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大陸娛樂 > 正文

旗袍「九翹三彎」經典不衰 「十三釵」款不符合史實



 
 與功夫、京劇、針灸等一樣,旗袍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符號之一。

  「三綹梳頭,兩截穿衣。」這是中國古代女子的代名詞。

  民國旗袍的出現,將中國等級森嚴的冠服制度拋於腦後。

  同時,旗袍首次將中華女性身體的曲線張揚於外:頭、肩、胸、頸、腰、腿、臀及手足「九翹」,配之以領、衣襟、衣角的「三彎」,盡顯體態的曲線之美。

  此旗袍非彼旗袍

  民國旗袍終結冠服制度

  還記得《琵琶行》中的名句「江州司馬青衫濕」嗎?江州司馬為什麼穿的是青衫?原來,唐貞觀四年和上元元年兩次下詔頒布服飾顏色和佩帶的規定,江州司馬這一低品級官職,只能穿著青衫。

  朱熹在《朱子語類》卷九一中說:「衣服無章,上下混淆。」中國的冠服制度,首先是等級的符號。「白衣」、「苞頭」、「皂隸」、「緋紫」、「黃袍」、「烏紗帽」、「紅頂子」等,都是歷朝歷代代表某種地位和身份的名詞。

  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趨於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中國歷代服飾》一書記載:秦漢巾幘色 「庶民為黑、車夫為紅,喪服為白,轎夫為黃,廚人為綠,官奴、農人為青」。封建時代最後一個朝代——清朝,則將服飾的等級之別細分到了極致,雍正皇帝賜死年羹堯,就有擅用鵝黃荷包、穿四衩衣服、縱容家人穿補服的罪狀。那時,長袍的開衩數量是官吏士庶開兩衩,皇族宗室開四衩。而同樣是黃色,皇太子用杏黃色,皇子只能用金黃色。

  清朝旗女的旗袍,仍被桎梏在傳統的冠服制度中。旗女所穿的長袍,等級分明,制度浩繁。袍裡面穿褲,禮服袍還要加馬蹄袖和繁複的裝飾與附件。在清朝統治階級「男從女不從」的高壓政策下,漢人女子仍沿襲上千年的「兩截穿衣」。「兩截穿衣」最早可追溯至秦、漢時代。當時,中國的服裝就形成了兩個體系,一是上衣下裳(或褲),二是「深衣」,亦即所謂袍服。袍服多為上層階級採用,下層民眾則多採用上襖下褲。

  當時,清代漢族女裙種類繁多,如百褶裙、鳳尾裙、月華裙、馬面裙、襉干裙等。作家張愛玲在《更衣記》中曾對此記述道:「發源於滿洲的旗裝自從旗人入關之後一直與中土的服裝並行著的,各不相犯,旗下的婦女嫌她們的旗袍缺乏女性美,也想改穿較嫵媚的襖褲,然而皇帝下詔,嚴厲禁止了。」

  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髮、易服色,把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上世紀20年代,女人穿上了長袍,且頗有些男人長袍馬褂的味道。《更衣記》中說道:「五族共和之後,全國婦女突然一致採用旗袍,倒不是為了效忠於清朝,提倡復辟運動,而是因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

  旗袍引發的女裝革命即將誕生。

  


  旗袍展上的旗袍作品

  「有傷風化」與「推陳出新」

  旗袍演變稍不留神就落伍

  古代服裝多用平面裁剪,其裁製一直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並不強調人的身體曲線及性別特徵。而古人的審美觀中,美不美主要是臉,人體曲線的肩、胸、腰、臀等被壓在層層的衣衫底下。

  上世紀20年代,西方思潮湧入中國,西方的審美情趣中的曲線之美,引發了旗袍式樣的變革。旗袍在長短、開衩高低以及袖長袖短、領高領低等方面展開「較量」。

  到1929年,長短適中的旗袍開始變短,下擺上縮至膝蓋,袖口變短變小。後來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擺縮至膝蓋以上1寸。1931年後旗袍又流行變長,下擺下垂。一度,旗袍長度發展到極點,袍底落地遮住雙腳,稱為「掃地旗袍」。

  袖子,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縮短至肘部。以後袖長越來越短,縮至肩下兩寸,1936年後幾乎無袖。

  高聳及耳的領子也逐漸變矮,後來竟有了無領旗袍。

  旗袍開衩也越來越高。起初,旗袍悄悄地在左邊開了低衩。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高及膝部,高到大腿。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開衩也以1934年為最高,乃至到達臀部,而後又逐漸降低了。

