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大暑」六月六 曬經曬被曬龍袍

                        台灣廟宇彩繪的大暑門神 

「大暑」是24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今年的「大暑」是在2009年7月23日。


「大暑」當然比二周以前的「小暑」還要熱,從劃在廟門的神像,也很清楚地看出愈來愈熱︰小暑門神是用單手拿著小火爐,而大暑門神則用雙手把一盆大火爐捧在頭頂上,十足地表達出了暑氣不同的程度。在今年「大暑」之後的第四天,是夏曆的六月初六,傳統的「天貺節」。「貺」讀作況,意思是賜贈。相傳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六月初六有天書降於泰山,宋真宗即於次年在泰山山腳下興建天貺殿,以謝上天。後來,還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曲阜孔廟大成殿並稱「中國古代三大宮殿」。賜天書象徵著天賜智慧,所以這一天也被稱為「天門開」。


此外,六月六日也被稱為「曝龍袍日」。相傳唐代高僧玄奘從西天(印度)取佛經回國,過海時,經文被海水浸濕,於六月初六將經文取出曬乾,從此這一天變成吉利的日子,皇宮內在此日為皇帝曬龍袍,從宮中傳向民間後,除了民間戲裝衣服、仕女的好衣裳、厚重衣服和棉被,也都拿出來曝曬,除霉去蠹。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陳柏聖

來源:新三才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