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精品推薦 > 正文

日本藝妓私生活大揭密

隨著好萊塢大片《藝伎回憶錄》的公映,日本藝伎迅速成了全球觀眾所津津樂道的話題。在大多數人的眼中,藝伎是一個神秘而又有些曖昧的職業,其實人們對藝伎有著很多的誤解。300多年來,藝伎已經成為日本獨特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一些著名的藝伎甚至對日本歷史的走向有過微妙的影響。

幕府禁私娼催生日本藝伎

17世紀末期,日本興起了代表市民階層的「町人文化」,藝伎也在這個日本文化大發展的時期悄然誕生。

藝伎的起源可追溯到德川幕府早期表演歌舞的流浪女藝人。當時的德川幕府為了增加go-vern-ment稅收,嚴厲禁止私娼,迫使民間妓 女轉而採用亦歌舞亦賣身的方式來鑽官府規定的空子。後來,幕府官營妓院中的妓 女為生計所迫,也吸收了民間藝伎通俗的表演形式,轉變為既賣身又賣藝的藝伎。18世紀中葉,藝伎作為一種職業被合法化,其職業規範和習俗也隨之確立,只賣藝不賣身的行規被廣泛接受,表演的項目也逐漸增多。在日本的江戶(今東京)新橋、柳橋和京都祗園等地相繼出現了專門進行這種表演的藝伎館。到了德川幕府中期,藝伎主要服務於作為統治階層的武士,後來又把新興的商人階層作為主顧。

日本的藝伎多來源於喜歡這一充滿浪漫情調行業的女子,許多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家庭也以女兒能進入藝伎這個行當為榮。藝伎未必年輕貌美,卻風情萬種;未必身材窈窕,卻能長袖善舞。然而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藝伎絕非易事,有志於進入這一行業的女孩在10歲左右時就被送進藝伎館,開始長達5年或更長時間的系統學習。

在此期間,女孩子要學習大到詩書、舞蹈、琴瑟、茶道、書法、插花、談吐、裝扮,小到如何優雅地打開推拉門、如何走路、如何鞠躬和斟酒等生活禮儀。經過十分艱辛的培訓課程後,她們要做到優雅甜美、知書達理、服飾華麗、擅長歌舞,學會察言觀色,對男人們能夠應付自如。此後,女孩們還要經過一段時期的「見習藝伎」階段,方可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藝伎。

由於培養藝伎要花費大量金錢,只有那些一擲千金的達官顯貴、富商巨賈才是藝伎的真正主顧。在二戰前的日本,擁有一個能夠隨叫隨到的藝伎是個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很多有錢人也爭風吃醋,競相力捧自己喜歡的藝伎。

藝伎成為明治維新的「功臣」

在三百多年藝伎的發展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著名的藝伎,她們中的一些人更是對日本的歷史進程產生過重要影響,享有「勤王藝伎」美譽的中西君尾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君尾出身於武士家庭,因父親被仇人所殺而家道中落,不得不進入藝伎界,她經常在一個叫做「魚品」的茶屋表演。當時,幕府勢力和維新派在日本京都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兩派人物經常以京都的聲色場所作掩護,召開秘密會議。很多維新派的骨幹人物都是「魚品」的常客,後來在明治go-vern-ment中歷任外務、大藏大臣的井上馨就是其中之一。井上馨與君尾一見鍾情,兩人感情迅速發展,難捨難分。不久,在京都負責追捕維新志士的幕府高官島田左近也看上了君尾。在一般藝伎眼中,島田有權有勢,能夠成為島田的妻妾真是求之不得,但君尾卻不為所動,拒絕了島田的求婚。