  旗袍開衩越來越高,勇敢地向大腿和臀部挺進。同時,袖口也逐漸縮小,露出皓皓玉腕。時髦女子走起路來,凹凸分明,再配上高跟鞋,極富誘惑力和挑逗性,這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安。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期,當時的東南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以「有傷風化」為由,下令禁止婦女穿旗袍和美術界畫人體模特。他認為那種衣服「太勾男人的眼珠兒,且女人露臂袒膀有傷風化,易招(男)人想入非非」。有時,他在街頭看到年輕女子穿旗袍或裙子,便會緊皺眉頭,雙眼緊閉,甚至雙手掩目,轉過身去,以示自己「非禮勿視」。孫傳芳的姨太太卻不吃這一套。有一次她去杭州靈隱寺燒香拜菩薩,竟堂而皇之地穿著旗袍。孫傳芳知道後也無可奈何,只好搖頭嘆息道:「內人難馴,實無良策。」

  旗袍的風波也引發了社會的廣泛爭議。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五猖會》中諷刺道:「賽會雖然不像現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談國事,為當局所禁止,然而婦孺們是不許看的。」

  在社會爭議中,旗袍長短肥瘦在上世紀30年代年年更新換代,時髦女性稍不留神便會落伍。也就在這個時期,旗袍的「九翹三彎」幾成定型,中華女性身材的曲線終於全部顯露出來。

  旗袍逐漸成了各年齡段、各階層都能接受的主流服飾。夏衍先生在1942年所作的戲劇《法西斯細菌》第三幕中寫道:「靜子,三十一歲,穿著質素的旗袍,已經完全是一個中年的中國主婦了。」

  


  可口可樂月份牌廣告

  


 
 格蕾絲和摩納哥大公婚後照

  電影明星引領風尚

  旗袍風吹入西方

  旗袍漸漸成為一種社會流行符號。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電影進入商業階段,許多人開始重視電影的商業價值。當時,中國的電影明星胡蝶、阮玲玉、陳燕燕、林楚楚等人,不僅扮演的角色穿旗袍,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喜愛旗袍。電影明星胡蝶喜歡穿短旗袍,她在短旗袍的下擺上綴上三四寸長的蝴蝶褶衣邊,短袖口上也相應綴上這種蝴蝶褶。而旗袍的長度縮短到膝蓋下,袖子也縮短到肘上,整個小腿和小臂袒露無餘。因為「蝴蝶」與「胡蝶」諧音,胡蝶穿的這身旗袍,時人稱之為「胡蝶旗袍」。

  另一位電影明星顧蘭君因在《貂蟬》中出色地塑造了貂蟬這一藝術形象,被譽為 「活貂蟬」而聲名大噪於海內外。顧蘭君拍片之餘,總是守在家裡看護小孩子和設計裁製新式服裝。她設計的新式旗袍和「腳踏車裝」都很快在市場上流行。「顧蘭君式」的新潮旗袍,大膽在旗袍的左側開長衩至大腿深處,同時又在袖口開了半尺長的大衩。立即成了滬上趕時髦女性的仿效對象。

  當時的報刊雜誌則為服飾流行推波助瀾。1914年到1915年上海的熱門期刊就多有涉及娛樂、服飾方面的內容。此後,許多報刊雜誌辟有婦女與裝飾的欄目,內容往往涉及旗袍。如創刊於1925年的《紫羅蘭》半月刊,在1926年曾辟過「旗袍專欄」。滬上文人談及旗袍,大多用贊同或欣賞的口吻,周瘦鵑寫過《我不反對旗袍》、朱鴛寫過《旗袍》、江紅蕉寫過《雲想衣裳記旗袍》、馮王蘊嘉寫過《玫瑰花旗袍》。

  旗袍美女無疑是民國廣告中最光鮮的畫面。上海的商業月份牌在1930年前後趨於鼎盛,作為當時最流行的服裝,旗袍得以大量地出現在這些具有廣告效應的月份牌里。北京御生堂出版的《老旗袍》一書,配以320幅老照片和中國歷代旗袍圖片,從旗袍的始源不斷演變至今,都做了比較詳細的介紹,也為中國服飾的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其中,美麗的女子們穿著各式旗袍向人們推銷香菸、肥皂、花露水、嬰兒代乳粉等當時的時髦品,就連可口可樂的當年廣告,也是用旗袍女子作為行銷道具。

  西方的絲襪、高跟皮鞋和東方的旗袍,成為摩登女郎的新行頭,引領當時風潮,也成了當時一個時代的標記。

  在西方,旗袍也是好萊塢當紅明星的行頭。格蕾絲·凱利、伊莉莎白·泰勒、伊莎貝爾·朱爾、英格麗·褒曼、簡·拉塞爾、艾娃·嘉德納、金·諾瓦克等紛紛穿上旗袍,展現迷人身姿。2006年,英國《新女性》雜誌選出古今100名美女,格蕾絲·凱利位列第2位。格蕾絲在1956年嫁給摩納哥大公,1982年在一場車禍中去世。當年,這位好萊塢明星穿旗袍出席金像獎的迷人身姿,已經成為萬千影迷的永遠記憶。

  


  延伸閱讀

  「十三釵」旗袍符合史實嗎?

