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網王篤若報導/中共國務院5月29日宣布調整國台辦人事,任命中聯部前助理趙世通為副主任,免去仇開明職務。此舉使國台辦三名副主任中兩人具有外交背景,僅潘賢掌出身福建。分析人士指出,這一調整反映王滬寧在對台系統的影響力衰退,同時習近平在人事布局中的主導權正被系統性削弱,標誌著中共黨內權力重構與台海政策外交化轉向的加速。
現任國台辦主任宋濤領導下的三位副主任為潘賢掌、吳璽與趙世通。吳璽曾任外交部領事司司長,被稱為「美國通」;趙世通長期任職中聯部,專注東北亞事務,被視為「日本通」。此次趙世通接替仇開明,國台辦高層呈現外交系統主導格局。仇開明,1964年生,王滬寧門生,曾任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2024年剛升任副主任,61歲符合延遲退休政策,卻被提前免職,引發外界關注。趙世通則是宋濤在中聯部時的舊部,其任命被視為宋濤勢力的加持。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榮譽教授丁樹范表示,台灣問題已從兩岸事務演變為全球焦點。榮鼎集團2022年報告指出,台海衝突可能導致全球至少2萬億美元經濟損失,高科技產業首當其衝,若涉及其他產業,損失或翻倍。法國總統馬克龍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對台海的公開發言,進一步凸顯其國際化程度。中共引入外交背景官員,意在通過外宣和外交遊說應對美日壓力,但丁樹范直言,此舉難以根本化解台海危機,「兩岸都在準備最壞情況」。
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分析,趙世通取代王滬寧門生仇開明,顯示王滬寧在對台系統的政治布局被拆解。更深層的是,習近平的人事控制力正面臨正面挑戰。近期,天津、山西、杭州等地相繼換上「非習系」官員,從中組部繞過習親自安插的天津市委副書記劉桂平,到跨金融與政法系統的葛海蛟、魏建鋒、胡大鵬的上位,葛海蛟,曾任中國銀行董事長,現已出任山西省省長。魏建鋒,原任湖南省委政法委書記,現已任湖南省紀委書記、監察委員會代理主任。胡大鵬,曾任雲南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現已升任雲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形成「非習系」幹部梯隊。這表明黨內已啟動「繞過總書記」的隱性權力分散機制,「後習時代」軟著陸程序加速展開。
王篤然分析,趙世通空降國台辦,不僅削弱王滬寧的意識形態敘事,也反映胡錦濤時期提拔的宋濤勢力的增強。宋濤與趙世通的配合,象徵中共台海政策從意識形態掛帥轉向「外宣+外交」,應對台美日三邊態勢。
然而,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所長蘇紫雲指出,國台辦僅為「傳聲筒」,外交官調動屬人事歷練或戰術調整,難改中共對台壓制本質,「台灣問題核心是民主與威權之爭」。
國台辦外交化旨在緩解美日壓力,如趙世通可能針對日本遊說,吳璽應對美國,但效果受限。
王篤然分析,國台辦僅為政策執行機構,戰略決策由中央對台領導小組掌控,習近平理論上仍為組長。然而,四中全會遲遲未開,習仲勛紀念館改名,浙江頻現「非習系回流」,令「習主導說」站不住腳。王滬寧的「台海敘事」被拋棄,「習家軍」在地方與涉台系統布局崩解。無論幕後操盤者是誰,現實是王滬寧式的「台海敘事」已遭拋棄,「習家軍」在地方與涉台系統的權力布局正全面崩解。中共高層正面臨一次不動聲色卻極其關鍵的權力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