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北京祭出罕見舉動 人民幣策略突然變了

彭博社5月28日最新報導,美元持續下跌已促使中國央行改變貨幣管理策略,從支持人民幣轉向防範人民幣過快升值的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本周一和周二將人民幣每日中間價設定在略低於市場預期的水平,而此前六個月的大部分時間裡,人民幣中間價都強於預期。

中國央行還將連續第三個月暫停在香港發行票據,為2018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以保持流動性充裕,緩解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此外,據交易員稱,最近幾周,中國國有銀行被發現在境內市場買入美元,試圖抑制人民幣升值。

彭博社指出,中國人民銀行近期的轉變是美元貶值如何波及全球金融市場的最新例證。就中國而言,當局必須謹慎行事,因為人民幣大幅貶值可能刺激資本外流,而人民幣快速升值則可能損害出口。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 SA)大中華區外匯及利率策略主管王菊表示:「中國國內經濟狀況尚未準備好承受人民幣大幅升值。儘管美元走勢疲軟,且存在去美元化主題,但我們仍然認為人民幣匯率將落後於貨幣籃子。」

中美達成的關稅休戰協議提振了人民幣匯率,使其兌美元匯率從4月份創下的18年低點上漲逾2%。人民幣的上漲為中國人民銀行提供了放鬆人民幣匯率保護的空間。

周三(5月28日)亞洲市場,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0.1%,至7.1980,連續第三天下跌。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將人民幣中間價設定為7.1894,連續第二個交易日略有走低。

中國人民銀行避免在香港發行票據。彭博社的計算顯示,截至5月份的三個月內,到期票據向市場釋放了850億元人民幣(約合118億美元)的資金。這有助於將人民幣一個月融資成本保持在1.7%左右,而1月份中國人民銀行額外發行票據以擠壓人民幣空頭時,融資成本曾高達4.5%。

分析人士指出,假如人民幣開始快速升值,類似於近期台幣和韓元的走勢,中共官員不太可能袖手旁觀。

瑞穗銀行(Mizuho Bank)首席亞洲外匯策略師Ken Cheung表示:「隨著美元再次遭遇拋售,中國人民銀行可能會謹慎行事,避免人民幣過度升值,因為過度升值可能會對中國出口造成壓力。」

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指出,川普對美元小幅貶值表現得並不在意,因這有利於增強美國出口競爭力,符合他強調製造業與本土經濟的政策取向。

圖片來源:PAUL YEUNG/BLOOMBERG NEWS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FX168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528/2225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