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鐵證如山 周恩來給瞿秋白戴上叛徒帽子

周恩來瞿秋白戴上叛徒帽子

(大陸)
子 曰

內地《文史參考》第八期刊發了瞿秋白的女兒瞿獨伊的回憶文章《瞿秋白九泉下仍遭受莫大凌辱》,揭露文革期間,瞿秋白一下子從無產階級革命家變為「貪生怕死的叛徒」,他的家屬以及生前好友均遭株連。文章透露,那時候自己人整自己人,比當年國民黨整我們還厲害。很多在盛世才的新疆監獄裡都沒有受過刑的人,在「文革」的時候卻被整死了,其中包括她的母親楊之華,就是在「文革」中遭受迫害、含冤致死的。文革初期,不僅瞿秋白本人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的墳墓被紅衛兵挖掘毀掉,還曝骨揚灰,就連他家鄉父母的墳墓,也都統統被摧毀踏平了。

瞿秋白女兒瞿獨伊在福建長汀瞿秋白紀念館開館儀式上。(資料圖片)

  瞿秋白評價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是誰讓「瞿秋白九泉之下仍遭受莫大凌辱」的?文章的結論是,「四人幫」為了改寫整部黨史,不顧事實,才硬把她父親打成「叛徒」,使瞿秋白的英魂在九泉之下遭受莫大凌辱的。可以說,這樣的定論,依舊還是老一套概念化、公式化的政治結論,生拉硬扯,牽強附會,缺乏說服力,也直接影響了這篇文章的力度與可信度。

  歷史不容戲說,中共在對瞿秋白評價問題上,是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這天壤之別的褒貶損譽,有著其深刻的歷史背景。

  據《瞿秋白年譜》記載,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中共六屆七次擴大全會作出《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其中對瞿秋白作出高度評價,稱他的「無產階級英雄氣概,乃是永遠值得我們紀念的。」

  一九四六年三月二十一日,周恩來在一封覆信中,熱情頌揚瞿秋白革命的一生,給他以崇高的評價,信中說:「秋白同志畢生服務人民大眾,卒以成仁。耿耿丹衷,舉世懷仰。」

  一九五五年六月十八日,是瞿秋白殉難二十周年,由周恩來主祭,中共中央在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舉行瞿秋白同志遺骨安葬儀式,周恩來親自抬著瞿秋白的骨盒,放進墓穴內。

  然而,到了一九六二年後,重提「階級鬥爭」的毛澤東先後在香港出版的司馬璐所著《瞿秋白傳》附錄上看到瞿秋白的《多餘的話》,以及在《歷史研究》上看到戚本禹的《評李秀成自述》,便急切地想把這兩者與他要解決的「黨內叛徒問題」緊密聯繫起來,作出異乎尋常的重大政治判斷。於是,便有了流傳甚廣的「白紙黑字,鐵證如山;晚節不終,不足為訓」的最高批示。他質問道:「《多餘的話》看不下去,無非是向敵人告饒,自首叛變。為什麼不宣傳陳玉成而宣傳李秀成?為什麼不宣傳方志敏而宣傳瞿秋白?」

  周恩來往瞿秋白頭上大潑污水

  這時候,馬上站出來討好和迎合毛澤東旨意、將這一事件推波助瀾並往瞿秋白頭上大潑污水的,不是別人,正是在歷史上與瞿秋白過從甚密的周恩來。手中有一本一九六七年三月十五日北京師大井岡紅軍編寫的《瞿秋白批判集》,內中詳細記載了周恩來在不同場合中提到瞿秋白是叛徒的幾次談話,茲摘錄如下:

  一九六四年六月,周恩來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首次揭發了瞿秋白投敵變節的事實。說:「抗戰初期曾經有人問我們買不買瞿秋白的《多餘的話》,當時我們認為是偽造的,沒有買。現在了解,瞿秋白確實寫過這篇文章。」

  到了這年七月中旬,周恩來在一次會議上講到李秀成問題時說:「瞿秋白也有這個問題,也是晚節不終。」這時,毛澤東插話了:「《多餘的話》我看不下去!以後宣傳烈士不要宣傳瞿秋白了,要多多宣傳方志敏。」

  一九六五年十月,經中央軍委批准,軍事博物館撤掉了瞿秋白的照片。

  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周恩來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時提到:蓋棺不能定論,火化了也不能定論,像瞿秋白就是一個叛徒,他臨刑前寫了一篇《多餘的話》,這篇文章在香港的一個雜誌上發表了,意思說我不應該參加政治活動。李秀成也是一個叛徒,李秀成的自供狀就看出了。我提議把瞿秋白從八寶山搬出去,把李秀成的蘇州忠王府也要毀掉。這些人都是無恥的。

  一九六六年八月三十日,周恩來在接見中國科學院雙方代表時講話指出,瞿秋白出身大官僚資產階級,晚年寫了一篇《多餘的話》,表現不好,晚年叛變了。我在政治局做了一個報告,還未發表,紅衛兵知道了,就去八寶山公墓把碑給砸了。在知識分子官僚家庭出身的瞿秋白,像李秀成一樣,晚年變節了。瞿秋白被敵人抓住了,卑躬屈膝,最後還是被國民黨殺掉了。

  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六日在接見廣西聯指時,周恩來仍提到「就拿中國共產黨來說吧。前五代的領導人都有問題,這不影響我們黨的光榮、偉大、正確。第一代陳獨秀是托派,是反革命;第二代瞿秋白,是個叛徒,我還要寫篇批判文章。」

  可見,在不到三年多的時間裡,周恩來在不同場合下曾多次提到瞿秋白,每次都說到瞿秋白是叛徒,而且言之鑿鑿,直言不諱。文革期間,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里的瞿秋白墓地被紅衛兵砸毀,屍骨無存,周恩來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他的多次談話與提議,對無法無天的紅衛兵來說,就是最大的動員令。而當其時,「四人幫」這個所謂的反革命政治集團還沒有形成,除去毛澤東的夫人江青之外,王、張、姚還未進中央,何來的如瞿獨伊文章中所稱的「叛徒」帽子是「四人幫」強加給我父親的?

  冤有頭,債有主。如果說有人「強加」的話,那只能是周恩來個人強加的;如果追溯歷史責任的話,源頭正在周恩來身上。而周恩來之所以非要把叛徒的帽子扣在瞿秋白頭上的目的,一是逢君之惡,投其所好;二是撇清自己在歷史上與瞿秋白的親密關係。

  而這段史實,對周恩來個人的負面形象來說,也許正是另一種「白紙黑字,鐵證如山」吧!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動向雜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