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福州官二代雷連鳴飆官與南平貧二代鄭民生飆命


    

    
    一則新聞又讓我想起了南平屠夫鄭民生。據《廣州日報》報導,一篇備受關注的網帖被廣泛轉載,將年輕的福州團市委副書記雷連鳴推到了風口浪尖。帖子稱,去年下半年通過福州市公開選拔考試,隨後擔任福州團市委副書記的雷連鳴,不符合《福州市公開選拔35名35歲以下副處級年輕幹部公告》的要求。
    
    本來,雷連鳴升官符不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與殺人的鄭民生根本無任何聯繫,但網帖爆出的雷連鳴的家庭出身著實讓公眾大吃一驚。網帖稱,雷連鳴的母親是現任福建南平市委書記雷春美。
    
    鄭民生殺人與雷連鳴升官,這兩實屬則風馬牛不相及的新聞就這樣被串連在了一起。一個是市委書記雷春美治下的殺人的魔王,一個則是在雷春美精心培育下產生的官二代。
    
    我們不去評論雷連鳴升官是否違規,因為這個問題需要相關部門拿出確鑿的證據給質疑的公眾說明。然而,人們想問的是,南平市的鄭民生殺人與該市的市委書記兒子在福州官場飆官有沒有內在的必然關聯。
    
    鄭民生殺人是偶然的,只不過是一個極端者製造的極端個案。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在經歷了職場和情場的慘痛失敗之後,其思維方式發生了極為可怕的扭曲和改變。他之所以連殺十多名無辜的小學生,無疑是將自己的失敗人生歸罪於他所生活的社會。
    
    但是,鄭民生殺人又是必然的。在鄭民生身上,中國人的文化劣根性體現得淋漓盡致。他本身是個弱者,可卻要拿比自己還要弱勢的孩童們出氣,這與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在百無聊賴之時拿小寡婦發泄自己的怨氣並無什麼兩樣。
    
    中國人一向如此。還是在魯迅先生的筆下,一群弱勢者最喜歡看的就是殺人,因為被殺者的悲慘能夠體驗一把在自己的生命經歷中從來就沒有的優越感,當有人拿著醮了血的熱饅頭津津有味咀嚼的時候,一種活得很好的快感就會涌遍全身。
    
    鄭民生殺人的必然性還在於,當富二代為炫富而飆車的時候,當官二代在官場春風得意地飆官的時候,窮二代們要麼在社會的底層絕望的掙扎,品味著生活的艱辛而苦渡時光,要麼在扭曲人性的支配下瘋狂地報復社會,從而引發一場令人震驚的血案。
    
    如果沒有鄭民生殺人案,或許福建南平這個小城不會為世人所關注,或許官二代雷連鳴不會走進公眾的視野。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類似雷連鳴這樣的官二代多不勝數,對此,公眾的神經早已麻木,公眾的質疑也早已漸弱漸微,假如不是鄭民生殺人與雷連鳴升官形成如此強烈的對比效果,官二代飆官的速度再高,那也只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浪花一朵。
    
    雖然南平血案已不是時下的新聞熱點,但人們對血案發生的深層次原因的思考還在繼續。雖然鄭民生伏法以謝天下撫慰過早逝去的幼小生靈毫無懸念,但官二代飆官與貧二代飆命映襯出的社會圖景卻在撞擊著無數人的神經,人們詰問的是,十多條可憐的小生命能否終結貧二代飆命和官二代飆官的歷史宿命?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