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吃「珍珠」等於吃塑料!珍珠奶茶不能喝

 
  製作奶茶的原料被曝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品


  炎炎夏日,遍布申城大街小巷的珍珠奶茶店生意異常紅火。然而記者調查發現,有些色香味俱全的珍珠奶茶事實上只是用幾種粉末勾兌而成,奶精、塑料、芒硝和工業氯化鎂等化學品竟是部分珍珠奶茶的主打原料。

成本5毛利潤數倍

  市面上,珍珠奶茶售價在4元至6元不等,學校、商場周邊一些不知名的奶茶店,其珍珠奶茶售價也不會低於3元。

  調製珍珠奶茶的三大「法寶」是奶精、「珍珠」和糖精,相對於成品價格,珍珠奶茶的原料價格十分低廉。

  在人民路上的幾家奶茶原料批發店內記者看到,一袋袋淨重50公斤的奶精堆放在地上,價格從20多元至400多元不等,每袋奶精可以沖兌至少400杯奶茶。該店店主說,奶精、茶粉有小袋裝,以便小型奶茶店的加工生產。

  「一般200元一袋的賣得比較好。 」一位店主介紹說。每袋「珍珠」約有2公斤重,賣10元一袋,足夠百餘杯奶茶。 「加上塑料杯的成本,人工費及店鋪租金,每杯珍珠奶茶的成本大約是5毛左右。 」該店主說。

  記者仔細觀察這些原料的外包裝發現,茶粉和粉圓皆為上海本地產,而奶精外包裝上則只標註產出代理進口公司,未標註產地。

    不用鮮奶而用奶精

  42歲的顧偉(化名)曾是一家連鎖珍珠奶茶店的老闆,從事該行業多年,他向記者透露,珍珠奶茶在給人們的味蕾帶來甜美刺激的同時,也給人的健康帶來隱患。

  「奶精是珍珠奶茶之魂。」顧偉說,用奶精而不是用鮮奶沖兌奶茶,是這一行業內公開的秘密。「十杯鮮奶的味道,也不如一勺奶精來得香濃。這也是多數奶茶鋪使用奶精的原因。 」

  奶精的配料表上顯示脂肪的含量高達32%。事實上,奶精的主要成分氫化植物油是一種反式脂肪酸。專家指出:每天一杯500毫升珍珠奶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已超出正常人體承受極限,飲用者易患心血管疾病。

  「奶精使奶茶變得香濃源自於奶精中一種名為『植脂末』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中含有砷(砒霜)、鉛、銅等有害物質,長期攝入,可增加患冠心病、腫瘤、哮喘等疾病的機率,幼兒更會變得智力低下。 」顧偉說。

  吃「珍珠」等於吃塑料?

  「『珍珠』給珍珠奶茶提供樂趣  。 」珍珠奶茶正因為這些黑色的小顆粒而得名,很多顧客尤為鍾情於珍珠的彈性十足。 「我們一般叫它為珍珠粉圓,公開的主材料是木薯澱粉。 」顧偉說。

  然而,單純的木薯澱粉並不能讓珍珠彈性十足,如今比較通用做法是在其中加入小麥蛋白。即便如此,有的商家也覺得彈性還不夠,為了讓珍珠更有「嚼頭」,於是再添加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說白了,高分子材料就是塑料,這也是行業內心照不宣的秘密。」顧偉說,「這樣的成分不可能被人體吸收,吃塑料是什麼結果,大家可以想像。 」

  甜蜜背後暗藏殺機

  「甜是給珍珠奶茶畫龍點睛的一筆。」奶茶的關鍵在於「甜」,這其中,起到決定作用的東西是食品添加劑的一種——甜蜜素。

  珍珠奶茶店店員在操作時,當奶茶和珍珠都倒好後,會往杯子裡添加一種粘稠的透明液體,他們稱之為「蜂蜜水」,事實上就是甜蜜素。

  「市場上有些甜蜜素違規添加了芒硝和工業氯化鎂,長期食用將使人中毒。 」顧偉說,甜蜜素一般售價在每斤20餘元,也有廉價品每斤不足10元。 「廉價的甜蜜素都是拿芒硝和氯化鎂摻成的,它不能倒進豆漿里,因為氯化鎂會和豆漿起化學反應,產生豆花。 」

  據了解,芒硝不屬於食品添加劑,它是用來製造洗衣粉的原料,人食用芒硝會出現腸胃不適等症狀。此外,食用工業氯化鎂後可能會因重金屬超標導致急性中毒和慢性危害。

  【專家觀點】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的陳舜勝教授表示:「正規生產的奶精、糖精等食品添加劑並不可怕。但是,目前不少奶茶店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質奶精和糖精,這就屬於非添加物,對身體健康有巨大的危害。

  同時,甜蜜素作為一種添加劑,不能加入兒童食品,且奶茶並不在甜蜜素可添加的食品範圍之內。 」

  陳教授說,就珍珠的製作材料而言,為了使其有嚼勁、顏色誘人,會大量添加食用膠質。但因為成本的關係,並不能確定店家使用的到底是工業膠質還是食用膠質,質量難以保證。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新聞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