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突破戰線 烏軍長驅直入

一名美國前海豹部隊成員費瑞爾(Chuck Pfarrer)6月3日在X發文表示烏克蘭特種作戰部隊(SOF)乘著美國黑鷹直升機,時隔多年進行空中機動作戰,針對烏俄戰爭前線庫皮揚斯克(Kupiansk)地區上的俄軍部隊集結區域及武器補給庫發動越河突襲。他認為,此舉大力衝擊了俄羅斯的關鍵後勤補給,迫使其必須重新評估在「戰線東部」上的戰略部署。

烏俄戰爭專欄作家 NOELREPORTS2日也在 X上發文,俄羅斯的監控頻道表示,疑似有暴風影/SCALP-EG巡弋飛彈正朝俄占烏屬馬里烏波爾(Mariupol)與塔甘羅格(Taganrog)方向飛來。另有一架「米格-29」戰機使用精確制導的 AASM「錘子」炸彈,成功摧毀了俄軍無人機控制站。

NOELREPORTS更發布了一段影片,顯示烏克蘭第39戰術航空旅團的「蘇愷-27」戰機,在搭載美制 HARM反輻射飛彈的狀態下,摧毀了俄軍的防空系統。上述可見烏國在西方國家的援助下,逐步打開新的戰線,推進戰局。

另一名專欄作家 Lawrence of Gobi則發布一段烏克蘭直升機搭載九頭蛇70航空火箭彈轟炸俄羅斯陣地的影片,認為「此景不像俄國贏得戰爭勝利」。

此外,烏軍6月1日發起「蜘蛛網行動」,雖然俄羅斯方面堅稱實際損失與烏克蘭方面公布的數據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針對遇襲基地的衛星照片已經完整記錄下俄軍的損失情形。有中國專家在評估俄軍的具體損失後,認為俄羅斯雖然仍具備遠程打擊能力,但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維持先前的打擊力度。

美國軍事網站《戰區》( The War Zone)6月2日發布報導,展示俄軍貝拉亞基地與奧列尼亞基地在「蜘蛛網行動」後的衛星照片,公開打臉了俄羅斯官方「損失有限,可修復後繼續使用」的相關言論。其中,貝拉亞基地的衛星照片顯示總計4架圖-95以及4架圖-22M3遭到破壞,奧列尼亞基地則有4架圖-95以及1架運輸機被毀。

《騰訊網》國際專欄作者「邊解感」指出,光是上述兩個基地就出現多達13架軍機的損失,在考慮到其他遇襲基地可能的損失情形後,「俄軍的戰略打擊系統骨架已然遭到重挫」。

「邊解感」稱,在襲擊行動發生前,俄軍能使用的圖-95數量可能就已經少於50架,近20%的損失對俄軍來說已經是「不可逆的戰略創傷」,且俄軍目前也無法透過其他途徑,快速生產同類型的替代武器。「邊解感」強調,俄軍在此次襲擊事件中「失之毫釐、危及全局」的戰略空洞,不但揭示了俄羅斯空天軍的技術漏洞,也意外展示出克里姆林宮對戰場的應變機制以及高價值資產的防護問題方面存在長期積弊。

烏克蘭特種作戰部隊(SOF)執行了近年首次空中機動作戰,對庫皮揚斯克軸線上的俄軍發動越河突襲。圖:擷取自 Chuck Pfarrer的 X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新頭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604/2228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