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每週懂一點人情世故(2) 風光時的朋友是鐵,落難時的朋友是鑽石

作者:

第四章

  攀龍附鳳是人的天性

  飢則附,飽則翱;燠則趨,寒則棄,人情通患也。

  窮困潦倒時投靠別人,吃飽了就遠走高飛;對富貴的人巴結,對貧窮的人鄙棄。這是每個人都有的通病啊!

  窮人沒有親戚,「親戚」這個詞就是專用於富人的。有句話說得一針見血:「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確實如此,當你春風得意之時,人人都想跟你交朋友,在眾人眼中,你的缺點也很可愛。當你落難遇險之時,昔日的親朋好友呼啦啦跑掉大半,一下子跟你徹底劃開界限,即使優點也變得一文不值。這時你才發現,在風光時巴結你的,幾乎全是唯利是圖的小人。困難時留在你身邊的,才真正拿你當朋友!

  明代富商沈萬三,原籍吳興南潯鎮。小時候特別窮,連一件完整的衣服都穿不起,全身上下都是補丁,走起路來不是後面露屁股,就是鞋子前面露腳趾。街上討飯賣唱的都不搭理他,在他面前都感覺特有尊嚴,用嘲笑的口吻叫他「光屁股」。

  有一次,他實在餓極了,看見鎮上一個店老闆的兒子正坐在店門外吃甜糕,就笑呵呵地問:「兄弟,能不能給我吃兩口,我實在餓壞了。將來我一定會加倍還給你!」店老闆的兒子斜他一眼,說了一個字:「滾!」然後放狗咬他,追得沈萬三滿街跑,在人們的鬨笑聲中飛快地逃走。

  後來,沈萬三在外打拼,混出了名堂。他是中國明代的大富豪,富可敵國,連皇帝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出資幫助朱元璋營建首都南京,而且出資建了明城牆正陽門、三山門、通濟門和聚寶門等處。當年那些不理他的人,現在都想跟他攀上關係,他家宅子的大門都快被擠破了。人們不惜重金賄賂看大門的家丁,都希望能見他一面。

  可沈萬三是怎樣做的呢?他在街上擺了上百桌酒席,宴請當年和自己一樣貧苦的鄉親,讓大家都來吃個飽。一貧如洗、沒米下鍋的人,吃完飯還能分到五斤糧食加二十文錢。這時眾人都豎起大拇指,誇讚他是全天下最有魅力的好心人!

  如果你成功了,一定有人巴結你、討好你;但你可千萬別失敗,一旦失敗他一定會像避瘟疫一樣避開你。每個人都喜歡接近成功的人、走運的人,而避開失敗的人、倒霉的人。即使是世界上你最愛或最愛你的人,也無一例外!

  這是世之通病、人之常情,符合人性趨利避害的特點。從古到今,人人都喜歡跟有錢人交往,不願跟窮人做朋友,因為前者有便宜可占,後者沒油水可撈。《菜根譚》中說:「炎涼之態,富貴更甚於貧賤;妒忌之心,骨肉尤狠於外人。此處若不當以冷腸,御以平氣,鮮不日坐煩惱障中矣。」人情的冷暖、世態的炎涼,富貴之家比貧苦人家更顯得明顯;嫉妒猜疑的心理,在至親骨肉之間比外人表現得更為厲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用冷靜的心態來看待,那就會天天處在煩惱的困境中了。

  從全新角度來看,其實嫌貧愛富的人性推動著社會發展。如果人都喜歡窮、崇尚落後,那麼還有誰願意從事體力勞動?還有誰願意進行腦力創造?哪兒來得吃的、穿的、用的和住的?哪兒來得新生活?這樣,社會就會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窮人大都喜歡說「人窮志不窮」這句話。他們認為只有貧窮才能使人更虔誠,信仰只有在貧窮那裡才有最完美的表現,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害怕有錢就變壞,而不敢去掙錢,這是無能的表現,當你沒錢時,可以罵金錢是糞土;當你急需用錢時,才發現自己是糞土。如果因為害怕老鼠,就說不能打老鼠,那是膽小、懦弱的表現。

  在人類攀龍附鳳的本性下,是否還有真正不摻雜任何功利的朋友存在?答案無疑是肯定的。時間能考驗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當你失去往日的財富權勢,突然從高位跌到低處時,你們之間的友情還在不在?還真不真?是不是因為你對他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他就不理你了?這個時候,你就能準確地判斷出誰是廢銅爛鐵,誰是你人生中真正的鑽石!

