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虹潔:我很喜歡我現在的生活,我的父母健在。我還養著5隻貓和狗。我一直在努力,並且相信未來會更美好。
如果了解倪虹潔的人生劇本,真的很難想像這一番話,能夠從48歲的倪虹潔口中說出來。
倪虹潔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送到上海,和爺爺奶奶姑姑大伯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她從小就習慣了看人臉色,也沒有得到父母的愛。
本以為原生家庭的不幸福,可以從婚姻中得到補償。沒有想到,倪虹潔的婚姻依然是困難模式。她在21歲那年,嫁給了大自己7歲的男人。
誰知這一段婚姻也並沒有白頭偕老。她終究還是走上了離婚這條路。
離婚後,倪虹潔就開始一個人生活。如今打拼多年後,倪虹潔住進了自己買的上海別墅。她也曬出了自己家的別墅, 窗明几淨,院子外種著花草。
客廳的四面基本都是落地大窗戶。
倪虹潔:我喜歡光明,不喜歡黑暗。就連晚上睡覺都不喜歡拉窗簾。因為我沒有安全感。我特意在客廳做了一個下沉式的沙發,當陽光照耀下來的時候,感覺自己被光包裹著,很寧靜美好。
不幸福的人要用一生來治癒童年,這一句具象化了。
童年沒有被父母疼愛,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她的內心非常缺愛,並且渴望被愛。
時至今日,48歲的倪虹潔在面對鏡頭喊話爸爸的時候,她都忍不住落淚。她是糾結的,內心渴望著父愛,卻又害怕不被愛。
倪虹潔會用關心別人的方式,企圖去得到愛。
張泉靈:你是一個真善的女子。你都激起了我的保護欲。
能夠讓張泉靈說出這一番話,是真的很難得,更體現了倪虹潔的真誠和友善。
她的確對張泉靈是不設防的,並沒有想要藏著掖著,全程都在放鬆的打開著自己的內心。這一點,也是很多娛樂圈的女星所無法擁有的。
倪虹潔:我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好人,唯一對不起的人就是我的兒子。我其實很遺憾,當年離婚的時候沒有帶走兒子。
事情是這樣的,當年倪虹潔離婚的時候還不到30歲。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只會當演員。她只能選擇繼續當演員賺錢。
但是作為一個演員,要時刻都在劇組拍戲。只要不拍戲,就沒有收入。但是拍戲的時候,是無法照顧孩子的。
在孩子和拍戲的天平上,她只能選擇後者。只有有錢了,才可以自立。
後來,倪虹潔只能無奈把孩子留給前婆婆撫養。因為沒有陪伴,導致兒子對媽媽是心生不滿的。當年倪虹潔訪談還說過兒子都不喊她「媽媽」,而是直呼她的名字。
和兒子的關係很疏離,這也是倪虹潔這輩子最大的遺憾。
倪虹潔:兒子,希望你放假回家的時候,能夠召見一下我。
我兒子已經16歲了,他從不回我信息,從不聯繫我。我也不知道他有沒有交女朋友。我如果想要見面,只能通過孩子的姑姑。
也許,哪一天兒子可能結婚了,會突然通知我。我只能被動等著。
這輩子,我只能接受和兒子這樣疏離的關係了。
「召見」,這兩個字應該是深深烙印在倪虹潔的心裡。
代入媽媽的視角,這兩個字卑微中帶著些許的寒意。
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得到的同時,其實也在失去。當倪虹潔得到了金錢名利,卻失去了和兒子的親子時光。
如今48歲的她也已經釋然了,一個人努力工作賺錢,住在大別墅里和貓狗作伴。
很難評判,倪虹潔是否真正的幸福。
從世俗的眼光來看,一個不被父母愛的,離婚不被孩子接受的媽媽,這樣的女人並不算是幸福的女人,她的幸福度其實並不會太高。
既然是自己的選擇,倪虹潔也只好說服自己去接受當下的一切。
人生哪有全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