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薄瓜瓜是李源潮校友 哈佛政府學院培訓中共高官

——哈佛甘迺迪學院每年接納20名中國高官進行培訓


哈佛甘迺迪學院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2009年5月9日,倫敦,英國十大傑出華人青年頒獎晚會,英國上議院議員托馬斯·彭德瑞(左)和英國華人青年聯會主席李俊辰(右)為薄瓜瓜頒獎

與薄瓜瓜之前就讀的幾所英國名校不同的是,甘迺迪政府學院不僅擁有大批的中國留學生,還與中共政府有多個合作項目,是中國高官受訓的頂級場所之一

實習記者黃金

中國學生上哈羅公學能否拿到獎學金,這是「兩會」期間人們議論的話題。現在,很多人談的另一個議題是,從世界頂尖名校英國牛津大學轉到美國的哈佛大學,需要什麼樣的資質和條件。

3月中旬,重慶市委主要領導更換,「紅二代」、媒體人洪晃感嘆:「我不由想起薄瓜瓜。他爸爸會給他打預防針嗎?他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嗎?他身邊的美國人會勸他留在美國嗎?他會留下嗎?那些勢利眼的美國大學還會繼續給他全額獎學金嗎?」

薄瓜瓜,這位曾經的媒體寵兒,開始消失在大眾視線,人們僅見3月31日英國《泰晤士報》刊出的其回復採訪的部分郵件內容:「自己希望能專注學業……無論最近事態如何,我只希望中國能順利平穩過渡。」而其就讀的哈佛甘迺迪學院,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從牛津到哈佛


2006年,薄瓜瓜進入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就讀PPE(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綜合)專業,成為該專業第一位大陸留學生,學費大約在每年26000英鎊。而其目前所在的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學費高達一年7萬美元。

之前,這位在北京景山中學讀到初一就輟學的孩子,隨母親先是進入離英國倫敦市中心只有25英里的知名預科學校帕威克就讀,一年後就被著名私立男校哈羅公學錄取,成為該校第一位大陸留學生。

薄瓜瓜對那段經歷的回憶是,「在希望不大的情況下,媽媽帶著我,開始在英國幫我補習英文。那時比較苦,吃、住、行樣樣成問題,沒有任何人幫忙,幾天就要換個地方住。記得有一次,媽媽領我去一個新住處,又小又暗,條件特別差,我一進屋就說:'這不是貧民窟嘛!'媽媽一句話也沒說。後來我對自己的態度特別後悔。」

英國媒體後來的報導稱,牛津一校刊曾用「愛花錢到病態」、「和書本關係緊張」形容薄瓜瓜,並稱其入學第二年即因成績差被退學。另有消息稱,薄瓜瓜在牛津大學最終沒能拿到學位,只能拿著「就學證明」入讀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

甘迺迪政府學院前身是建立於1936年的哈佛大學公共行政研究生院,其公共政策與公共行政類職業碩士項目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美第一。學院坐落在美國劍橋城的甘迺迪大街,與哈佛商學院隔查理士河相望。

與薄瓜瓜之前就讀的幾所英國名校不同,甘迺迪政府學院不僅擁有大批的中國留學生,還與中共政府有多個合作項目。最著名的當屬2001年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KSG)、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三方共同舉辦的「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該學院以培訓政界人才而聞名國內。

中國高官訓練營

1998 年,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與國家外國專家局及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簽署協議,共同啟動「新世界哈佛高級公務員培訓項目」。項目由中組部、國家外國專家局以及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聯合立項。每年,哈佛甘迺迪學院接納20名中共政府高級官員來此接受加培訓。其中4-6名官員參加一個學期的中長期培訓,其他成員則參加2-3周的短期培訓,全程英文。

2001年,一項更大規模的官員海外培訓項目--「中國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也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下屬的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一手操辦起來。2002年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項目正式簽約。這也是甘迺迪學院第一次為一個國家舉辦如此大規模的培訓班。

最初的計劃是,從2002年起的5年內,三方共同持續開辦針對中共政府官員的「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每年一期,每期為中共政府培訓60名左右的地方和中央官員,中組部負責從全國各地以及中央各有關部委里進行選拔,原則上是每個省一個名額。有資格接受這項培訓的官員的基本前提之一就是應當具備副廳以上的級別,在本崗位有至少兩年的工作經驗;45歲以下(副部級可適當放寬);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具有相當於大學英語四級的水平等硬性指標。

其實,早在1996年,先後已有60名中共政府官員和48名解放軍軍官在甘迺迪政府學院受訓。根據公開資料,本刊記者粗略計算,在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受訓過的中國高級官員已經超過1000人。

該項目的最新一期是2011年5月4日至6月26日舉辦的第9期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有學員48人,分別來自21個省(市、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18個中央國家機關部委,其中省部級幹部7名,中央組織部部務委員陳向群任團長。

之前的培訓中,較受關注的學員有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鄧小剛(參訓時任北京市豐臺區副區長)、安徽省副省長唐承沛(參訓時任安徽省科技廳廳長)、雲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仇和(參訓時任宿遷市市委書記)、江蘇省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參訓時任蘇州市市長)等。

對於一個官員來說,能夠到哈佛受訓意味著更多的擢升機會,而參與項目的級別與擢升的級別息息相關。

在「新世界」項目中,最知名的學員當屬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參訓時任南京市委書記)。他結束培訓回到南京的幾周後就遇到一次嚴重的食物中毒危機事件,他迅速採取應對措施並阻止了危機的擴大。

「在處理這次緊急事件的過程中,哈佛所受的培訓對我幫助很大,」 2009年10月李源潮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中說,「兩百多人獲救,36個小時內投毒的嫌疑犯就被捕,我們地方政府的做法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肯定。所以,今天在這裡我想說謝謝哈佛!」

當然,進入哈佛受訓的成本也極其高昂--2005年6月24日,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管理學院(KSG)中國論壇在京舉行,會上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KSG)時任院長David Ellwood表示:「哈佛大學學費非常昂貴,很多想來哈佛大學學習的學生因為學費昂貴不能來……」

2005年,本刊採訪獲知的消息是,當時,每個官員在哈佛、清華受訓一個多月,基本上花費在20萬元左右,這引來大批媒體質疑:「哈佛培訓遭遇中國特色」、「中國官員每人20萬元去哈佛培訓3周值嗎?」「謹防官員海外培訓'大躍進'」、「出國培訓不能變成公費旅遊」……

這些,對於薄瓜瓜或許不是問題。媒體披露的情況是,2008年,在他當選為牛津歐洲事務委員會執行主席後,他在牛津大學舉辦了一個名為「絲路」的中國主題文化活動,特地「空運」了少林僧人到英國表演中國功夫,而功夫巨星成龍則作為薄瓜瓜獻給同學們的「驚喜」出場,與他同台獻唱。

現在,因為父親職位的變動,這位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的年輕人變得沉默起來。本刊曾嘗試聯繫熟悉他的兩位同學,截至發稿時,都沒有得到任何回復。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南方人物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