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大棚里的夫妻床:一層布圍成的夫妻空間


  數十對民工夫妻,蝸居在一個碩大的帆布棚里,幾塊模板、一張蓆子、一頂蚊帳,再加一塊布隔開他們的隱私,圍成夫妻空間……這是合肥一個工地里特有景象。

工寮身居荒地上

很難想像,在合肥政務區天鵝湖畔,還有這樣一個地方。當記者一頭扎進一片圍牆時,映入眼帘的仿佛是另外一個世界,呈現在記者眼前的,是四五個碩大的用帆布和彩條布搭成的大棚。

這是一塊尚未開發的荒地。踏著泥濘的道路,記者走進一個帳篷,發現裡面一片凌亂,滿眼是用模板和磚塊壘成的床鋪,木桶鐵鍬等工具躺在地上橫七豎八,鐵 絲上搭著五彩繽紛的衣服。棚子裡悶熱難當,一會兒功夫記者就已經大汗淋漓,而幾個民工則有氣無力地躺在床上看雜誌、玩手機。「熱吧?我們已經習慣了!」鄰 近的一個大棚則是他們的廚房,裡面擺了兩口碩大的鍋和一些灶具、碗筷。

「天晴還好一些,一下雨這裡很長時間都是一片爛泥,有時候棚子裡還會進水。」一名工人笑著說,「這和難民營差不多吧?」

居住在這裡的民工主要來自雲南、四川以及安徽廬江,從事樁基工程。因為工期較短,流動性比較大,因此住得特別簡陋。

數十對夫妻共居一棚

記者走進最北端的一個工寮,發現裡面是另外一番情景。棚子裡的床鋪也清一色由模板和磚塊搭成,但不同的是,每個床鋪除了蚊帳外,還被幾塊床單嚴嚴實實地圍了起來。

棚子裡一群民工正在打麻將,另一群民工則在看碟片,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棚子裡依然很熱,但他們似乎不以為然,幾乎每個人跟前都有一台電風扇在「呼呼」地吹著。

「這每個床上就是一對夫妻。」在棚子深處, 53歲的徐流美和妻子楊開美坐在床上和其他民工聊天,上一個工程結束後他們已經休息了很多天,正在等下一個工程開工。徐流美說,這個棚子裡住著20多對夫妻,「沒有地方住,只能這樣了。」

徐流美來自重慶開縣,已經出來打工十幾年,今年中國新年後就來到合肥挖樁基。「挖一立方土工錢90元」,徐流美和大多數民工一樣也是夫妻搭檔,通常他自己 下井挖土方,妻子在井上搖軲轆倒土。「都是力氣活,很累的。」徐流美告訴記者。挖樁基不僅累,還很危險。他第一次挖樁基時,在井下13米處,上面掉了一塊 泥團砸在腦袋上,就差點要了他的命,後來住院住了一個星期。這幾年,同行因樁基井塌方被埋的事情也時有發生。「我們也是提著腦袋幹活,必須特別小心。」

一塊布遮起來的隱私

36歲的張叢富和31歲的楊琴是另外一對夫妻。工寮里,他倆正躺在床上聊自己的兩個孩子。離家好幾個月,多少有點想孩子。

整個棚子裡有20多張床鋪,就像20多個「家」。一塊布將床包裹起來,形成一個個「私密」的空間。「用布圍起來,晚上不通風,特別熱,但是沒有辦法,電扇都是通宵地吹。」說起睡覺,楊琴有些害羞,「雖然大家都是夫妻,但相互之間的尊重還是有的。」

「累死了,哪有夫妻生活嘛?」同樣來自開縣的向克東笑著說,每天下井挖好幾方土,愛人在上面搖軲轆倒土,一天下來都是腰酸背痛,雖然在一起,也是很少有夫妻生活的,最大的幸福就是在生活上彼此照顧。「何況這樣的生活條件了。」

傍晚時分,棚子裡的女人們開始忙晚餐,男人們則開始就著露天的水龍頭洗澡,一盆水從頭澆下來,陣陣清爽。女人們洗澡則是非常麻煩,不得已她們用幾塊布在棚子外面的荒地上辟出一塊空間圍起來,然後挨個排隊洗澡。

對民工多一點尊重

記者曾經在國外採訪過一些貧民窟,卻沒有想到就在自己身邊還有民工的生活條件和貧民窟差不多。

就在一周前,記者聽朋友說,他的一個朋友在合肥拿了一塊地,搞了一個房地產項目,項目結束後,匡算了一下賺了2個億。開發商賺錢儘管在意料之中,但多 少還是有些咂舌。在房價高漲的今天,開發商賺幾個億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但記者目睹這些民工的生活,卻是十分驚心。也許不久之後,大棚夫妻所屬的地產公司老 板也會賺幾個億,但不知老闆目睹了這些民工的生活,心情是否平靜?

儘管條件這麼簡陋,甚至數十對夫妻共居一個大棚,但民工夫妻們相互之間還知道尊重,還知道用布將床圍起來,晚上儘量不過夫妻生活。但企業老闆有沒有去尊重民工?我們的城市一天天在成長,民工兄弟功不可沒。


 48歲的陳登文和妻子何學美來自雲南富寧縣,打工14年。


 「天晴還好一些,一下雨這裡很長時間都是一片爛泥,有時候棚子裡還會進水。」一名工人笑著說,「這和難民營差不多吧?」

帘子放下來,隔開一個私密的空間。「累死了,哪有夫妻生活嘛?何況這樣的生活條件了。」來自開縣的向克東笑著說。他每天下井挖好幾方土,愛人在上面搖軲轆倒土,一天下來都是腰酸背痛,雖然在一起,也是很少有夫妻生活的,最大的幸福就是在生活上彼此照顧。

一期工程結束,民工們聚集在棚口打麻將打發時光。他們平日裡做工又累又危險,「都是提著腦袋幹活。」閒暇時間裡,唯有打牌這種活動方便又不用花錢。


 丈夫出去打牌,妻子坐在床上做針線活。


 女人們在一起最多的是拉家常。


一個民工在床上玩手機,沒有活干時倍感無聊。


 另一群民工則在看碟片,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通常租一個碟片,要吸引很多同伴圍觀。


 習慣了這種生活,白天,一些夫妻將帘子拉開,這樣要涼快一些。


 盛夏,大棚里十分悶熱。電風扇是唯一的降溫手段,幾乎每家一個,「呼呼」地轉個不停。


一個90後女孩在棚外洗頭,新一代民工開始融入工寮生活。

在房價高漲的今天,開發商賺個幾個億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但記者目睹這些民工的生活,卻是十分驚心。儘管條件這麼簡陋,但民工夫妻們還知道相互尊重,還知道用布將床圍起來,晚上儘量不過夫妻生活。但作為企業的老闆有沒有去尊重民工呢?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騰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