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慘!老師押房為學生擔保貸款 學生畢業玩失蹤

為了不讓昔日的學生因家庭困難而輟學,福建省邵武市一名退休老教師將自己的房子作為學生的貸款擔保。

  當學生音訊全無後,他用微薄的退休金替學生償還貸款。如今,他生活窘迫,疾病纏身,已經研究生畢業的學生卻銷聲匿跡。

  為學生他抵押了房子

  「我從沒有希望要得到任何的回報,只是希望他能夠履行承諾,盡好自己的義務。不要愧對良心,不要給關心他的人造成傷害。」面對記者,饒得心的眼中流露出失落的神情。

   在邵武市昭陽新村的一棟老房子裡,記者找到了饒老師的家:因年久失修,石灰粉刷過的牆壁上斑斑點點。空蕩蕩的房間裡只有幾件簡單的家具,屋內的一切都顯示著房子主人的清貧。

  今年72歲的饒得心是邵武市下沙鎮中心小學的一名退休教師。2002年初,學生吳明(化名)的父親來到饒得心家裡。他告訴饒老師,因為生意失敗,家裡已經一貧如洗。可正在讀大學二年級的兒子馬上要開學了,他不希望孩子因為交不起學費而中途輟學。

  「聽到這個消息,我覺得挺痛心的。吳明這個孩子很聰明,是個讀書的好材料。」儘管饒得心僅僅在吳明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教過他一年。但對吳明,饒得心一直都比較關心。出於愛惜,他經常獎給吳明一些紙筆和參考書,表示鼓勵。吳明小學畢業後,饒老師也會經常向家長了解他的學習情況。2000年,吳明以優異成績,考上南京某大學醫學系的本科碩士連讀班。

  「邵武這個小山城能出一個名牌大學的研究生是個了不得的事情。」對此,饒得心很感欣慰和自豪。

  在那次交談中,吳明的父親告訴饒老師,自己想向銀行貸款應急,但由於不是邵武本地人,在當地沒有房產,銀行不予受理。

  「不能因為這個影響了孩子的前途。當時我就答應了拿自己的房屋所有權狀去做擔保。」饒老師說。

  2002年2月1日,在邵武市城關農村信用社新村分社,吳明、饒老師與信用社簽訂了《抵押借款合同》。合同約定,饒得心以房產抵押擔保,信用社向吳明發放貸款2萬元,用於交學費。借款期限至2003年1月1日,月利率為千分之七點二。逾期還款按日萬分之三支付利息。

  吳明如願以償,可饒老師從此麻煩不斷。

  2003年11月初的一天,饒得心突然收到一張法院送來的傳票。他一打聽才知道,一年多來,吳明家沒有按照貸款協議中的約定向銀行還款。信用社在無法追款的情況下把吳明和他告上了法庭。

  2003年11月11日,邵武市人民法院作出判決,由於吳明在貸款到期後未及時還款,邵武市城關農村信用社新村分社有權依法將饒得心所有的房屋變賣,並從所得價款中優先受償。2004年6月,法院發布公告,要求饒得心一家於同年7月底搬出住房,法院將依法進行拍賣。

  而此時,吳明一家人已經搬離了邵武。無奈之下,饒得心夫婦給法院和信用社寫信,說明自己的遭遇和境況。幾經協調,信用社同意以逐月代扣饒得心工資500元的形式來還貸。

  遲到的回信

  「那段時間我們都快急瘋了,吳明及家人也跟蒸發了一樣。如果沒錢,你們站出來說一聲也好啊,我們心裡都會好受點。」饒老師的老伴黃雲宣告訴記者。「我們倆身體都不好。特別是老頭子,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家裡沒有積蓄,平時就是靠饒得心一千多塊錢的退休工資生活,其中每個月的醫藥費就要花去好幾百。」

  為了生活,2004年黃雲宣去福州做保姆掙錢貼補家用。

  在這期間,黃雲宣給在南京讀書的吳明寫了一封信。「在信里,我告訴吳明我們家最近的困難,希望他和家裡能想點辦法,把錢趕緊還給信用社。」但這封信如石沉大海。

  2005年8月,饒得心在福州工作的學生黃吉意外地遇到了在福州當保姆的師母。

  「當時覺得不可思議,師母這麼大年紀還出來當保姆。一問才知道饒老師家出了這件事。」後來黃吉和同學們一塊回邵武探望了一下饒得心老師,大夥商量必須要幫助老師把吳明找到。

