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玄奘印度「母校」 800年後複課

赴西天(印度)取經的唐代高僧玄奘法師,在印度北部攻讀佛學的「母校」那爛陀寺,遭突厥大軍於800多年前破壞荒廢后,明年可望複課,錄取約100名學生修讀歷史學院與生態及環境學院提供的研究生課程。新校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擔任校長,並由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執掌諮詢委員會,與耶魯、北京大學等知名學府合作,盼打造成世界級學府,重現昔日那爛陀寺在學術界的光芒。

「那爛陀」梵文意思是「知識的給予者」,是古印度佛學的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傳授哲學、邏輯、語言、天文、數學、醫學等知識。2006年,時任印度總統卡拉姆發起重建大學,希望順帶發展北部這全國最貧窮落後的地區之一,獲中國、新加坡、日本、泰國等亞洲16國支持復校計劃,令新的那爛陀大學(Nalanda University)可望成為印度一股文化軟實力。

設7學院無學士學位

新校將在比哈爾邦拉傑吉爾(Rajgir)的那爛陀寺遺址12公里外重建。校園將採用太陽能,中央為一大型人工湖,一座巨大圓頂圖書館將坐落湖畔,整體設計符合古代佛學建築理念。在校舍於2020年建成前,將於臨時校舍上課。

校長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表示,將與北京大學、耶魯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和南韓首爾大學緊密合作,望成國際學術交流中心。

楊榮文稱建校意念偉大,期望將令印中兩大亞洲重要文明更緊密合作。新校不獨研究佛學,還設其他人文學科、經濟及管理、東方語言等,明年先開辦的為歷史學院和生態及環境學院的研究生課程,最終將會有7間學院,師生比例為1:5,為2450學生提供碩士及博士課程,但不設學士學位。像古時那爛陀寺,它將是一寄宿大學。

澳洲負責新校的生態及環境學院部分資金,新加坡就負責設計及建造圖書館,泰國及中國亦捐助了逾百萬美元。但學界估計,開設世界級大學動輒要近10億美元資金,相信現在相距甚遠。校方亦承認,在窮鄉僻壤打造世界級學府,將困難重重。學界則質疑,頂尖學生或學者會否受吸引。校長阿馬蒂亞.森不諱言,昔日的那爛陀寺花200年才興盛起來,「相信今次也要用上數十年」。

位置偏僻叫座力成疑

美國高等教育專家阿爾特貝赫(Philip Altbach)認為,它可能吸引一些大思想家,但學界一般都希望大學城有文化設施、咖啡室等交流地點,可當地卻是荒蕪鄉郊。不過亦有分析認為,那爛陀的歷史意義,加上附近還有佛祖釋迦牟尼悟道之地菩提伽耶(Bodh Gaya),相信對學術界有一定吸引力。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明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