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美國為什麼不禁止傳銷?

作者:

 

   報導說,過去幾年中國共破獲傳銷案2800餘起,涉及團伙3800個、金額42億人民幣。個人及家庭因捲入傳銷,最後人財兩失的,也時有所聞。傳銷在中國屢禁不止,人們不免要問,為什麼這些騙局在中國總是有市場?類似的騙術屢屢得手,是否有更深層的社會原因?很多國家根本不打擊傳銷,為什麼它卻開展不起來呢?

   

   真正的傳銷,是指多層營銷(multi-level marketing),屬於直銷(direct marketing)的一種,它利用人際網絡關係作為營銷渠道來推銷產品和服務。這種做法本身也沒什麼新奇,古而有之。街坊鄰居發現什麼東西很好用,向你介紹,你托她下回兒替你買一些,就是多層營銷或者直銷的雛型。

   

   問題的關鍵,是傳銷是否真的象那些公司所說的,把產品直接推向顧客,省卻中間環節,從而省錢。就是說,傳銷能否取代中間人、取代營銷渠道呢?其實不能,多層營銷中的一層一層,就是他們自己的渠道。所以他們通常只賣那些體積小、利潤高、不易變質的東西,如濃縮的洗髮液、洗手液、維生素等。後來有人把傳銷的範圍擴大,禮品、工藝品、甚至墓地都成了傳銷的內容。

   

   中國去年公布「直銷管理條例」的同時,頒布了「禁止傳銷條例」。根據直銷條例,直銷企業支付給直銷員的報酬只能按直銷員本人直接向最終消費者銷售產品的收入計算(實際上禁止了團隊計酬),並對提取報酬的比例作了嚴格的限制。這是試圖從計酬制度上對直銷和傳銷作一個區分。但嚴格追究起來,這恐怕也不行。比方說我曾做過銷售經理,固定薪水之外,經理的部份薪酬是跟下屬人員的銷售總額相聯繫的,實際上這也是「團隊計酬」。要禁止團隊計酬是不合邏輯、也不合常理的。

   

   在美國,傳銷一直都在合法、公開的進行著。很多公司如雅芳(Avon)、安利(Amway)、特百惠(Tupperware),都用人際關係網和家庭派隊來推銷產品。當然,這些公司在中國都被迫改變了運作的方式。

   

   以前有個同事,她就業餘做Tupperware(特百惠)的生意。每天上班帶飯,她都用漂亮的特百惠塑料盒,也經常在飯桌旁瀟灑的給我們作個展示,我們就笑嘻嘻的看著,不時的調侃她幾句。買不買隨你,也沒什麼壓力。另一個同事悄悄告訴我,她家的櫥櫃裡堆滿了賣不掉的特百惠盒子。

   

   傳銷的本意,幫鄰居、朋友買些好的產品,或大家一起買,圖個好價錢,都無可非議。傳銷開始有了問題,和人類社會道德的敗壞有關。因為它開始利用人們貪婪和不勞而獲的心理,在利用人際網絡的同時,引入了「入會費」、層層繳費的方式,利用下線的繳費來為上線斂財。而且,傳銷公司為了吸收下線,以人情及高報酬、高額贈品引誘入會,這些預繳的費用本身,而不是產品銷售的利潤,成為這些人所追求的錢財來源。而賣什麼東西、賣不賣,都已經是無所謂的了。也因此,傳銷被稱之為「金字塔營銷」(pyramid marketing),甚至「金字塔騙術」(pyramid scheme)、老鼠會,就肇因於此。

   

   有人問,那為什麼美國不立法禁止傳銷呢?這是因為,法律不能阻止人們有犯罪的意圖,那是道德、信仰、和宗教的任務,法律只能懲罰犯罪的後果。騙人是不道德的,但還不能說是非法的,因為騙人的言論和騙人的過程是沒辦法禁止的。你不能說來個法律,不許人們撒謊,你只能懲罰撒謊的後果、對別人的傷害。以法律懲罰詐騙的後果,這方面美國有充份的法律,所以根本不需要立法來禁止傳銷。因為有法制,加上有新聞自由,媒體的曝光足以使任何騙子無處遁形。

   

   在中國,中共蓄意摧毀了道德、信仰、和宗教,社會失去了這一層的保障,整個社會易於受這類騙局的危害,就並不奇怪了。另外,沒有新聞自由和獨立媒體,一旦官商勾結,老百姓的權益就沒法得到保障。說起來還真是這樣,別看中共在拼命打擊傳銷,其實導致傳銷流行的罪魁,就是中共本身。

   

   有人把利用人際關係網絡進行的營銷活動(Network Marketing)也叫做「傳銷事業」,這是一種惡意的誤導。大家要記住,任何叫你先交錢再幫他賣東西的,都是有問題的。關鍵是,如果我們心態都很好,不想著一夜致富,只想著平和而善意的賺錢,就不會有問題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量

來源:謝田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