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鋁增持力拓股份引起西方反彈

近幾天歐美報章有關中港台的報導和評論:(2009年2月13日)
    
    近日英國各大報刊都相繼報導國營的中國鋁業公司增持世界礦業巨頭力拓股權的交易。
    
    中鋁增持力拓股份引起西方反彈
    
    周五的《金融時報》頭版頭條說,力拓的英國股東對這筆價值190億美元的售股交易批評日益激烈,公司董事長則出來辯解,稱這是解決公司目前財務困難的最佳方式。但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力拓股東對中國鋁業的加入可能影響他們的持股價值感到憤怒。
    

    
    力拓礦業是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礦業公司
    
    澳大利亞政府也對這筆涉及包括澳洲大礦的力拓優質資產的交易做出反應,快速收緊了有關企業外資投資持股的法規。
    
    周五的《泰晤士報》報導說,力拓的一些股東私下聯絡,威脅要在預計五月召開股東大會審批這項交易時投反對票,因為他們認為交易價格過低,而且出售優質資產前沒有考慮其它融資途徑。力拓此番出售的優質資產中包括世界最大的銅礦,同時中鋁購入七年期可轉換債券也是股東和澳洲政府關注的焦點。
    
    報導說,力拓執行長透露,公司負債390億美元,今明兩年共需償債190億,而中鋁的注資使它在任何經濟環境下都能如期還債。
    
    《泰晤士報》評論版就此發表評論說,力拓高層強調交易的財務收益而不是戰略意義,令人費解。或許力拓不願意高調宣示它最大的客戶--中共政府--擁有的公司掌握它四分之一以上的資產。
    
    評論文章說,反對交易者稱中共政府願意出高價獲得影響戰略商品價格的機會,而支持者認為購入力拓並不會提供這種機會,真正的戰略意義在於力拓因此可以獲得在中國和全世界的各種機會。但關鍵還在於力拓必須首先爭得股東和有關政府的同意,而且必須保留考慮比中鋁出價更高的買家的餘地。
    
    歡呼經濟復甦"為時尚早"
    
    周三的《金融時報》就中國經濟是否正在走出谷底發表評述。文章說,儘管過去三個月公布了大量悲觀數據,但過去兩周金融市場表現出對中國經濟正在復甦的樂觀情緒,而一些中共政府官員現在也加入了唱好的行列。不過分析人士認為情況仍不容樂觀。
     
    
     
    
   文章說,中國官方報紙援引中國央行一位副行長的話說,去年年底就出現了復甦的第一道曙光,中國很可能是全球第一個復甦的大國。不少投資者認為中共政府的刺激經濟計劃開始起作用了。中國媒體近日還報導了銀行新增貸款數額大增、鐵礦石、鋼材和其它金屬價格上漲的消息。
    
    但是,私營機構的經濟師很少有人如此樂觀、肯定地認為中國經濟正在復甦。文章引用渣打銀行駐上海經濟師葛史林的話說,壞消息減少並不等於好消息。
    
    文章說,還有分析人士對一些積極數據持懷疑態度,認為貸款增加未必等於投資增加,而是給資金緊張的企業的短期貸款;金屬原材料價格上漲可能意味著企業開始重新充實去年底驟減的庫存,而不是擴大生產。一位中國金屬行業國營企業高管告訴《金融時報》,他們不認為經濟在復甦,因為實際需求並沒有提高,這意味著金屬原材料價格還可能大跌。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的內需和私營部門投資還要過一段時間才會回升,而失業率急劇升高也抑制了消費。
    
    文章最後指出,中國財政刺激計劃的目標是在西方消費恢復之前避免中國經濟停滯,但最近不少指標都顯示這輪世界性危機的持續時間比原來預計要長,而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