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豆腐渣定調:一個不追究 家長是無理取鬧!

——超越底線了,媒體人尤其時評家不應沉默

看到這張照片,我要崩潰了。 建議把政府大樓改為學校。

我再也忍受不了了,這個狹小的空間裡該有多少小生命,仿佛是熟睡般安詳,我的精神快要崩潰了,主,我祈求,我用一切祈求,我怕看到這張照片,可我又控制不住要去看他們,我不想失去他們,主,饒恕我。

文章提交者:王亦農 加帖在 貓眼看人

**************

豆腐渣定調:一個也不追究 家屬都是無理取鬧!

昨天成都各大媒體通稿,顯然是成都市委宣傳部的安排。等於公開宣布一個也不問責,一個也不追究。死難者家屬再鬧就都是無理取鬧了。
    
    http://www.newssc.org/gb/Newssc/meiti/cdrb/yw/userobject10ai1415257.html
    
    原文如下:

地震是毀房罪魁 倖存者應理性看未來

稿件來源:成都日報           2008-6-25 5:00:52

 
 
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訊: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動了大半個中國,造成重災區不少房屋垮塌、損毀。針對這種現象,昨日上午,成都市社科院舉行「地震災害與房屋建築安全」研討會,邀請20餘位地震學、建築學、法學專家,對房屋損毀原因及相應的責任認定等問題進行專題研討。專家們認為,此次特大地震的巨大破壞力是損毀房屋的罪魁禍首,不能簡單地把房屋損毀原因歸咎於建築質量;劫後餘生的人們應該理性面對地震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關鍵詞:破壞力

  專家觀點:地殼斷裂300公里 破壞力大於1000顆廣島原子彈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破壞力究竟有多大?四川省建築設計院顧問、總工程師李琇形象地比喻說一個8.0級地震相當於1000顆廣島原子彈(每顆當量相當於2萬噸TNT)。而且,這次地震震源很淺,大約在地下10公里左右,又發生在人口稠密地區,因此,地震及其引發的山體滑坡、滾石等次生災害產生了巨大破壞力,直接導致山河改觀、房倒屋塌,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在成都理工大學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朱介壽教授看來,這次地震的震央在汶川,但引發龍門山中央斷裂帶汶川—北川—青川之間長約300公里的地殼斷裂,並由此瞬間引發多點7級以上地震。如果把這些能量加起來,遠遠超過一次8.0級地震本身。

  關鍵詞:烈度

  專家觀點:烈度超8度 重災區房倒屋塌難避免

  「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不少建築物損毀,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陳正祥說,這不僅由於此次地震震級大,而且烈度大。他說,此次地震造成的受災面積高達10萬平方公里,其中烈度在8度至11度的極重災區就有3萬多平方公里,而受災區域內的建築物大多按7度設防,當面臨遠遠高於其設防標準的地震破壞力時,房屋損毀在所難免。因此,設防標準低於地震強度是建築物倒塌的主要原因,不能簡單認為倒塌的建築物一定存在質量問題。

  朱介壽在介紹成都地區的烈度時說,成都主城區震感強烈,是典型的6度地區,溫江地區的烈度高達7度左右,而都江堰、彭州地區距震央的直線距離只有20多公里,因此烈度高達8度至10度。成都地區的建築物按7度設防,但如果實際烈度超過8度,甚至高達9度、10度,建築物倒塌、損毀就是正常現象。

  關鍵詞:震波

  專家觀點:同一區域房屋受損程度不一有多種因素

  儘管此次汶川特大地震本身具有強大破壞力,但專家們在災區考察時也發現一些奇怪現象,比如在同一小區、同一地段的房屋損毀程度不一樣。比如近幾年修的新房子倒了,但相鄰的一些老房子沒倒,這又該如何解釋呢?專家認為,這是由於地震波的傳播方式及疊加效應、房屋地基及朝向等多種原因造成的。

  朱介壽說,由於汶川大地震瞬間引發了多點7級以上地震,來自不同震源地的震波在某個特定區域會產生疊加效應,如果建築物正好處於兩路震波交會處,其遭受的破壞力就很大,相反就會小一些。同時,雖然同處於一條街道、一個小區,但每一幢建築物的地基有細微差別,如果地基差一點,又遭遇強震波就會倒塌,反之受損也會輕一些。

