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情感世界 > 正文

驚人的人性鐵律:無論跟誰相處,你都要記住這5個潛規則

-01

得到與得不到,人的心態是不一樣的

人在沒得到的時候,會把這個人,這件物品,這段感情當成自己某個階段奮鬥的目標;

不斷努力,內驅力十足,就為了得到;

這個時候,感情也好,人也好,在他心裡都具備「完美濾鏡」。

一切都是好的,哪裡都好,缺點也變成了優點。

可一旦得到了,再好的也變得不好,完美濾鏡很快就被乏味無聊打敗。

感情更是如此。

沒得到你的時候,你就是完美的,最好的人;

得到你之後,你就變成了蚊子血,飯黏子。

這是人性。

人類最喜歡的,永遠是自己沒有得到的;

對於已經得到的,往往是忽略,遺忘然後不珍惜。

控制新鮮感和喜歡的是什麼?

是多巴胺,荷爾蒙啊。

距離產生美感,一旦距離被打破,那麼所有的美好都將消失。

放在親情關係,社交關係也是如此。

有句話叫:遠了親近了殃。

本質上就是:彼此的邊界感,界限,距離的美感被打破。

-02

在關係里,你的吸引力是什麼?

對方喜歡你,但是又得不到你的階段;

你們處於曖昧關係,但始終是「發乎情止乎禮」,點到即止的狀態;

你們可以聊天,可以分享,可以約會,但拒絕肢體接觸;

你讓對方看到,聽到,靠近,但就是不讓TA得到。

始終保留這點神秘感,就是你維持吸引力的手段。

你知道你們會上床,但不是現在;

對方知道會得到你,但未必是現在。

在這場「貓抓老鼠」一樣的曖昧遊戲中,誰沉得住氣,誰的情緒更穩,誰就能穩坐贏家。

倒也不是說爭個輸贏。

只是奔著曖昧關係去的人,不都想當這場遊戲的贏家嗎?

-03

喜歡和厭倦,都是一瞬間的事

從生理性喜歡到生理性厭倦之間,是你對TA心的變化,感情的變化。

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對方的缺點在你眼裡是可愛,是不拘小節;

你看向對方,就覺得TA是命運賜給你的禮物。

可當你不喜歡對方了,那對方的優點,在你眼裡可能也變成了缺點。

喜歡一個人,對方放屁你都覺得很可愛;

討厭一個人,看到對方,聽到對方的聲音,你就感覺心裏面不舒服。

這就是真實的人性。

可是,你們變了嗎?

你沒變,你依舊是你;

對方也沒變,TA依舊是他;

變的只是喜歡和不喜歡而已。

-04

善惡取決於「利益」

你眼裡的惡,是站在你的角度去看問題;

你眼裡的善,同樣是以你的意志為邏輯去判斷的。

善惡的本質是什麼?是利益是否均勻,是自己的利益是否受到影響。

熊孩子砸你的窗戶,大家都勸你:「算了算了,都是孩子,別計較了。」

為什麼?

因為不是他們家窗戶壞掉的。

你信不信,如果壞的是他們家的窗戶,他們對付熊孩子的方式,要比你狠心10倍。

事兒不發生在自己身上,任何人都無法感同身受;

感性點說,這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理性點說,這叫「傷害了誰的利益,誰就會變惡」;

誰是獲益者,誰就會「變善」。

-05

別指望人人理解你

弱者才祈求別人的理解,強者的人生總是孤獨的。

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句話: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一件事,一個目標,一個野心,一個憧憬,你還沒有完成呢,就鬧得周圍人人都知道,這件事的結果,大概率是成不了的。

無論你是想買房買車,你是想做生意換工作,你是定了什麼目標,都不要讓任何人知道。

該保密的,永遠不要讓第二個人知道,或者除了你和愛人之外的第三人知道。

你不要指望別人理解你,因為沒有人會真正理解你。

而且,或許你的「過度分享」會喚醒別人隱藏的惡意。

比如:對你的嫉妒,詆毀,算計,將你的計劃偷走等。

你不能懷疑人性,更不能試探人性。

在所有關係里都是這樣,跟任何人相處都要「學會閉嘴,學會隱藏自己」。

說多了,但是一件都沒做,丟的是你的信譽,是面子;

說多了,但一次都沒做好,丟的是你的內核,是里子。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亦開懷說心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616/223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