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養老貧富差距大 60元養老金只夠吃五碗米粉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兩會」答記者問時表示,任內將實現城鄉養老保險全覆蓋。半個月後,3月29日,全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會議提出:2015年要基本實現建立中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總體目標。 

  字跡斑駁、白漆脫落的木牌豎掛在院門外一塊牆上,經仔細辨認才能依稀識出「溫州鹿城區黎明街道上蒲州村委會黨支部」18個大字。院門左側一間空房的門旁,掛有「上蒲州村老齡協會」標牌。 

  「我們全村有2100多人,年滿60周歲以上的有352人。政府對農村土地徵收政策以2000年劃界,我們村養老靠不上政府現行征地款的補助。」村支部委員吳國銀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感嘆著。 

  十幾元一碗米粉 

  PK 

  六十元養老金 

  上蒲州村集體沒有大的經濟收入支撐,村集體土地1993年和1994年被政府徵用時,征地款不像2000年以後那樣與養老政策緊密關聯。征地政策折射出的時代變遷將上蒲州村「閃」在養老新政之外。 

  「如果按現在政策征掉我們村的近千畝地,30歲以下村民都能享受到養老保險的福利。」 

  據吳國銀介紹,全村60歲以上村民有352名,因村集體財力達不到讓每一名符合條件者享受養老福利,只能按出生年月「排隊」,結果有幾十名老人無法實現養老福利,他們在村委會跟村幹部拍桌子大吵大鬧,說這樣做不公平。 

  上蒲州村與塗村接壤,相互比較顯示出懸殊的差距。 

  「塗村60周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能分到500元錢,他們村地多,有四五千畝。」村與村之間因自然條件導致養老政策在現實中形成的貧富差距,讓上蒲州村民徒嘆奈何。 

  在溫州,依照當地傳統習俗,兒女若主動送老人去養老院,老人不但不肯去,還會痛罵兒女不念養育之恩把父母扔出家門。不過,近年來,隨著政府加大對國家養老政策和制度的宣傳,一些文化程度高的農村家庭及在外有見識的村民,面對傳統習俗與養老新政的衝突,表現出明智的心態和選擇。 

  「按政策,如果村民參軍3年後回到村里,除3年軍齡免除保險費外,他想補交12年總共15年的養老保險金,需拿出7萬多元錢。」吳國銀說,家境貧困也成為一些村民無法更好地享受政府目前養老政策的障礙。 

  吳國銀告訴記者,村裡有人參軍回來,弄明白養老政策的內容,家裡有錢,一次交齊。等到60周歲,他就能每月領取1000多元的養老金。但也有人當兵回來,由於家裡拿不出這麼多錢,就沒法在將來享受養老政策給予的福利。 

  記者採訪時注意到:村與村之間、村民與村民之間貧富條件的異同,在養老政策的大力推行下顯現出複雜多樣的狀態。 

  「我們村的老人都拿到了政府給的60元錢。」上蒲州村一位上年紀的老人回答記者問題時說,「就算政府現在提高到每月80元又怎樣?溫州生活開銷大,物價貴。我們這裡變城區以後,早上在外面吃碗米粉要花掉十幾元,靠那個錢能養老?」 

  有溫州市相關調查顯示:溫州市農村老年人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以家庭其他成員供養為主的占52.5%,有離退休養老金的只占17.3%,靠自己勞動收入的占24.4%,表明有近四分之一的農村老人仍需要自食其力。分析認為,一旦這部分老人失去自理能力,經濟來源也將難以保證。 

  基礎養老金發放100% 

  PK 

  讓年輕人參保難 

  「我們前兩年的主要工作是摸清2010年12月31日前年滿60周歲以上人群的數字,凡符合條件的市區居民能夠享受到政府每月免費發給每人的60元基礎養老金。」在溫州市鹿城區濱江街道辦公樓里,勞動保障所所長黃雲告訴記者:今年的主要工作對象轉為45歲至59周歲的人群,按照浙江省下發的政策文件動員人們交費加入養老保險。 

  「這項工作有難度。」黃雲說,「更難的是動員16至45周歲這一檔人群加入養老保險,很多人不理解也不願意加入。」 

  經溫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推薦,記者前往甌海區採訪基層社保工作。走進社區辦公區,記者看到一工作檯位上方掛有「社保勞動就業」標誌牌,這裡是社區社保幹部江如的工作崗位。 

  「我負責社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未成年人醫療保險三項工作,其中,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工作量最大,動員年輕人加入養老保險最難。」江如說。 

  養老科4人 

  PK 

  全區26.83萬戶家庭 

  「省委、省政府去年7月連發三份文件,一下子掀起了大家加入養老保險的熱潮。」 

  吳愛菊是甌海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養老科副科長。她所提到的三份文件,一是《關於解決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基本養老保障等遺留問題的實施意見》(簡稱「221號文件」);二是《關於調整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部分參保人員待遇政策的通知》(簡稱「222號文件」);三是《關於進一步解決部分精簡退職人員生活困難補助問題的通知》(簡稱「223號文件」)。 

