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尋找心靈的激動 -- 《八九六四文集》徵稿啟示

尋找心靈的激動 -- 《八九六四文集》徵稿啟示

熊焱

一九八九年天安門民主運動,感動了當時全世界許多愛好自由民主的人士。在當時的自由世界裡,電視機前的人們,在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裡,為中國青年學生和廣大市民的勇氣和精神深深感動。可以說,許多從前不了解中國的西方人士,通過媒體了解天安門運動,從而對中國人有全新的了解。在中國大陸,在那有限的幾天新聞報導中,各省市的父老鄉親們都知道了自己的孩子們在北京遊行示威,爭最基本的權利自由和尊嚴。一九八九年天安門民主運動曾感動全世界,全中國。雖然以中共六四大屠殺結束,但八九民運精神不死。

一場感動過全世界的歷史大事件,今天回想起來心中仍隱然激動。可是二十年過去了,時間公正而又善良地把歷史的秘密悄悄掩藏,為將來的良善提供機會。那被掩藏起來的東西需要細心去尋找,細心尋找也是構成生活意義的一部分。

我曾經見證過這樣感人的事跡。在過去將近十七年的時間裡,我有好幾次碰到使我激動不已的事情。這些事發生在我生活的美國。幾年前,我去軍隊的醫院看牙科,一位大約和我年紀相當的牙科醫生在和我閒聊中得知我來自北京,就問起一九八九天安門的事,當他得知我是參與者後,竟變得很激動。他對我說,他當年曾經深深地被北京的學生所感動,那時他正是醫學院的學生,五十多天守在電視機前,留下很多眼淚,還寫了許多詩篇。一個美國人,現在已是成名的醫生,還記得當年的天安門運動,還記得和保存自己為天安門寫的詩篇,我被他感動,他被一九八九年天安門的學生和市民感動。更令我感慨的是這樣的例子我遇到多次。

另一件事情發生在當時的北京學運期間。今天的年輕人也許不能知曉當時特殊的背景。我們在北京大學三角地的廣播站,每夜都有言論自由的廣播時間,那個自由,今天中國還沒有。我最不能忘記的事情,像電影鏡頭歷歷在目。北大一些年長的老教授,在夜裡,穿著深色的衣服,帶著眼鏡,悄悄地躲在樹下,聽三角地的廣播,他們的眼淚也悄悄地流下來。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就上前去與一位老教授攀談,當他認出我來後,就伸出手來與我相握,我們一句話也沒有說,因為在那個場合為老教授的處境我們不能說話,在那個心領神會的環境,我們不要說話。但我們雙手緊緊地握住,一次又一次的緊緊握住,用勁地握。一切都在不言中。

那是我終生不能忘記的場面。雖然現在中國的面貌和氣氛已變,但存在中國人心中的夢想依舊一樣。中國人的夢想無不希望結束一黨專制,希望出現一個民主自由的中國。

這樣的事例無可計數。一件感動過全世界的歷史大事,一定留下許多動人的事跡,八九精神依然存於人心之中,存於歷史深處。

正是本著追尋歷史原貌尋回八九六四精神的宗旨, 今天我們著手徵集編輯《八九六四文集》。我們知道有關天安門八九六四事件的文章眾多,作品浩繁,不是幾百頁或幾十個作者可能陳述得完的。此次《八九六四文集》第一卷主旨在於收集催萌當年感人歷史、記錄當年感人事件與人物和作品。如果可能,我們希望今後有機會從不同角度編出第二卷第三卷記載、剖析與發掘當年八九六四事件的《八九六四文集》,讓一九八九年天安門民主運動的歷史風貌能以文章的形式得到一次較全面的記載和整理。讓我們一起來尋找心靈的激動!

此次活動投稿信箱為:xiongyan8964@gmail.com

wuhan1010@hotmail.com,誠摯歡迎賜稿!

本書預定在2010年紀念六四事件21周年前出版。

作品特設一等獎一名,獎金 $1000.00
二等獎一名, 獎金 500
三等獎 二名, 獎金各 300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日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沈波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