當井上馨聽說了島田向君尾求婚的消息後,派人找到君尾,要求君尾為維新大局考慮,接受島田的求婚,藉機刺探幕府的機密。君尾含淚答應了愛人的請求,嫁給了島田,靠著島田對她的寵愛,她套出了大量幕府情報。在她的幫助下,許多維新派志士得以逃脫幕府的追殺。後來,維新派武士根據她提供的情報,成功刺殺了島田,除去了維新派的心腹大患,給幕府勢力以沉重打擊。號稱「維新三傑」之一的木戶孝允(桂小五郎)也有一段和藝伎的生死戀情。木戶的妻子松子也是一位藝伎。1864年,幕府勢力大肆搜捕維新派人士,木戶孝允被迫扮成乞丐隱藏在一座橋下。每天,松子都要冒著生命危險來到橋上,然後將包有飯糰的包裹裝作無意中失落於橋下,送到木戶孝允的手中。後來,松子又多次利用藝伎館掩護丈夫,終於使他逃過了幕府的追殺,並成為後來推翻幕府統治的領袖之一。可以說,藝伎為日本的明治維新確實出了不少力,以至於後來有人戲稱,如果沒有藝伎,日本的歷史恐怕就要重寫了。

日本藝伎讓英國女王醋意大發

明治維新以後,藝伎與政界人物的關係越來越密切。那位宣稱「醉臥美人膝,醒握天下權」的伊藤博文,他的原配伊藤梅子就是藝伎。伊藤博文當權後,還特意讓人在橫濱開設茶室「富貴樓」,作為和藝伎們幽會的場所。

20世紀最出名的日本藝伎莫過於中村喜春了。

中村喜春1913年出生在東京,父親是當地很有名望的醫生,家境很富裕。孩童時,中村喜春就對歌劇院台上那些穿著傳統和服、濃妝艷抹的藝伎特別著迷。她常夢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站在那個舞台上。15歲那年,她不顧父母反對,投身藝伎行列。憑藉著自己的天賦和刻苦訓練,幾年後,中村喜春聲名鵲起。不但紅透日本,就連著名影星卓別林也曾慕名前來觀看她的演出。

談到二戰後的名藝伎就不能不提岩崎峰子,風靡全球的小說《藝伎回憶錄》就是以她為原型創作的。二戰後,作為日本文化外交的一種手段,藝伎們經常要接待外國政要。面對這些世界政壇的重量級人物,以岩崎峰子為代表的藝伎們在想方設法討客人歡心的同時,也表現出很強的自尊心。

1970年4月,岩崎峰子參加接待英國查爾斯王子的私人茶道會。表演結束後,查爾斯王子仍意猶未盡,向峰子提出要看看她用的那把扇子。當她把扇子遞給查爾斯時,查爾斯沒有徵求她的同意就在扇子上簽了名。這對一般人來說很值得榮耀的事卻讓峰子很不高興,回家後就叫人把扇子扔了。

1975年5月,英國女王伊莉莎白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一次晚宴上,岩崎峰子受邀作陪,但女王對藝伎們不理不睬並且根本不吃她們準備了許多天的食物,這讓峰子很是不滿。她藉故與女王丈夫菲利普親王攀談並做出一些親昵舉動,女王果然很受刺激,據說當天晚上女王夫婦就分床而睡。

20世紀70年代以後,在西方文化和日本新文化的雙重衝擊下,藝伎行業逐漸走向衰落。在20世紀初,日本一度擁有超過8萬名藝伎,現在從事這一行業的女性只有數百人,而且幾乎集中於東京和京都等少數幾個大城市,但藝伎文化仍在深刻地影響著日本。日本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家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和《雪國》就是描寫藝伎戀情的。被稱作「藝伎道」的行為規範,也已經成為現代日本女性的一種生活和社交典範。從這個意義上說,藝伎是日本傳統文化的傳承載體,藝伎文化已深深植根於現代日本文化之中,並沒有衰落。

      年輕的藝伎是京都的標誌。她們是天生的尤物,情竇初開,說懂事又不懂事,每天按著男人們的意願一點點變成他們所希望的那種女人。
     
相關:

日本藝伎最早出現在日本元祿年間,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藝伎都經受嚴格訓練,美艷柔情、知書達理、擅長歌舞琴瑟,她們的主要工作是調動宴會氣氛,陪客人喝酒聊天。她們不僅要精通各種歌舞樂器,還需要對國際新聞、花邊消息了如指掌,懂得如何迎合客人的喜好,善於察言觀色,並能維護客人的自尊。在日本男人看來,藝伎就像是他們的心理醫生,所以日本人花很多前去找藝伎主要是為了聊天,想尋求一種更隱秘、更細緻的親密關係。
     
