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命運的前提,其實是改變認知。
守住命運的前提,其實是提高認知。
認知這種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它比所謂的努力、蠻幹,更重要。
有些人的認知,對得起他們的財富;有些人的認知,對得起他們的苦難。
2025年下半場,需要培養這5種高級思維,缺一不可。
01
反著來的思維。
絕大多數人的思維,都偏向於順著來,以至於落入到別人精心設置的陷阱當中。
什麼是順著來的思維呢?比如,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三」,你並沒有認識到它的錯誤,還幫忙論證「一加一」確實等於三。
什麼是反著來的思維呢?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三」,你不相信,還進行「倒推」,「三減一等於二」,而不是等於一,所以這人說的,是錯誤的。
順著來的思維,偏向於盲從,根據別人給出的條件,得出最膚淺的結論。
反著來的思維,偏向於理性,根據別人給出的條件,倒推別人一開始的企圖和目的。
02
利益分析的思維。
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人看問題,都特別膚淺,甚至於跟小孩子一樣?
因為這些人沒有站在「各方利益」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以至於,這些人的分析,都顯得沒有深度,脫離現實。
舉個例子。老闆跟員工說「只要你們努力幹活,未來也能當老闆,我也是這麼過來的」。
對於老闆這番話,你究竟有什麼想法呢?幼稚的人會覺得,這是老闆的許諾和激勵。
而在成熟之人眼中,這不過是日常的PUA、畫大餅罷了。本質上,就是忽悠、利用員工,幫老闆免費打工,讓老闆賺得更多。
03
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
俗話說:「莫看江面平如鏡,要看水底萬丈深。」
不要看表面如何,因為表面的平靜,都是虛假的,也是人為創造的。真相,永遠都是藏在水面之下。
當你到了水底,看到最真實的情況,就會恍然大悟:原來表面上的平靜,就是為了掩蓋背地裡的暗流涌動。
表面的東西,跟深層次的東西,總是存在矛盾,以及巨大落差的。
人吶,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所矇騙。唯有透過現象看本質,得知偽裝背後的真相,才能活得清醒,避免成為韭菜。
04
做好最壞打算的思維。
做任何事兒,都需要進行最壞的打算。
比如說,你想貸款上百萬買房。那你就要想到,未來如果失業了,生病了,沒有收入,還不起貸款,該怎麼辦?
就是因為沒有思考這些問題,所以很多貸款買房的人,不僅還不起貸款,就連首付都虧光了,人財兩空,滿是悲哀。
從現實的角度來說,所有最壞的情況,都有很大概率,來到我們的身邊。
就跟病毒一樣,人們以為,非典之後,再無大規模病疫。殊不知,十八年後,比非典更大規模的病疫,悄然出現。
05
兜底思維。
對於單身人士來說,自然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不用兜底什麼。
可對於絕大多數有家庭的人士來說,不僅需要自己吃飽,還需要一家老小吃飽。
越是有家庭,越是有婚姻,越是有孩子,就越是需要具備「兜底」的思維。上限如何,盡力就好。而下限如何,一定要保住。
有主業的時候,要找副業,這是兜底思維;平時,給家裡人留一筆存款,這也是兜底思維。
社會不會給你保障,你只能自己給自己保障。你不給自己兜底,誰給你兜底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