳴、陣痛,他的聽力也急速下降。事發前一段時間,他的左耳更是經常出現鑽心的疼痛。

(示意圖)

為此,達倫曾經前往醫院就診。醫生也按照中耳炎的治療方法給他開了一些消炎藥,但用藥後沒有什麼改善。

直到某天深夜,達倫在睡夢中感到左耳內傳來一陣劇痛。隨後,左邊半個頭顱感到一陣強烈壓力,左耳中似乎有異物彈出。

達倫以為自己的耳膜破裂,嚇得他立即打開燈仔細觀察那塊「異物」。結果發現,那竟然是一塊被耳垢、油脂包裹成蠟狀的粉色樂高積木!

隨著這塊小零件的彈出,達倫發現自己的聽力恢復,疼痛感也全部消失。很明顯,導致他左耳疼痛的罪魁禍首就是那塊陳年樂高。

達倫仔細回想也記不清,樂高是怎麼進入他左耳的。因為在他的記憶中,自己最後一次玩樂高,還是在4、5歲時。

由此推算的話,這塊樂高在他左耳內停留的時間,最少有20年。他懷疑,這塊樂高是他某位兄弟惡作劇放進去的。

隨後,達倫帶著這塊樂高去醫院複診。曾接待過他的醫生,聽完他的描述後也大為吃驚。不過醫生表示曾見過很多人的耳朵里卡過樂高,只是沒見過時間跨度超過20年的。

醫生給達倫做了全方位的左耳檢查。結果證實,這塊樂高並未給達倫帶來什麼實質性傷害。達倫本人也發現,自從樂高彈出後,他的聽力甚至比前幾年還要敏銳。

這很可能是因為樂高將他左耳道中的陳年耳垢一次性帶出,順便幫他做了大掃除。

恢復聽力後,達倫還作為典型病例為英國一家專業清除耳垢的機構做代言人,用親身經歷證明年輕人要注意用耳健康,以免因聽力問題影響生活品質。

醫生也提醒,家中有幼兒的家長要注意玩具收納問題。因為樂高這種細小型玩具,可能會被幼兒誤食、誤藏於體內,引發的病症比達倫的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

除了上面說的英國的病例,今年33歲的美國男子諾頓,也有過類似遭遇。他從記事起,就患有嚴重鼻炎和哮喘。

後來,他除了頻繁流鼻涕、瘙癢外還添了鼻塞的毛病。晚上睡覺時鼾聲不斷,甚至還會發生睡眠呼吸暫停的症狀。

父母曾帶他多次去看醫生,但都沒有效果。因為這些毛病,諾頓變得很自卑也很無奈,他也失去很多外出遊玩的機會。

去年春天,諾頓的鼻子因為乾燥開始頻繁流鼻血。他忍無可忍之下,再次來醫院就診。醫生建議他,可以在洗澡時借著水汽多擤鼻涕。這招雖然不一定有效,但可以緩解他的症狀。

(示意圖)

回家後,諾頓只要洗澡就拼命呼吸水汽,然後使勁擤鼻涕。堅持半年後,他在一次擤鼻涕時,突然擤出一個堅硬小物。

剛開始,諾頓以為自己是掉了顆牙。仔細觀察後發現,他鼻子裡噴出的竟是一塊黃色的樂高積木。

此時他才記起,自己在6歲時玩樂高,不小心把一個小人偶塞到鼻子深處。

諾頓的母親用鑷子將人偶夾出,卻沒想到人偶的黃色小帽子留在了鼻腔深處,一待就是26年。

(示意圖)

而他本身就有過敏的毛病,任何一點寵物毛髮、樹葉、灰塵,都會讓他流鼻涕不停。這也讓他誤以為,樂高導致的鼻塞是過敏的症狀之一。

樂高積木出來後,困擾諾頓20餘年的鼻塞無藥自愈。他恢復了呼吸暢通,嗅覺甚至五官都變得非常靈敏,一日三餐,吃嘛嘛香。

以上兩人的經歷公布出來後,很多網友都表示,他們小時候也都遇到這種事,塞進去的東西也不止樂高積木:

「我叔叔小時候總揪一塊安撫毯塞入鼻子。在他12歲時,鼻子裡拿出一大塊毯子碎片。那場面太嚇人了。」

「我後背上嵌了一塊碎玻璃,整整過了45年。十幾歲時,我出過一場車禍,背部被玻璃割傷好幾處。後來,其中一個地方變得又硬又疼,我還以為只是疤痕組織。後來有一天,那塊皮膚開始發炎和感染,感覺裡面有東西往外擠。我用鑷子夾住那裡,然後稍微挖了一下,裡面就發出金屬摩擦的嘎吱嘎吱聲。我摸到那個硬物,用鑷子夾出來。結果發現是一塊車窗碎玻璃。」

「11年前我遭遇了一次車禍,腿上嵌了一塊碎玻璃。上個月,它自己掉出來了。然後我剛好刷到這個視頻,太有意思了。」

看完以上2個故事和網友們的評論,確實給大家提了個醒:玩具雖好玩,但也要注意安全哇!

(示意圖)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英國報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519/222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