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夏業良:中共集權制度下 放心食品幾乎不可能

夏業良:中共集權制度下 「放心」食品幾乎不可能   聽眾來信
推薦給朋友
2009年9月13日 星期日     節目長度:3分10秒 下載mp3

中國「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發生一周年之後,進口奶粉總量倍增,價格飛漲,卻仍獲得消費者的搶購。12號,本台專訪了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夏業良,剖析中國民眾對國產奶粉失去信心的原因,及毒奶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並探討問題得到解決的可能性。

夏教授提到,出於食品安全的考慮,他的親友當中,住在廣東沿海地區的,一般會選擇到香港一次性的購買大批的奶粉,或托人帶過來。內陸地區的朋友有機會出國的,也會選擇購買這方麵食品回國。這種現象顯示民眾心裡上對國產奶粉的不安全感和擔憂。

夏教授說:【錄音】由於中國食品安全事件發生的太頻繁,而且很多事件被曝光之後沒有得到完善的處置,所以人們心有餘悸吧,大多數如果家裡有baby的家庭,出於放心的考慮,如果自己的經濟支付能力還可以的話,一般會選擇進口奶粉,安全係數相對會比較高。

雖然中共官方一再保證上架的奶品沒有問題,但民眾對檢驗結果已經失去信心。夏教授建議,短期之內,有些食品可以委由國際公認的檢驗機構進行鑑定,發給檢驗證明讓消費者安心。長遠來說,中國的檢驗機構最好不要設在公部門之內,但在目前階段,中國還沒有合法的值的信賴的民間的檢驗機構,政府也不會支持。

對於三鹿毒奶粉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夏教授認為,在於中共官僚權力機構把重要的資源控制在少數利益集團或關係圈內,壟斷了市場。權力跟資本結合的結果,官方的勢力影響了正常的商業競爭,帶來市場倫理方面的問題。

夏教授說:【錄音】在追求質量方面不是從人性的角度,而是考慮在市場上能不能在短期間內獲得很大的經濟效益。所以在他們的生產運行過程中,包括檢驗過程中,往往就忽略了最本質的東西,追求利潤追求短期的業績,所以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往往出了這樣的事情以後他們也容易得到官方的保護,包括公檢法各方面都提供一些方便之道,實在捂不往了,才會找出幾個替罪羊來開刀,而普通弱小的民營企業他不靠老老實實經營,在市場上是無法立足的。

夏教授表示,解決之道就是回歸市場自由競爭。但他觀察到近幾年來中共官方權力控制著重要資源和財富,對於利伯維爾場的發展相當不利。
夏教授說;【錄音】最近這幾年大家看到的是,自由競爭的範圍愈來愈小,空間愈來愈狹窄,更多的是被官方的權力來進行控制,在相當的程度上重要的資源和財富都集中到官方控制的某些利益集團手中,這對整個社會來說是很可怕的一個發展趨向。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記者傅明、西文採訪報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