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朱鎔基講話出版 專家:江朱造就中國史上最多貪官

何清漣朱鎔基「說得多,做得少,做成功的更少」;

張偉國:江朱時代造就中國史上最多貪官

不過,資深媒體人士張偉國認為,對於堆積如山的社會問題、日益激化的官民矛盾、貧富兩極化加劇、等等許許多多的問題,朱鎔基作為當時中共政府的首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曾幾何時,朱鎔基發下重誓:要準備100口棺材,99口為殺貪官,一口留給自己。但朱鎔基在任的五年,「可以講是中共執政的歷史上腐敗發展最嚴重的時期,難道沒有人問一問這位作風強悍的當權者,這100口棺材,到底動用了幾口?這難道不需要對人民作一個交待嗎?……

對此,朱鎔基實際上已經悄悄留好了後路:在他宣布任期屆滿將不再連任的同時,他也把老百姓評價對自己的評價期待降到了最低--只要稱他是一位清官足已。」張偉國認為,朱鎔基也許的確是一位清官,但是他主政的期間卻造就了中國歷史上數量最多的貪官。


2011年9月8日,《朱鎔基講話實錄》在中國大陸出版發行。(網絡圖片)

9月8日,一套4本的《朱鎔基講話實錄》在中國大陸發行。書中披露,朱鎔基8年前卸任時,對未來的中國經濟提出了浮誇風、經濟過熱、房地產泡沫等擔憂。有報導指出,朱鎔基當年的擔憂多已成事實。

書中還披露,朱鎔基重視香港輿論;聽聞縣長買兇殺書記後表示「聞所未聞」;考察糧倉被騙後斥「膽大包天」。但有學者評論認為,朱鎔基「說得多,做得少,做成功的更少」,對中國社會貧富兩極化加劇以及中共的全面腐敗等許多問題,朱鎔基作為當時中共政府的首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據香港媒體報導,9月8日在中國大陸開始發行的《朱鎔基講話實錄》共約123萬字,收錄了朱鎔基擔任中共國務院副總理、總理期間的講話、文章、信件及批語等348 篇,絕大部份是首次公開。內容涉及亞洲金融風暴、大陸財稅改革、住房醫療和文化改革等大政方針政策。朱鎔基逐篇審定了全部文稿。

浮誇風 經濟過熱 房產泡沫

書中《值得紀念的五年》是2003年1月27日朱鎔基最後一次主持中共國務院全體會議時的講話,他提醒內閣,「我現在最擔心的是經濟過熱」,他提出,「現在有很多的苗頭,如果不加以注意的話,經濟狀況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朱鎔基告誡警惕中國的一種「綜合症」,即「日子稍微剛好過一點,就搞浮誇的作風、盲目的自滿、莫名其妙的折騰、無知的決策。」他說:「我們不要走歷史的老路」。

他又說,房地產過熱,絕大多數人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我看外國的報刊,都在講中國的泡沫經濟已經形成,房地產過熱,風險太大」。他特別質疑銀行官員說,「你們老說在大好形勢下,不良貸款在下降,我就是不相信。」

朱也抨擊當時已經開始的「城鎮化」:「用很便宜的價格把農民的地給剝奪了,讓外國人或房地產商搬進來,又不很好地安置農民,這種搞法是很危險的。」

對於中國大陸的主題公園熱,朱鎔基說:「(當時)上海搞迪士尼公園沒有搞成,於是要搞個主題公園」,對此「我是堅決要收緊」。

2003年朱鎔基卸任,副總理溫家寶升任總理,國務委員吳儀升任副總理,其餘副總理和國務委員離開國務院。8年來中國私家車成倍增長,大中城市樓價更翻了幾番。

學者:中國經濟潛在危機沒有解除 反而加深

「中國問題學」學者、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說,朱鎔基當時提及的擔憂如今都變成現實,「表明他有先見之明,顯示朱鎔基是有憂患意識的總理」。他認為,朱鎔基時代還敢觸及特權,現在政府不敢觸及特權。