  黃吉在網上找到吳明就讀學校的研究生院的電話,同吳明的輔導員老師取得了聯繫。在得知情況之後,輔導員表示會跟吳明談談,並將吳明的手機號碼告訴了黃吉。

  「我們打電話過去,吳明始終不聽接電話。只是通過簡訊回應我們。此後的幾天我們都是通過郵件和簡訊聯繫的。我們也對他的情況表示同情,但希望他能夠面對這件事,至少能有個態度。」在學生們找過吳明之後,饒得心的老伴又寄出了第二封信,這次吳明回了封信。隨後的一段時間裡,黃雲宣共寫去過兩封,吳明也回了信。

  吳明在信中說:「饒老師出面幫忙擔保,我們已很感激。我父親本想一年後,生意會好轉,沒想到一直在走下坡路。你們也很困難,無意中又給你惹上麻煩、拖累了你們,真的非常歉意。請不要擔心我會把債務轉嫁到你們身上。不!絕不要有這樣的想法,我的榮譽不允許我這麼做,我的信仰要求我承擔應有的責任和使命。我不曾忘卻你給我的教誨!

  「我給信用社說過,現在是我最困難的時候,加一根稻草上去就倒下來,減一根還能堅持下來。對我而言,這是決定一生命運的時刻,給我點時間喘口氣,就挺過去了,逼一逼面對的就是懸崖了。這兩年讓我努力學習,與他們保持聯繫,等一畢業找到工作後,他們可以直接從我的工資里扣,扣多少都沒關係,只要能儘快還完,剩下夠我吃飯就可以。可信用社一直不肯接受我的建議,才導致他們找你們的麻煩。」

  吳明的回信讓老兩口心裡有些溫暖。畢竟他還在學校,無力償還。老兩口決定再挺一年,他們相信等他畢業以後一切都會好起來,饒得心夫婦還勉勵吳明好好讀書。

  心碎的善舉

  慢慢的,饒老師夫婦感覺自己的寬容和善良似乎是一個錯誤。

  「按理說,今年5月吳明應該研究生畢業了。畢業之後總應該和我們聯繫一下。起碼可以告訴我們你在哪工作,計劃如何還錢。這是一個受人幫助者應有的最起碼的態度。我們已經吃了這麼幾年的苦,也不在乎你晚幾個月,但你的這個態度至少會讓我們心安一點啊。」饒老師有些激動。

  一個月前,饒老師突然接到吳明家裡的一個電話,電話稱已經向信用社還清了貸款,隨後就匆匆掛斷了。去信用社一打聽才知道,今年8月2日,吳明家通過他人向銀行交了1.5萬元的現金,這筆當年饒得心以房屋作抵押為吳明貸到的2萬元貸款已經結清。

  但近三年來饒老師為此付出的部分本金、利息還有1.6萬元,這形成了吳明欠饒得心的債務。

  「我就希望能把我們幫著交了的16000元錢還給我們。這些年來受的苦和委屈我們都不說了。每個月扣500元,已經扣了32個月了。家裡現在很困難。老頭子牙都掉光了,一直沒錢去補。最近心臟不好,醫生建議安一個心臟起搏器。因為沒錢這事我們暫時先放下了。」黃雲宣說。

  這次留給饒得心夫婦的是心碎的感覺:「回想起來這些年,對方只回了三封信。而且是在我們費盡周折找到學校之後。其餘連一個電話,一句問候都沒有,有點寒心了。」

  2005年,當饒老師的學生們找到吳明時,曾把吳明的手機號碼告訴過饒得心。饒老師夫婦一直把它記在本子上,卻從沒撥打過。兩位老人說,當時吳明還是在學校,也沒有償還能力,不忍心去影響他。

  就在前不久,老兩口第一次試著撥了這個號碼。「響了幾聲就被掛掉了。再撥,再被掛斷。那幾天電話打了不下幾十個吧,都被掛了。」幾天之後,當老人再撥打時,提示音顯示,電話已停機……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中國青年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