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外國網友哭訴「可怕」的中國美食

  鳳爪、豬蹄、內臟是中國吃貨的心頭好,外國人卻不愛吃這些,網友「北美崔哥」甚至在網上「哭訴」自己娶了中國太太的下場,這些中國美食成了他的「噩夢」。記者通過對各地網友的採訪,整理出了一系列咱們愛吃外國人卻不欣賞的中國美食,以及他們不愛吃的理由。

  雞爪內臟「頭」菜……總有讓老外討厭的理由

  前不久,一個被稱為「北美崔哥」的老美在微博上「哭訴」自己娶了中國太太的下場,他說:「中國人愛吃肉我能理解,但是雞爪子、鴨嘴、豬耳朵上有肉嗎?我太太全家頓頓吃,看得我都驚呆了!我很喜歡吃魚,可不能忍受吃魚頭,因為怕無意中和死魚對上眼,這麼說吧,所有帶眼睛並且能用眼睛看我的動物,我都不吃。」

  對一個外國人來說,第一次看中國人吃雞爪,可能會是一個令他們作嘔的經驗,在他們看來雞爪像人手一樣,老外看了很害怕。在英國,每年有數百萬隻雞爪被扔進垃圾處理場。

  網友「@夢遊遊樂場」說:「去機場路上碰到一位德國姑娘,三十分鐘的路程一直聊著。突然她問道:『中國人真的吃雞爪嗎?』估計這問題已在她腦海里盤算了很久,今天終於逮到一個中國人可以當面問。我說是啊,特別是年輕姑娘,看電視看雜誌的時候,會吃雞爪當零食。她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難以置信。」

  「亞洲鯉魚」是美國人對青魚、草魚、鱅魚、鯉魚、鰱魚等8種魚的統稱。他們習慣了吃刺不多的鮭魚、鱈魚,不愛吃刺太多的鯉魚。30多年前,美國只是為了控制魚塘里過多的浮游植物和微生物,才從中國進口了一批鯉魚過去,結果它們越長越大,越長越肥碩,反倒吃掉了許多當地物種賴以生存的水生物。

  嫁去美國的「Angelina」說:「和老公出去吃飯特別麻煩,有骨頭的他都不喜歡。他也不喜歡吃我做的整條的魚,理由是他不喜歡魚刺,總是說,食物就應該拿起來都能放進嘴裡。」

  所謂「頭」菜,即雞頭、鴨頭、魚頭、兔頭等一些讓中國人慾罷不能的重口味,但這些是大多外國人絕對不敢吃的,他們不喜歡帶頭的東西,一方面覺得髒,另一方面會覺得怕。

  以滷煮為代表的動物內臟,如豬肝、鴨血、牛肚、大腸、血之類的食物,也是一些外國人欣賞不了的。他們認為這些都太髒,不能吃。

  和網友「@珵cici」一起上班的一個奧地利博士後酷愛中餐,但特別討厭血。「有一次我和他說『其實鴨血比豬血好吃』,結果他回答說,『我活了三十多年,這是第一次有人告訴我一種血比另一種好吃』……」

  小吃一條街並不代表主流飲食文化

  北京的王府井小吃一條街,是老外們既好奇、新鮮又有些害怕的地方。在那裡,從烤麻雀串、炸蟬蛹、炒蠶蛹、全蛇各種吃法、炸蝗蟲、烤海星到各類動物的鞭,你叫得上叫不上名字的食物,幾乎是無奇不有。

  不過,中國人認為這類小吃街並不代表中國的主流飲食文化,因為「沒多少中國人會吃這些東西」,建議外國遊客在中國最好避開小吃一條街,「不管從菜式,還是從口味,小吃街食物都不正宗不地道」。如果飲食算是國家軟實力,中國在推廣美食方面,顯然做得遠遠不夠。

  對那些中國人有口皆碑的傳統美食,拋開北京烤鴨、宮保雞丁等耳熟能詳的,一些老外抱怨:很多中國餐館的服務和菜單都只提供中文,他們要麼瞎點,要麼對著菜單的圖片認真揣摩、跟服務員比劃,就算有英文版菜單也存在詞不達意或駭人聽聞的情況,比如「紅燒獅子頭」被直接譯成「Red Burned Lion Head」(燒紅了的獅子頭),誰敢吃?

  中餐口味多變世界飲食潮流是安全營養

  除了大閘蟹、鯉魚,外國人不吃的中國美食還有很多,原因也多樣,跟當地飲食文化、營養健康觀念、宗教信仰等密切相關。

  旅美美食專欄作家冰清說,中餐在擺放、環境和服務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它在海外屬於低檔菜式,相反,日本菜就給人高檔的感覺,經常能獲得米其林上星的評級。

  冰清說,中國飲食文化的滲透力是很強的,比如南美國家蓋亞那,當地人的飲食中也出現了中式炒飯。然而,中國飲食業落後於世界潮流,中餐講究菜式創新、口味變化,使用很多調味品,而世界飲食潮流是新鮮、安全、營養和健康。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揚子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