      藝伎學藝一般從10歲開始﹐要在5年時間內完成從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課程,從16歲學成可以下海﹐先當「舞子」﹐再轉為藝妓﹐一直可以干到30歲。年齡再大﹐仍可繼續干﹐但要降等﹐只能作為年輕有名的藝妓的陪襯。至於年老後的出路﹐大多不甚樂觀。比較理想的是嫁個富翁﹐過上安穩生活﹐但這是極少的。一些人利用一技之長﹐辦個藝校或藝班﹐也很不錯。如果有機會能進入公司作個形象小姐﹐雖只是個「花瓶」﹐尚可一展昔日風采。當然也有不少人落俗為傭﹐甚至淪落青樓﹐就很不幸了。

藝妓

藝妓(漢語也作藝伎)是一種在日本從事表演藝術的女性工作者。工作內容除為客人服侍餐飲外,很大一部份是在宴席上以舞蹈、樂曲、樂器等表演助興。在東京等關東地區稱為「芸者‎(げいしゃ‎,Geisha)」,見習階段稱「半玉‎」;在京都、大阪等關西地區則稱為「芸妓‎(或寫做「芸子‎」,皆讀做げいこ‎,Geiko)」,見習階段稱「舞妓‎(或寫做「舞子‎」,皆讀做まいこ‎,Maiko)」。而在明治時期以後,「芸妓‎(げいぎ‎,Geigi)」這種讀法越來越普遍,成為現代標準日語讀法。

翻譯詮釋

在日語中,「妓」字保留了傳統漢語的用法,既可代表女性藝術表演者,亦可代表女性性工作者。而藝妓的「妓」是指前者,因為藝妓在原則上是藝術表演者,並不從事性交易。但在現代漢語中,多把「妓」字直覺關聯到性交易方面,因此才有了「藝」這種以避諱為目的的現代漢語翻譯寫法。日語中的「伎」是指男性表演者(參見:歌舞伎),所以有人主張「藝」才是正確的中文翻譯寫法,以示區別。
 
日本傳統浮世繪中的藝妓

歷史起源

日本的藝妓文化是由京都開始向外發展,而京都藝妓的起源可追溯到約17世紀的京都八坂神社‎所在的東山。八坂神社‎是京都眾多神社及寺廟中一個非常著名的神社,而且歷史悠久。據說那時參詣八坂神社‎的人很多,自然附近就聚集了很多商店,形成一個商業區。其中有許多稱為「水茶屋‎」的店,販賣茶、糰子等點心,讓日本全國各地到來的信徒有個暫時休憩的地方。在這些店工作的女服務生稱為「茶汲女‎」或「茶點女‎」。有些茶汲女‎會用歌曲、舞蹈來吸引客人,也就是現代所謂的商業手法。日子久了,這種商業手法不斷推陳出新,品質也一直提高,例如三味線的演奏也加入了。在這種良性循環下,有的水茶屋‎生意越來越好,規模開始擴充,商品種類也開始增加,例如酒、高級料理等都出現了。
既然茶汲女‎的表演是一個重要的商業手法,有些水茶屋‎老闆便開始對旗下的茶汲女‎做有計劃的訓練,這就是藝妓文化的雛形。從普通的水茶屋‎變成高級料亭,在成本的考量下,分工亦愈趨精細,與其每家店都自己供養及訓練藝妓,倒不如集中培訓,有需要時再請來表演,更能發揮經濟效益。所以稱為「置屋‎」的專業培訓中心及業者便應運而生。

 

與妓女的區別

在傳統日本,把沒有經過藝術培訓而在酒席倒酒的女性稱為「酎婦」,社會地位低微。賣淫女子則一般固定地被稱作「女郎」、「游女」,她們之中,級別最高的稱「太夫」、「花魁」。「太夫」或「花魁」不但年輕貌美,且於茶道、和歌、舞、香道等諸藝皆有不俗的造詣,服務對象只限於達官貴人,達官貴人亦以客禮待之,所以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但是無論「女郎」、「游女」還是「太夫」、「花魁」,都是會賣身的,而藝妓的真正身份是藝人,主要工作是待客作藝。

