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18大之後,中共始刮人事大搬風

華盛頓 — 中共十八大之後的人事調整已經拉開序幕。有北京觀察人士指出,這次大換班基本上是論資排輩,派系鬥爭的痕跡不明顯。但也有其他北京分析人士認為,十八大之後的人事調整就是一場權力的再分配。

*18大之後始刮人事大搬風*

中共政府星期二宣布,49歲的吉林省委書記孫政才調任重慶市委書記,張德江不再兼任這個職務。上海市長韓正兼任上海市委書記。原市委書記俞正聲入常,不再兼任市委書記。另外,李源潮不再擔任中組部長,由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趙樂際兼任。

另外,新華社星期一公布,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公安部部長孟建柱兼任政法委書記。孟建柱是從原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手中接下這個職務的。這一重大人事變動被認為是十八大之後,新的中共領導班子新的人事布局的開始。

對於這次人事變動,中國官媒一如既往給予高度評價。新華社引用「境外」媒體的話說,「此次換屆特徵明顯,政治更替更加規範。」從「十八大」的人事分布可以看出,「在『五湖四海』方面,是一大進步,可圈可點之處甚多」。

*陳子明:十八大人事布局論資排輩*

中共每一次換屆大會之後的人事調整都被看成是一次黨內派系鬥爭之後,對於權力蛋糕的一次再分配。北京的獨立學者陳子明認為,十八大之後的人事布局基本是論資排輩。

陳子明11月20日對美國之音說:「可能有些人會關注派系的問題。我倒不是太關注這個,我是覺得現在基本上是按資排輩。你前邊一定要趕上車了,你現在才輪得上。就是硬要把因為是某個派系,硬要把某個人給提拔上來,這個會有很大阻力。」

這位一直致力研究中國政治和社會的獨立知識分子說,中共高層黨的官員還必須是按台階一層一層往上升,之前還要經過省與省之間進行輪換。或者先偏遠省份再中 心省份,或者先貧窮省份再到富裕省份任職,這些都被認為是在走秀階。陳子明認為,從目前人事調整的布局看,中央是借鑑了古時候的「吏治」體系中好的做法, 這是個好的現象。

陳子明說,從邊遠省份提拔中央幹部,在胡溫時代就有,不是十八大之後的新氣候。

*高瑜:十八大入局入常 權力再分配*

北京的資深媒體人、前《經濟學周報》副總編高瑜認為,現在的人事調整都是一個權力的再分配。「現在因為沒有強人,過去毛澤東什麼都得通過他,經過他批准。 現在沒有這個了,但是有黨里的宗派,各個政治派別,包括那些元老。可能是某人推薦的,常委會一通過,中組部一下令,就去了。就是一場權力再分配。」

高瑜認為,換屆時期的人事安排也為下屆黨代會的人事布局做了鋪墊。她說,一些重要省市的黨內一把手在十九大可能就要入常了。

*陳子明:政法委降格 警察治國慣性仍在*

對於十八大之前就傳言現在被證實的中央政法委降格,政法委書記不入常,陳子明認為,中央政法委在過去十年中權力過於膨脹,受到黨內外的廣泛批評。現在給政 法委降級可能是對這種批評的反應。但是政法委權力膨脹的慣性還在持續,因此陳子明對中國警察治國現象是否有所削弱並不看好。

*中共黨報:幹部『上榮下辱』觀亟待糾正*

另一方面,中共黨報《人民日報》11月20日發表文章,談中共幹部任用制度改革難題。文章說,長期以來,「上榮下辱」、「下必有錯」的陳舊觀念和思想障礙,以及社會上對幹部「上」「下」問題的認識偏差,使得在位官員不願「下」、不能「下」。

文章認為,要破解「上」「下」機制不完善難題,需要做好「什麼人下」、「怎麼下」、「下來怎麼辦」這三篇文章。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