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日本看中共十八大紛紛同情習近平

日美報導習近平背負著一個又一個遺老和來自胡錦濤的壓力

日本主流傳媒周四(11月8日)報導中共十八大從國家主席胡錦濤報告 的內容開始。共同社和官方電視台NHK等立場親中的傳媒都以標題來突出說明胡錦濤提出到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國民平均所得比2010年倍 增的目標,然後蜻蜓點水式地提及胡錦濤闡述了確保海洋權益和杜絕腐敗、發展不均衡等科學發展觀等。

異常事態

親中大報《朝日新聞》發自北京的報導著重說明十八大的「異常」現象。報導說,周四天還沒亮,各國記者已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前排隊等領胡錦濤演講稿,結果到早上7點半記者進入人大會堂時才獲悉「演講稿要到胡錦濤演講後才發放,而且不是全文」,令中國內外記者譁然。

《朝日新聞》駐北京記者說,以往領導人報告不僅在演講前發放,而且有中文、英文、日文、俄文等,而這次的做法是圍繞十八大再三發生的例外事態之一。例外還包括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下台顯示的前所未有的黨內權力鬥爭和延遲宣布十八大時期等事態。

渦中人物

而右派報紙《讀賣新聞》、《產經新聞》的標題都則是強調胡錦濤說堅決維護海洋權益、決不屈服於任何外來壓力是為了牽制與日本等周邊國家的領土糾紛。

《產經新聞》還說,胡錦濤在演講中展示了縮小貧富懸殊、實現持續性經濟增長的和諧社會姿態,但實際上中 國的貧富懸殊、環境破壞迅速發展、記憶里留下的是中國平民百姓對官僚腐敗的敵意,各地居民頻繁發生抗議活動,伴隨網絡普及,維護絕對權力的中共也處於不能 無視網絡輿論的時代。

不過無論左中右,日本傳媒共同關注十八的最大焦點還是胡錦濤與習近平的權力交接。習近平09年12月訪 日時,被執政民主黨破例臨時安排他與天皇見面時的錄影周四不斷在日本各電視台上滾動,形同向日本國民說明當時破例見天皇揭起軒然大波的渦中人物就是即將登 場的中國新領導人。富士電視台還預測,習近平當年訪日因這一風波鬧得十分尷尬,相信對日本必沒什麼好印象,註定是會繼承胡錦濤現在對日強硬路線的。

遺老與遺產

不過同時在十八大開幕的主席台上前領導人江澤民李鵬、朱熔基等登場、露面所顯示的政治影響力,也讓剛看完美國大選的日本傳媒、輿論同情習近平的處境,形容他頭頂上有太多「太上皇」。

連《產經新聞》都同情地說:神色凜然的江澤民鮮明對比著身旁笑容滿面的溫家寶,暗示著其潛在的權力,而習近平在背負著一個又一個遺老和來自胡錦濤的壓力時,還要承受胡錦濤政權留下的必須消除國民不滿、不能無視網絡輿論等「負遺產」,實在不勝負荷。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