  「三份文件發出後,我們養老科整天像醫院門診部或是菜市場早市那樣子,人頭攢動,不得了。」吳愛菊說養老科包括科長在內僅有4人。而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數據,甌海區現有家庭戶26.83萬戶。本來預計忙到3月31日結束工作,看來要延遲至5月才能幹完。 

  「為什麼那三份文件能把大家的積極性完全調動起來?」 

  據吳愛菊介紹,關鍵是原先政策把交納養老金的界限卡在1991年7月,此前參加工作的人若加入養老保險是得不到政策認可的,而這次解決問題十分徹底。 

  記者查閱官方發表的三份文件內容獲知: 

  「221號文件」的重要內容為:「正常繳費至法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仍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補繳不足年限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按規定申請領取基本養老金。本實施意見下發前已達到或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上述人員,可一次性補繳15年基本養老保險費後按規定申請領取基本養老金」。 

  「222號文件」的核心表述是:「曾經從事鄉村醫生、民辦教師、代課教師、農村電影放映員等城鄉居民」以及「原下鄉知青(含分配在農場、兵團當職工的知青)被納入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調整範圍。」 

  「223號文件」著眼於「為解決六十年代初精簡退職人員的生活困難」,浙江省委、省政府將「六十年代初由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民主黨派以及軍事系統精簡退職,現無經濟收入、生活有困難的精簡退職人員按每人每月500元補助發放。 

  白領管理者 

  PK 

  藍領工人 

  3月28日,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經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實施,這對於改變溫州中小企業近年來的融資難是個好消息。 

  溫州民營經濟發達,據稱擁有6000億元民間資金,但在去年下半年,溫州部分中小企業資金鍊斷裂現象頻頻出現。溫州的中小企業老闆、白領管理者和藍領工人如何看待養老保險,由於被採訪對象均不願透露個人真實身份,記者在溫州市開發區採訪時許諾被採訪者在報導時採用化名。 

  岳盛梅是一家中型製造業公司的總經理,他說就企業的社會責任和貢獻而言,公司應該為每位員工繳納「五險一金」,但現實情形是:普通工人因為掙錢不多,又直接減少薪金,他們不願意加入養老保險。這些外地來的年輕人認為60歲領取養老金實在太遙遠,將來還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呢。 

  站在企業老闆的立場來看,岳盛梅說,目前用工成本日益增加、利率上調,還有多項高額稅收導致賺錢不易,「我們民營企業自生自滅,要做到給每位員工上保險不可能」。 

  在開發區一家公司的院門口,記者遇到一位剛剛吃過晚飯的白領管理者楊光軍(化名)。身為技術總監,楊光軍從江西老家來溫州幹了7年。他剛開始不了解養老保險這回事,現在與同在溫州打工的妻子雙雙加入養老保險,以他目前月薪標準,每月支付197元並不影響平時的生活。 

  丁寶山剛剛結束了學徒生涯。他在開發區一家小企業打工,在外出回廠的路上遇到記者,他的工作服上沾有不少油污。小伙子出生於1989年,從湖北來溫州3年。 

  記者問他是否了解養老保險的事,他說只是跟老鄉吃飯時聽人聊過,他是家裡唯一的男孩兒,上面有兩個姐姐,他自己很節省,為將來結婚攢錢,以自己眼下每月兩千元收入,若每月拿出兩百元參加養老保險,他不干。 

  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PK 

  人口老齡化 

  記者採訪溫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自2010年1月1日實施新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以來,溫州市區已有80萬城鄉老人受惠於每月60元的基礎養老金。自2011年4月1日起,溫州市政府將基礎養老金上調為每人每月80元。同時,凡年滿80周歲高齡並享受城鄉居民社會保險養老金待遇(含享受城鎮老年居民養老保障待遇)的老人,財政每月再給予30元的高齡補貼。 

  今年2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在參加一次會議時透露:2012年的工作重點將是「研究新農保、城居保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銜接政策,並可能以繳費年限的認定和換算作為主攻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村社會保險司副司長劉從龍針對目前養老保險體系運行中的問題和困難,提出「城鄉基層業務經辦能力較弱、參保人提高繳費層次激勵不足、中青年不願意參保等等問題都有待研究解決」。 

  記者查閱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看到: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8億,占總人口的13.26%。預計到2015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21億,約占總人口的16%;2020年達到2.43億,約占總人口的18%。 

  國務院辦公廳在這份通知中提到:「加強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任務十分繁重」。 

  「中央統籌的國民基礎養老金,從總理到農民退休,待遇應該差不多。」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教授在不久前的「加快建立多支柱的中國養老保障體系」座談會上,提出了自己對中國養老金結構調整的設想: 

  「國家的社會政策改革,如果公務員不參加,會缺乏政策基礎;如果在占有中國科技人員80%的事業單位不參加,便會缺乏社會基礎。所以公共部門、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應當改革,帶動中國養老金結構調整。」 

  對於2012年實現城鄉養老保險全覆蓋這一目標,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須儘快出台配套政策進一步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面,同時做好相關制度的銜接,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並實現全覆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法制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