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讀到一條幾乎被絕大部分自媒體故意忽略的新聞。昨天,美國總統川普的律師正式向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媒體之一,英國廣播公司BBC發出律師函,要求在11月14日下午5點之前,必須撤回一段2024年10月28日播放的影片,除了下架,還要道歉並且賠償,金額為10億美元。不然的話,等著的將是法庭訴訟。罪名必定是,損毀個人名譽和干預美國大選。信函證實已經被送達。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去年10月28日,美國總統大選前一周,BBC播放了一段紀錄片,內容是2020年1月6日,敗選的45屆總統川普,在美國國會大廈前對前來抗議選舉舞弊的美國民眾講話。為什麼要重播4年前的舊聞呢?貓膩在於,在這個紀錄片中,川普的發言,號召民眾起來"鬥爭",有鼓動暴力的嫌疑。尤其是,時間點選在2024大選前一周,暗示總統候選人鼓吹暴力。目的再明顯不過,就是要用自己的國際影響力,敗壞川普名譽,令他落選。
假如沒有BBC內部的備忘錄,世上再沒有人懷疑影片的真實性,歷史就這樣被定下鐵案。可惜與事實相反,鼓動暴力的講話片段是假造的。雖然原材料真實,但經過故意剪輯,把前後文斷章取義打亂順序,川普的這句"讓我們去國會大廈,鼓勵我們的男女議員",就變成了"讓我們去國會大廈鬥爭(FIGHT)"。
今年上半年,BBC編輯標準委員會前外部顧問麥可·普雷斯科特,編寫了一篇備忘錄,僅供給內部參考,他列舉2024美國大選中對川普報導的9種偏差,指出BBC的採編一定要自律。其中就包括這個紀錄片的剪輯問題。這份報告屬於BBC年度自律檢討的一部分。
2025年的11月6日,這份報告被英國每日電訊報透露。報告揭示,在去年美國總統大選前播出的紀錄片《川普:第二次機會?》中,有一處將川普相隔約50分鐘發表的講話內容拼接到了一起。現場原話是"我們要走向國會大廈,為我們勇敢的參議員和眾議員們加油,不過對於其中的一些人我們大概不會加油。"剪輯後的版本顯示他在說:"我們要走向國會大廈……我會和你們一起去……我們要戰鬥。拼命戰鬥。"
這份備忘錄的全文被曝光後,引來了英國媒體對BBC的撻伐,同時英國政壇也說這是奇恥大辱。用英國前首相詹森的話,這件事情太嚴重了,太丟臉了。在每日電訊報踢爆這件事情之後的11月7日,8日,BBC的主席蒂姆.戴維與BBC新聞部門執行長黛博拉·特內斯突然辭職。戴維不但公開道歉,還承認這個紀錄片判斷錯誤,稱已經啟動內部調查。
一個現代人眾所周知的常識,媒體是無冕之王,肩負捍衛文明,守護人類公義底線的責任。一旦媒體失守,也意味著最後的一道防線破防,人類將再無正義、公正可言,文明社會瞬間倒退回野蠻。因為所有權力、利益和家族集團,從來都靠不住,每時每刻在暗中掠奪人民。這個世界上每一個活著的人,時刻都面臨著"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威脅,必須靠什麼東西來保護。這就是媒體。
過去,我只以為,BBC雖然立場偏左,但與CNN或紐時這些公然顛倒是非的媒體相比,還算公正。我的大部分朋友,不經常看CNN,卻每天必看BBC,對它的報導深信不疑。可想而知,看了這種被特意剪輯的報導,很難不對川普產生惡感。一旦有了偏見,短期內難以扭轉。況且BBC的偏差還不止這個剪輯,這只是9種偏見之一罷了。可以這麼說,BBC在整個美國總統大選的過程中,對於卡馬拉的新聞都是正面報導,對於川普的新聞都是負面報導,並且帶有非常強烈的主觀性。看得出來,BBC已經積極地介入了美國總統大選,目的當然就是不讓川普當選。到了這一步,就不能僅用左字來定義了。左,只不過是激進和高調而已,而造假不擇手段,蓄意隱瞞和欺騙公眾,只能用邪惡二字形容。況且直到此刻,還有BBC的高層拒不悔過,仍稱要捍衛言論自由。造假自由?
不過事情到了今天這一步,我等賤民還算幸運。一來,英國畢竟是英國,有大批熱愛公正,憎恨虛假的國民尚存,不被意識形態誘惑,不受利益驅動。假如沒有勇敢者如BBC編輯標準委員會前外部顧問麥可·普雷斯科特,沒有敢於得罪權威的每日電訊報,這一醜聞依然藏在暗中,下一次何時發生也難預料。遺憾的是,我只看到英美兩國民眾的強烈反應,而亞洲人群體卻集體保持沉默。在台灣發聲的,只有一位女律師童文薰。民族性使然,還是思維邏輯低下,只因反感一個人就放棄原則,不得而知。
二來,這次BBC碰上一個硬茬,就是被BBC形容為暴君的川普總統。這位暴君仍與以往一樣,拿起法律武器,按照程序追討正義。可以理解,川普打算分兩步走。第一步,要求刪除和道歉,賠償10億美元。這叫先禮後兵。第二步,當然是法庭程序。川普不必去英國倫敦法庭,只要在家鄉佛羅里達就可以起訴。BBC可以不應訴,結果必敗;應訴呢,只要事實確鑿,照樣敗。英美之間是有司法協約的,美國法庭的判決,可以在英國強制執行。可憐因收視率下降,經營不善,面臨財務危機的BBC,這下雪上加霜。
川普總統會網開一面,既往不咎嗎?不知道。這要看對方的認錯態度。否則的話,100或150億元的賠償金,在與以往左媒的法律戰中,已經不止一次了。怎麼可要價這麼高?因為就法律而言,除了賠償,還有懲罰。懲罰的目的等於一句話:這是最後一次,今後不准再犯。否則,不痛不癢的,要法律做什麼?估計川普會堅持到底。
就拿2020大選舞弊這件事來說,有人猜測川普大概率不會追究。反正已經勝選了,大權在握,何不放人一馬,積個陰德?道理不是這樣的。因為假如為的不是個人恩怨,而是國家民族的社稷永固,那麼除惡務盡就是必然,換了誰也一樣。一旦真相大白,我那些只認死理,一口咬定沒有系統選舉舞弊簡體中文圈朋友,會有幾個開始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