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少女墮胎低齡化 驚心案例16歲女孩一年流產4次

中國大陸一權威醫療衛生期刊最近公布,全世界每年約有440萬18歲以下少女墮胎。中國大連每年的墮胎例數在1000萬左右,其中未婚流產者占總數的54%.同時,近年來少女墮胎低齡化趨勢也愈加明顯,十幾歲的中學生被迫流產的報導不時見諸於各種媒體。

驚心個案16歲女孩一年流產4次

「每天到這裡做墮胎的一半以上是年輕面孔,其中很多是缺乏避孕常識造成多次懷孕、反覆流產的。」大連市中山區一家綜合性醫院婦產科的劉主任告訴記者,近幾年來,做流產的患者年齡越來越小,她不久前就曾經接待過一位剛剛16歲的女孩,短短一年時間裡竟然先後4次流產。「這簡直就是在拿自己的健康當兒戲。」劉主任痛心地說。

這個女孩叫欣欣(化名),剛來時稱自己21歲,要把肚子裡的孩子做掉。劉主任一眼便看出這個女孩虛報了年齡,但是沒有追問,還是按照常規給她做了手術並和她聊天。劉主任的態度打動了欣欣,她主動告訴劉主任,自己剛16歲,這次是第四次打胎,而且前後沒有超過一年。「她邊說邊哭,開始是不懂得避孕,此後的幾次是胡亂吃避孕藥造成的避孕失敗。」劉主任說,欣欣目前已經患有多種婦科疾病,而此後對身體的遠期負面影響則無法預期。

懷孕誤認變胖狂吃減肥藥

記者從大連市陽光醫院設立的「少女意外妊娠諮詢救助中心」獲悉,自中心去年10月成立以來,平均每天都會接到十餘個諮詢電話。其中70%以上打電話的青少年問的都是較淺顯的生理問題。「很多孩子們會問男女拉手、接吻會不會懷孕啊,和異性同住一床是不是就得去流產之類的問題。」該中心的諮詢醫生張金梅介紹。而青少年性知識的匱乏,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後果。

林林(化名)是一名初中生,自幼父母離異,她跟著父親生活。父親整日忙著掙錢維持生計,根本無暇顧及進入青春期的女兒,林林便開始找男朋友尋求心理上的安慰。很快,青春的莽撞和好奇讓林林偷食了「禁果」。

但幾個月後,林林發現一向瘦弱的自己出現了「小肚子」,便以為是變胖了,開始節食減肥。不過由於效果並不明顯,她又開始嘗試各種廣告宣傳的減肥藥……直到一個鄰居善意地「提醒」了林林,她才想到醫院檢查一下身體。經過檢查,醫生發現她已經懷孕近4個月了,只能做引產手術終止妊娠。「沒有人告訴我這方面的事情,連第一次來例假都是同學教我用的衛生棉。」林林告訴醫生,自己雖然已經好幾個月沒「來事兒」,但是她和男友也都沒有在意。

為墮胎拼命運動大出血險丟命

很多青少年們不光對一些常識性的懷孕信號不了解,在確定懷孕後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他們也往往是茫然無措,在恐懼、悔恨和慌亂中自做主張或草率行事。

高一女生李芳(化名)是個感情細膩的女孩兒,喜歡看各種各樣的言情小說和文藝片等。和同校一名男生交往後不久,兩人便偷偷進行了「愛的嘗試」。雖然也怕懷孕,整日提心弔膽,但他倆仍然抱著僥倖心理盼著沒事。可生活沒有給他們僥倖的機會,李芳還是懷孕了。

拿著藥店買回的試紙,她測出自己已經懷孕了。李芳當時就蒙了,和誰也不敢說,就是偷偷哭。雖然知道需要做手術,但是不光心理害怕,還是中學生的他們也沒有手術費用。日子一天天拖著過,越來越恐懼的李芳最後選擇了自己想辦法,將這個孩子「弄出來」。「小說里、電影裡經常演女的懷孕後由於勞累而流產,我就開始拼命累自己,跑步、爬山、原地蹦跳。」李芳回憶到。終於,一天下午,她暈倒在家中,下身也出了血……可是,這鮮血卻沒有止住的意思,她最終撥打120電話。

經過搶救,李芳脫離了危險,她肚子裡的孩子也掉了。但是醫生表示,當時如果救治不及時,她很可能因大出血而死亡;同時,這次流產已經對她的生殖系統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並引發了嚴重的貧血

醫生解惑過頻流產可致終身不孕

來自多所醫療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每年假期,各醫院、診所接待的低齡墮胎者會明顯增多。今年的暑期已到,為讓更多的青少年面對衝動時能夠多點理智,記者專門採訪了大連市內的多位婦科醫療專家,將未成年少女墮胎所可能引發的危害細細數來,

大連市婦產醫院婦科門診主任王曉東介紹,18歲以下少女生殖系統仍處於發育期,表皮細胞為易受損害的柱狀上皮,所有的流產方式(包括藥物、人工)都會對子宮等內生殖器造成損害;同時,術後的抗感染治療是降低墮胎後遺症的重要環節,而少女往往認為孩子打掉就沒事了,輕視甚至忽視這個環節。「流產後子宮處於開放狀態或者存在機械性損傷,給各種病菌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目前婦科病患者越來越多與此有直接關係。」王主任說。

除了子宮出血、子宮內膜感染、泌尿道感染等術後併發症外,多次、頻繁流產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終身不孕。在大連市婦產醫院的生殖科門診求診患者中,由於後天生殖系統感染造成器官喪失功能的病例不在少數。「近年來,有多次流產史的婦女往往成為女性不孕症的高發病人群。年輕時的草率可能影響到一輩子的幸福。」該門診主任邵小光告訴記者。

此外,墮胎少女心靈上承受的傷害也會伴隨她終生,羞恥感和罪惡感可能影響其日後對於婚姻情感的認識,為產生遠期心理問題埋下禍根。「不少出現性冷淡的已婚婦女,都是把年輕時的創傷記憶帶進了家庭生活中,對性產生厭惡、恐懼,進而影響家庭幸福。」大連陽光醫院高級心理諮詢師郭晗告訴記者。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東北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