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旗下的一家汽車經銷商展示的比亞迪公司標誌。(Sean Gallup/Getty Images)
中國網絡社群中又炸鍋!針對近日熱爆網絡的「汽車圈已出現恆大」的言論,中國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的公關高管李雲飛今發長文反駁,堅稱中國主流車企中不存在「車圈恆大」,並稱已向有關部門舉報「惡意帶節奏」的言論,還稱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一周前,中國長城汽車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一次媒體訪談節目中公開警告,中國汽車產業的整體發展模式存在許多危險的做法,「現在汽車產業裡邊的『恆大』已經存在了,只不過沒爆而已」,引發社會關注。
這番言論立即在中國網際網路上引發了輿論風暴,網民們普遍認為前述警告是劍指比亞迪。隨後,中港股市上比亞迪股價帶頭暴跌,其他車企的股價也集體跟跌。
本周五(5月30日),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在自己的社媒帳號上發文作出激烈反擊。李雲飛指責魏建軍的上述爭議性言論是「唱衰中國新能源汽車」,並將相關說法形容為「危言聳聽」、「惡意帶節奏」,還聲稱比亞迪已經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並上報了相關證據及線索,將追究相關方的法律責任。
在這篇帖文中,李雲飛就車企的資產負債率、總負債、有息負債、帳期等幾個方面面,羅列了一系列沒有點明出處的財務數據,然後堅稱,當前中國主流車企的資產負債情況,整體上比許多知名的國外車企更好,中國「不存在所謂的車圈恆大」。
帖文並表示,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許多中國汽車品牌在海外的銷售成績耀眼,「中國汽車目前發展良好,勢不可擋」云云。
為了說明比亞迪的財務狀況「很健康」,文中還強調,比亞迪的資產負債率為70%,比國內外許多大型車企的負債率都低;比亞迪對供應商的平均付款周期為127天,比許多車企的付款周期都更短等等。
(網頁截圖)
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李雲飛這一番看上去很符合中共當局「政治正確」的豪言壯語,以及比亞迪對競爭對手的爭議性言論進行「上綱上線」的批判,立即在中國網際網路上引發新一輪輿論風暴。
在李雲飛的帖文及中媒的相關報導下,中國網民的反應十分激烈,而且涇渭分明。
有支持比亞迪及李雲飛上述言論的網民留言評論稱:「比亞迪財務數據甩出王炸,某些人該閉嘴了!」
還有網友語帶嘲諷地向魏建軍隔空喊話:「格局啊,魏總,以CC現在的境況,迪子倒了,你確定你能吃到肉?」
不過,在中國網際網路社交平台上,批評比亞迪的經營模式以及駁斥李雲飛前述言論的評論更多。例如:
黑龍江網友「飛天老貓」在李雲飛的帖文下留言評論:「這份報告沒意義,它的付款周期比通用豐田長很多,財務健康程度完全不可比。」
一位山東方日報友也質疑:「127天是咋算的啊,光迪鏈就6個月,再加上60天付款,就是240天了。」
有浙江網友跟帖稱:「4個月是空頭支票,要6個月後才能兌現。跟恆大的商票如出一轍。如果暴雷,那些票一分不值。」
陝西網友「裕德居士」則留言調侃道:「上汽表示:老魏說的是恆大,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網頁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