  陳正祥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他說,地震波是波浪式傳播,波峰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0米,如果建築物正好處於波峰之上,特別是處於不同震源的波峰交會處之上,遭受的破壞力就大,相反就會小一些。其次,房屋自身的振動、地基條件與震波之間產生的共振現象,加上建築物本身的朝向、層數、使用功能、結構體系等多種因素,也會造成同一區域內的房屋受損程度不一,但由於人們對地震的認識還不足,具體原因還有待深入研究。

  關鍵詞:質量

  專家觀點:廢墟取樣很難反映質量問題

  如果要弄清倒塌的房屋是否存在質量問題,能不能通過現場取樣進行分析鑑定呢?四川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高永昭說,這很難,甚至不可能。

  高永昭認為,一般地講,在地震央倒塌的建築物遭受了3次破壞,第一次是地震引起的直接破壞,第二次是倒塌時造成再次破壞,第三次則是在搶險救援情況下搬動、敲砸造成的。多次破壞造成建築物結構部件混雜不清,比如倒塌的牆體難以確定是哪一層、哪一單元的,一塊磚頭也難以確定是哪個部位的,在這些情況下,對倒塌房屋的結構構件及材料的檢測鑑定難度極大,甚至不可能。

  關鍵詞:證據

  專家觀點:判斷房屋有無質量問題 光憑外觀無法認定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周光權教授認為:「一幢建築,是由設計、修建、管理、使用等多個環節組成的,地震本身非常複雜,地震後房屋倒塌,如何認定房屋質量不過關,這同樣極為困難。一些上世紀70、80年代修建的房屋,沒有設計圖、施工圖等原始證據,這種情況下,很難明確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如果連具體環節都不明確,相應的刑事程序根本無法啟動。一些較早修建的房子,連設計圖、施工圖都沒有,缺乏原始證據,也很難確定是否設計、施工有缺陷,難以明確責任。而在刑事訴訟中,舉證必須達到相當高的要求,證據必須確鑿充分。」

  周光權說,一般人判定房屋質量有沒有問題,都是從外觀上來判斷,認為新修建的房子質量會好一些,外觀上看來損毀不嚴重會好一些。但法官、檢察官沒有權力來判斷房屋質量問題,這必須依賴於專家出具的房屋鑑定報告,還必須參考地震專家出具的有關地震破壞力的報告。地震釋放出巨大的破壞力,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房屋質量與垮塌之間關係的認定。比如說,甲把乙打成了輕傷,乙被送到醫院,當天晚上因醫院地震死亡,乙的死亡與甲的毆打行為是沒有因果關係的,乙是因地震而死的,因此不能把死亡原因推到甲身上,這並不合適。定罪需要充分的證據,這就是說,如果不能認定房屋倒塌與質量存在主要的、直接的關係,法院是不能輕易定罪的。

  關鍵詞:因果關係

  專家觀點:多因一果無法追究刑事責任

  我國著名刑法學專家、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興良強調,在犯罪構成上,行為一定要與結果存在因果關係。但當某種行為出現第三種外力時,外力會介入導致關係中斷,從而形成另一種關係。在地震央,房屋倒塌了,可能房屋存在質量問題,但沒有發生地震它不會倒塌。比如說,一座建築不符合要求,但之前一直正常使用,如果有犯罪分子使用炸藥,引爆後造成大樓垮塌人員傷亡。這種情況下,炸藥是垮塌的直接原因,單純質量問題不能導致大樓垮塌。但如果沒有爆炸,大樓依然垮塌,質量問題才是最直接的原因。因此,在遭遇特大地震時,質量問題只是條件之一,而地震才是直接原因。

  陳興良認為,地震的巨大破壞力,可能讓一些房屋即使達到建設標準依然倒塌。即使房屋建設質量沒達到標準,在地震與房屋質量雙重原因下,如何認定房屋倒塌主要和質量有關成為難題。在這種多因一果的情況下,刑法規定的構成犯罪的必備條件——因果關係因地震發生斷裂,在不能確定房屋質量是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時,無法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關鍵詞:心態

