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本土」爭議下香港舉行六四周年遊行

香港支聯會舉行周年「愛國民主大遊行」悼念1989年爆發的六四天安門民主運動。

支聯會表示,星期天(5月26日)的遊行有1600人參與,略低於去年的2100人;警方稱高峰時期有1200人參與。

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對星期天的遊行人數感到滿意,並估計今年將有至少15萬人參與6月4日當晚的燭光晚會。

支聯會今年提出的悼念活動口號是「愛國愛民、香港精神、平反六四、永不放棄」,但抗拒中國干預香港的新興「本土意識」派別不滿此「愛國」主題,這給悼念活動罩上陰霾。

其中,被視為香港「本土派」代表人物的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陳雲近日在網上呼籲香港民眾不要參加支聯會的悼念活動,否則將「令香港前途被中共綁架」。

香港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跟BBC中文網談六四天安門學運24周年悼念與香港本土派之爭。

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星期天對BBC中文網說,他相信「本土派」的思想仍未成為香港主流,但香港六四集會人數減少,「最開心的……恐怕就是共產黨政府」。

民運人士擔憂

「本土意識」支持者普遍認為,要對付中國大陸與香港之間的各種問題和矛盾,同時爭取香港自身的民主與權益,香港民眾就必須與關注中國利益、援助中國的意願「切割」,也不理會中國大陸的民主發展。

上周出版的香港《陽光事務周刊》引述陳雲說:「介入中國不會讓中國更快民主化,但這樣做會讓香港的利益與中國大陸掛鈎,這樣在實際處理中港關係時,香港人的意識就會不清楚。」

這引起了一些海外民運人士的擔憂。目前在台灣任教的前天安門學生領袖王丹上周在Facebook上評論說:「這樣的激憤心裡我可以理解,但是我不能同意。」

「道理很簡單:今天妨礙香港的自由的,正是中國的不民主。一方面說要爭取香港的自由,另一方面又迴避爭取香港自由面臨的最大阻礙,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蔡耀昌對BBC中文網說,「本土派」沒能表述其理論最基礎的立足點何在,因此不用過於擔憂來自他們的衝擊,但是今年六四晚會的出席人數將能給他們帶來一些啟發。

「本土派」認為中國民主發展與香港無關。

蔡耀昌認為,當前香港社會趨向兩極分化,各方都不以理性的態度來處理問題,「那更是問題」。

支持大陸悼念

近日廣州三名市民表示已經向當地警方提出申請,希望在6月4日舉行紀念遊行,其申請也獲警方受理,目前正待回復。

蔡耀昌支持他們的舉動,但也同時擔心大陸會否進行打壓。

他相信,大陸近年悼念六四事件的活動日趨公開,原因之一,是大陸民眾赴港接觸香港悼念活動的機會增多。

蔡耀昌說,他們將持續觀察廣州的事態發展,也希望沒有人被當局侵害公民權。

發起廣州遊行的其中一名市民徐向榮上周對BBC中文網說,這是他們第三次正式向當局遞交紀念「六四」的申請,主要內容就是沿著1989年廣州六四遊行的路線再走一回。

徐向榮說,負責受理申請的警察告訴他們將在申請遊行日的前兩天,也就是6月2日回應是否批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