然而因為藝妓行業的興盛,求人益多,且為風花雪月的環境,多少不免有唯利是圖的業者,所以也有藝妓的出身是因為生家需用錢、孤兒等等社會弱勢的因素,而簽下賣身契,或遭人口販子販賣的。也許是為了早日還債贖身,也許是抗拒不了金錢誘惑,有些藝妓便開始從事性交易。雖然傳統上,這類自甘淪落的行為是會受到懲戒的,但事實上,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為止,日本各地都廣泛存在這種形同娼妓的賣身藝妓,而且變相專營這種生意的不肖業者亦多而有之。儘管如此,真正一流的藝妓還是「賣藝不賣身」的。「賣藝不賣身」並非指藝妓沒有愛情生活,相反的,一流的藝妓和一般女性一樣,可能會有唯一一個的愛人,稱為「旦那(丈夫之意)」,甚至委身於他,而「旦那」也會提供金錢等實質援助,照料藝妓的生活所需。辭去藝妓工作後即與愛人結為連理,共組家庭者亦不乏其人。

 

藝妓生涯

 

學藝

在日本,擔任藝妓的條件非常苛刻,學藝費用高昂,並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擔的。而且學藝歷程艱辛,不是所有藝妓都能堅持的。

古時藝妓一般從10歲開始學藝,現在則因為《兒童福祉法》和《勞動基準法》的限制,必須中學畢業(即14、15歲左右)才可以開始學藝。學習的內容繁多,過程十分艱苦。其中包括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有嚴格的要求,處處體現高貴和穩重。比如訓練中有一項的內容是吃熱豆腐不能發出聲音,更不能碰到唇彩,可見要求之嚴格。到16歲左右便可以正式擔任藝妓,整個演藝歷程長達5年。初為藝妓者稱為「舞妓(或寫做舞子)」,而後才可以正式轉為「藝妓」。藝妓生涯一般到30歲完結,在30歲以後仍然繼續當藝妓的話便降級,成為年輕貌美的名妓之陪襯。藝妓中把前輩藝妓稱為「お姉さん‎(姐姐)」。

 

日常生活

藝妓一般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通常人們在公開場所只能見到行色匆匆的從住地趕往茶社,或從茶社趕回住地的藝妓。她們之間形成一個小圈子,一般人很難窺探她們的生活,從而造成了人們對他們生活的好奇和興趣。藝妓的收入不菲,氣質超凡脫俗,但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卻很差。有顧及此,藝妓的僱主會為藝妓提供貼身保姆照顧她們的起居飲食。

 

婚嫁

出色的藝妓常常會成為達官貴人所追逐的對象,其中不乏兩情相悅者。古代的日本,結婚後的女性必須放棄藝妓的工作,直到現代這個行規才被逐漸取消,讓藝妓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但大部分的女性仍然依照傳統,在婚後離開藝妓的行列,而離婚後重返藝妓行業的人卻不在少數,其中當代最著名的莫過於中村喜春。

 

表演藝術

 

著裝

京都舞妓的「だらりの帯‎」

藝妓的髮型以稱為「島田髷‎」的髮型最為常見。「島田髷‎」的起源有3說:

  1. 江戶時代,東海道島田宿(「宿」為驛站之意)的「游女」之間開始流行。
  2. 寛永年間,歌舞伎演員島田萬吉開始梳結。
  3. 日文「締めた‎」的發音所轉變而來。

藝妓的服裝是十分華麗的和服,做工、質地和裝飾都十分上成,因此也異常昂貴,一般在50萬日元以上,有的甚至達100萬日元。京都舞妓的服裝更是著名,以懸落飄逸,稱為「だらりの帯‎」的華麗腰帶為其特色。這種腰帶甚至可長達5米,重量相當沈重,扎束之間需要相當大的力氣,所以常常由稱為「的男性僕役來幫忙。

舞妓的特殊穿著與化妝

舞妓及年輕的藝妓所穿之和服稱為「裾引き‎」,從腰帶到裙擺間的一段稱為「褄‎」。在外行走時,舞妓及年輕的藝妓一定會將左手壓在這一段上面,有「賣藝不賣身」的含意。

儘管藝妓的服裝被歸類為和服,但事實上卻與傳統的和服有一定的區別。傳統的和服後領很高,通常能把婦女的脖頸遮蓋得嚴嚴實實,而藝妓所穿著的和服的衣領卻開得很大,並且特意向後傾斜,讓藝妓的脖頸全部外露。