  專家觀點:倖存者應該理性對待地震和未來

  「5·12」汶川特大地震破壞力巨大,在地震央遭受損失,甚至喪失親人的人們應該如何面對呢?朱介壽說,倖存者應該心懷慶幸,理性看待地震及其引發的各種損失,理性面對未來,以積極的心態謀劃好今後的生活。

  朱介壽說,此次地震受災面積巨大,烈度在8—10度的地區就有3萬多平方公里,受災人口上千萬。值得慶幸的是,儘管環境、建築、經濟嚴重受損,但相對整個受災人口而言,因災死亡、失蹤的人畢竟還是極少數。特別是成都的都江堰和彭州,與震央只相距20多公里,可以說絕大多數人都曾與死神擦肩而過,在這種情況下倖存下來,更應該理性面對地震災害,重建美好家園,而不應該沉湎於悲痛,或者怨天尤人。

  成都傳媒集團記者 向朝陽 趙倩

    
    
     
     
    
     
    (以下文字為網友發帖,對真實性不負責)
    
     五月十五日,一個災難日子之後三天,四川省的歷史將見證這個晴空萬里的良辰吉日:成都市委政府既不動用機關車隊,也不用宣傳排場——靜悄悄的遷到了歷經數載才落成的政府新辦公區,一舉破除了社會上有關中央嚴禁地方政府修建樓堂館所和成都市委政府耗資400億南遷辦公區計劃被國務院叫停的不實之詞。這次外包螞蟻搬家公司幾百輛車的陣容,悄無聲息的運作及不擾民又節省了大筆開支——值得全國各兄弟城市學習!
     一處非常別致的建築,由世界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設計。據說是成都市新政府辦公大樓。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坐落於人民南路南延線西側17.01公頃土地之上的新行政中心建築群。如今它的建設已接近收尾階段,前衛、大氣的6幢呈蓮花形高層階梯建築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天府大道西側,旁邊還有一幢外型看上去像外星飛碟狀的大型建築。和新行政中心相對應的天府大道東側,則是大面積的新益州城市公園--城市森林、湖泊,一眼望去,綠濤陣陣,波光粼粼…… 建築設計考究,用料堅固,設計之新穎別致可與奧運場館的設計媲美,堪稱一座優秀的建築藝術傑作。在不久前發生的地震央毫髮無損...   
     一位曾經在這裡邊參加過裝修施工的工人講:都一年多了,很累,裝得也特別慢。比如用天然石材裝的地方如果有一塊有點色差就會被要求全部敲掉重裝,本來天然石材有點色差是很正常的,但這裡要求絕對一致。工地外已堆放了很多石材了,特讓人心疼。木材的接縫處也是,要求特高,得看不出來才行。另一人笑道:這辦公大樓投資了12億呢,不這麼要求錢咋花得玩呢?(注:也有說是70億)  
     十二億!一座政府大樓就花去了十二億?大約相當於台灣給四川賑災捐款3倍。我們再來算一筆帳:按照一般學校的建築投資標準,大約是每平方米400元,如果按最堅固的校舍來設計建造,我們設想把標準提高7倍,即3000元一平方米,每座學校總造價3000萬.那麼十二億就可以建造相當於10000平方米的學校40座,這個數意味著這次汶川大地震四川所有倒塌學校的總和!而且還都是世界上最豪華的最堅固的校舍.換句話說,也就是這座政府新大樓是用40座學校和無數學生的命換來的,在豪華的外表下,到處都浸滿著人的鮮血!
    
     我們不禁要問:是學生們的生命重要呢?還是官員們的臉面重要呢?
    
     災後第三天成都市政府搬遷到豪華的辦公樓
    
     5月15日,汶川大地震的第三天,成都市委市政府外包幾百輛搬家公司的車,悄悄將辦公室搬遷到新建的豪華辦公大樓。這個傳說中的辦公樓究竟有多豪華,各大論壇都有貼圖,就不用我浪費筆墨描述了。據公開的資料介紹,這個新行政辦公區占地約255畝,總投資約12億元,建築面積約37萬平方米。廣場分為辦公區、服務區、綠化景觀設施三部分,辦公區將有高檔次的會議中心和接待中心。總之,從圖片上,比世界頭號強國美國的總統府白宮至少豪華100倍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