然而更多學者指出,朱鎔基上任之初的一些重大目標,諸如國有企業脫困、整頓金融秩序、中央機構改革等統統無果而終。在他治理的五年內,中國經濟原本潛在的危機卻不僅沒有解除,反而繼續加深。

而且,他以清廉的象徵自許,但親信部下朱小華被打成大貪污犯,他的兒女在金融界的角色也倍受質疑;他自詡為改革者,但他只會用計劃經濟的手段調節市場,過分保護國有大中型企業已成為外界對他的經濟決策風格的主流評論。

闖刀山下火海?杜導斌:無一不是虎頭蛇尾

著名作家、持不同政見者杜導斌指出,朱鎔基上台時許諾要以闖刀山下火海的勇氣完成的五項改革,到卸任時,無一不是虎頭蛇尾。朱鎔基個人主觀上的黨本位,而不是以民眾意願為本位,是導致其事業中途半端的重要因素。朱鎔基的改革客觀上是為了國家富強,但其動機的根源卻是鞏固政權。

他的改革不是主動要改,是迫不得已才改的,是預見到不改就可能失去執政地位。正是因為動機不純,因為對改革持機會主義的態度,一旦改革有可能影響到政權穩定,雖然這種影響顯然有利於人民,如2001年的農稅改革,朱鎔基的選擇便是後撤。

朱鎔基:連我都敢騙,真是膽大包天

朱鎔基曾到安徽考察糧食倉庫,去之前倉庫是空的,在他到達時便將其他糧站的糧搬過來,朱大罵「連我都敢騙,真是膽大包天」;他曾考察下崗職工再就業中心,參觀時人山人海,群聚熱情,但回到北京便收到人民來信,說他看到的都是假的,於是他派國務院同事私訪,發現來信所說情況屬實,批評部門在視察時安排好,「聽不到真實意見,怎麼為政呢?政策怎麼出來呢?」

《朱鎔基講話實錄》還披露,朱鎔基非常重視香港輿論,因為大陸報章「找不到罵我的文章,香港報紙上這類文章就多了」。朱鎔基2002年出席香港特區政府歡迎晚宴時,說當時特首董建華對赤字問題「憂心如焚」,但他並不擔心,因大陸財政赤字香港「望塵莫及」。

在朱鎔基新書中,很多有關信訪、輿論的發言。他提到不少信訪文件指出中共幹部腐化嚴重,有的更是聞所未聞,如「縣長買通殺手去殺縣委書記,他好當書記……只聽說過跑官買官的事,沒有聽說過殺人升官的事,居然腐化到這個程度!」

張偉國:江朱時代造就中共史上最多貪官

不過,資深媒體人士張偉國認為,對於堆積如山的社會問題、日益激化的官民矛盾、貧富兩極化加劇、等等許許多多的問題,朱鎔基作為當時中共政府的首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曾幾何時,朱鎔基發下重誓:要準備100口棺材,99口為殺貪官,一口留給自己。但朱鎔基在任的五年,「可以講是中共執政的歷史上腐敗發展最嚴重的時期,難道沒有人問一問這位作風強悍的當權者,這100口棺材,到底動用了幾口?這難道不需要對人民作一個交待嗎?……

對此,朱鎔基實際上已經悄悄留好了後路:在他宣布任期屆滿將不再連任的同時,他也把老百姓評價對自己的評價期待降到了最低--只要稱他是一位清官足已。」張偉國認為,朱鎔基也許的確是一位清官,但是他主政的期間卻造就了中國歷史上數量最多的貪官。

何清漣:朱鎔基「說得多,做得少,做成功的更少」

著名經濟學家何清漣說:「他(朱鎔基)這幾年受制於諸種因素,說得多,做得少,做成功的更少。其中有體制方面的原因,也有他本人用計劃經濟去管理中國正在變化的就是目前這種半行政化、隨意干預、半市場經濟的狀態有關。說這五年是他個人的失敗不如說成是體制性的失敗。」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