藝妓化妝也十分講究,濃妝的施用有特殊的程序,用料也以傳統原料為主。最醒目的是,藝妓會用一種液狀的白色顏料均勻塗滿臉部、頸項,因此看起來猶如雕飾華美的人偶一般。

藝妓出勤赴宴時,會有提著三味線琴箱的男 ‎隨侍在側,除了為因盛裝而行動不便的藝妓打點瑣事之外,也負責保護藝妓,避免受到喝醉的酒客、登徒子的騷擾。

道具

藝妓表演時所使用的道具從狹義上專指手持的表演用具,包括各類樂器、飾物;廣義上應當包括妓館、歌舞伴奏者,甚至藝妓所學習的所有知識。因為藝妓接待客人並不限於歌舞表演,她們提供的是能為客人宴席助興的眾多活動。

 

場所

藝妓表演的場所最初只限於藝館之中,後來由於要出席達官貴人的筵席,藝妓便開始在茶館酒樓及料亭出沒。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現代西方文化的衝擊,藝妓衰落壓力增加,使藝妓藝術不得不一改傳統,藝妓從業者也被允許到茶館中特設的酒吧間裡待客演出。

正在表演三味線及日式橫笛的資深藝妓

表演

藝妓的表演大致可分為「立方」和「地方」2種。「立方」是指舞蹈為主的表演者,「地方」是指演唱「長唄」、「清元」等歌曲、演奏太鼓、三味線等的表演者。因為「地方」類的表演難度較高,需要長時間訓練後才能勝任,因此多由資深的藝妓擔任。而「立方」表演較為容易,所以一般由資淺的藝妓及舞妓擔任。 藝妓除了上述兩大項表演外,也有茶道、香道等日本傳統藝術表演。另外,藝妓都有受過說話訓練,因此健談者不少,表演之餘亦會陪客人談天說地,增加氣氛。顧客給予藝妓的演出費用稱為「線香代」或「玉代」,京都一地特稱「花代」。

 

社會地位

在日本人的觀念中,藝妓是非常體面的職業,女孩子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藝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一個家庭有人擔任藝妓將會被視為一種榮譽。

 

沒落及文化價值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日本各地仍有很多花街,是主要的娛樂場所,藝妓及變相賣身的藝妓都很多。然而1947年開始,日本實施了《兒童福祉法》和《勞動基準法》,禁止兒童未足齡即失學及投入工作。對藝妓這種需要從小培訓,把握花樣年華的工作而言,人才來源受到直接且重大的衝擊。再加上工業革命以來的社會變遷非常快速,各種新興的娛樂活動如雨後春筍竄出,花街及藝妓便逐漸沒落。
日本已將藝妓視為一種文化財產,正積極地保護著。而在京都等有藝妓文化的特色城市,還有所謂「芸妓/舞妓変身‎」的商業服務,可以讓女性遊客打扮成藝妓或舞妓,親身體驗藝妓文化之美。
另外由於交通的方便,現代的藝妓也會應邀到遠地出差表演,亦有助於藝妓文化的拓展及增加世界各地對藝妓文化的了解。但和世界上許多傳統藝術一樣,後繼無人仍是最大的壓力。

儘管藝妓藝術與世界眾多傳統文化一樣,不得不面對走向沒落的命運,但是以後的一段長時間內,藝妓將仍然作為京都的藝術象徵而存在,並被日本視為不可多得文化瑰寶。

 

著名藝妓

中村喜春(1913年-2003年)於1983年,推出自傳《東京藝伎回憶錄》。1985年,推出另一本著作《痛悼日本》。中村喜春先後共有10本作品面世。

 

相關話題

2005年12月9日,章子怡鞏俐楊紫瓊、渡邊謙、役所廣司出演的根據著名小說《藝伎回憶錄》改編的同名電影在全球公映,電影導演羅伯·馬歇爾。原著作者阿瑟·高頓,小說於1997年出版,已譯成32種文字,連續兩年列居《紐約時報》暢銷書。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紫薇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