  旗袍往往是電影中的符號象徵,《花樣年華》、《海上花》、《胭脂扣》、《霸王別姬》、《大紅燈籠高高掛》等電影中,都少不了女主角旗袍的身姿。

  前不久上映的《金陵十三釵》,女主角玉墨穿著鮮艷的大花旗袍,妖嬈多姿地走進教堂,這一幕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南京服飾史研究專家黃強卻從中看出了一大堆服飾方面的「硬傷」。黃強挑出的毛病主要有:

  掃地旗袍可能嗎?黃強說,影片中妓女們身著的多為長袖、下擺中開衩的掃地旗袍。而真實的歷史是:掃地旗袍最流行的時候是在1934年前後。影片背景中南京大屠殺發生的1937年時,掃地旗袍已經不是主流。穿掃地旗袍,一般是在社交場合,現實生活中就不怎麼穿,因為這種旗袍穿起來行動不便,日軍殺過來逃難時更不可能穿。另外,面對戰爭帶來的經濟蕭條、物資匱乏,多數國民也無心於服飾的奢侈,服裝上力求節儉,所以此時連旗袍也趨向樸素,款式變化相當少。那時,簡樸旗袍流行,中華女性在簡約中顯露出自然、樸素、淡雅的美麗,成為這一時期的風尚。

  大花不對稱的造型靠譜嗎?影片中十三釵的旗袍有的上面有大花朵圖案,黃強認為,這也與史實不符。當時旗袍的圖案以小花、碎花、條紋為主。稍微大一點的花朵也有,但是沒有影片中的那麼大。當時的旗袍面料多為布料,在染色工藝上做不到非常艷麗。而影片中出現的大花艷色旗袍,在那個年代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如果有花朵,當時的旗袍也多採用全幅花朵、對稱圖案,因為中國人以對稱為美。而影片中的旗袍花紋出現了單獨花朵、不對稱的造型,這是很前衛的設計,在當時也不可能出現。

  


  古代袍服

  中國古代的袍服式樣歷代有變制,穿著者多為知識分子及統治階層,代表的是一種不事生產的上層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閒生活。

  漢深衣制袍

  上衣、下裳合二為一

  深衣自春秋戰國至漢代曾為時人所重,後世的袍服或與深衣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事實上,深衣與袍服頗有差異,前者上下分裁,效果相當於把上衣下裳連成一體;袍服則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義,後來袍服逐漸被接納為一種穩定的服飾式樣,與上衣下裳的服制並行不悖。

  袍服自漢代被用於朝服。深衣最智巧的設計,是在兩腋下腰縫與袖縫交界處各嵌入一片矩形面料,其作用能使平面剪裁立體化,可以完美地表現人的體形,兩袖也獲得更大的展轉運肘功能。

  


 
 唐官吏圓領袍

  顏色代表級別高低

  唐代官吏主要服飾為圓領窄袖袍衫,其顏色曾有規定:凡三品以上官員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為緋色;六品、七品為綠色;八品、九品為青色。以後稍有變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橫襴,也是當時男子服飾的一大特點。

  唐朝閻立本《步輦圖》畫的是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吐蕃丞相祿東贊前往京都長安,迎文成公主入藏,受到唐太宗接見的歷史故事。唐代男子服飾,以幞頭袍衫為主,在這幅作品中反映得比較全面。畫中男子除吐蕃使者外,都著幞頭袍衫,連皇帝也不例外。

  


  [
b]明烏紗帽團領衫

  補子圖案有級別

  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的服飾制度中,分為朝服、公服和常服三大類。製作更趨精美,整體配套也更趨和諧統一。代表品級高低的補子從文武一品至九品,皆有應服花樣,文官用飛鳥,像其文采也,武官用走獸,像其猛鷙也。

  明朝的常服,可由各級官員按其等級根據規定款式自製,不像宋代是由政府統一製作定時分賜。文官補子上的鳥都是常見的吉祥鳥、觀賞鳥,當然有祝福之意。同時,補子上的圖案含有文武大臣安邦定國之意。

  


  
清流行長袍馬褂

  開衩多者貴

  長袍馬褂是清朝男子常穿的服飾。馬褂是穿在長袍外面的短褂子,長度只到腰際,本來是北方人在騎馬時穿的,滿人統一中國後,不乘馬的人也穿起馬褂,漸漸流行起來。馬褂中有一種顏色不能隨便使用,那就是黃色。

  清朝將服飾的等級之別細分到了極致。清代長袍多開衩,官吏士庶開兩衩,皇族宗室開四衩。在清朝以開衩為貴。但也有不開衩的,俗稱「一裹圓」,為一般的市民服飾。開衩袍,也稱「箭衣」,袖口裝有箭袖,以便騎馬射箭,因其袖似馬蹄,故稱「馬蹄袖」。平常袖口翻起,行禮時放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亮軒

來源:北京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