  對於人的本性,我們沒什麼可抱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更何況是這種千年不變的人性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不是好人與壞人的關係。我們不應為此憤慨和不平。在現實人生中,我們除了挑選真正的鑽石級朋友外,更應該全心拼搏,奮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一個資源多的人喜歡與另一個資源同樣多的人進行交換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無善而致人譽,不若無惡而致人毀。

  違背自己的心意討好有權有錢人的歡心,乞求他們的恩賜,不如保持正直,並積極提高自己的能力,豐富自己的資源,讓別人去嫉妒;沒有值得稱道的善行卻讓人讚頌,還不如沒做壞事卻遭小人誹謗。

  小米家裡很有錢,所以在小玩伴中,他的玩具是最多的。然而,大家一塊玩的時候,他是最不開心的。我很好奇地問:「你有那麼多的玩具,為什麼還不開心呢?」小米說:「正因為我的玩具最多,所以常常有人搶我的來玩,可是他們卻沒有什麼玩具給我玩。」我繼續問道:「在小夥伴中,你覺得誰是你真正的朋友呢?」小米回答:「只有一個,他叫小雲。」「為什麼跟他關係最好?」「只有他從不搶我的玩具,每次都是跟我交換。」

  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開始有自己的一套選擇朋友的原則了——都想跟比我們玩具多的人交往。換個說法,就是「攀龍附鳳」。我們攀的是什麼龍,附的又是什麼鳳呢?說白了,是那些資源多的人。

  而那些資源多的人又是怎麼想的呢?好了,現在讓我們回到開頭的小故事。一個玩具多的小孩,會把一個玩具數量跟他差不多並且經常跟他交換玩具的小孩當作真正的朋友。我們成人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資源多的人,更願意跟那些資源同樣多的人交朋友。那些資源少、常常依附於他的人讓他心裡不舒服——就像幼兒園小米說的那樣「他們常來搶我的玩具」,世界上又有誰喜歡自己被「搶」呢?

  所以,當你開始盤點自己的人脈關係之前,請先冷靜地問問自己——你對別人有利用價值嗎?

  每個人都期望找到有利用價值的朋友。你手裡的資源越豐富,身上可供人利用的地方越多,證明你越具有價值,而當你越有價值,就越容易建立強大的人脈關係——在某種程度上說,這就是人脈的真相。

  曾經有人認為,保羅·艾倫是一位「一不留神成了億萬富翁」的人。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年輕時就與蓋茨在一起,他們志趣相投,一起幹事業。當初他們將一家名為微軟的計算機軟體開發公司在波士頓註冊,總經理比爾·蓋茨,副總經理保羅·艾倫,這就奠定了他的未來。

  現在微軟公司已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巨無霸,總經理已成為人所共知的世界首富。副總經理在總經理的巨大光環下,雖然有些暗淡,但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也名列前五位,個人資產達210億美元。也許,在世人的眼裡,保羅·艾倫是被蓋茨利用了,但是如果沒有這種利用,他未必能夠像今天這樣有錢。

  「利用」這個詞,聽起來好像很不舒服。在這裡我們需要脫離其表層意思來理解,比如我們在公司工作,其實便是一種利用關係。因為我們身上有可利用的價值,像知識、技術、聰明的頭腦、有力的雙手等,於是就可以通過出賣自身的資源獲得勞動報酬。這便是一種交換關係,也是一種利用關係。這種交換也是一種公平交換,你具備的資源越多,獲得的報酬也就越高。

  在一個主題為「創造財富」的論壇上,有一個人說:「請大家寫下和你相處時間最多的6個人,也是與你關係最親密的6個朋友,然後記下他們每個人的月收入,從他們的收入我就知道你的收入。為什麼?因為你的收入就是這6個人月收入的平均數!」

  大家都說他這是在胡言亂語,怎麼可能呢?但經過測驗,基本應驗了這一「真理」。實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最後,這個人總結說:一個人的財富在很大程度上由與他關係最親密的朋友決定。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很容易理解,正是因為世人都偏愛公平交換,你交往的人資源都比較一般,所以你們之間互惠互利的資源十分有限,通過互利交換之後,你們大體上總的收入也就看起來相差無幾了。這就是人際交往中的隱形法則——我們看不見它,但是它無時無刻不在起著作用。

  猶太經典《塔木德》中說:「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學會嗥叫,和那些優秀的人接觸,你就會受到良好的影響,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漸漸成為一名優秀的人。」這句話的確是人類社會的「金科玉律」,所以,如果有可能,我們要與那些資源多的人、優秀的人交往,這樣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東西。

  然而這只是一種一廂情願的理想模式。社會上只有少數才是資源多的人,大部分都是資源一般的人。這個時候,資源多的人對那些蜂擁而來的「朋友們」就會有不同的對待態度。如果前來交往的人擁有同樣多的資源,他會滿心歡喜、引為知己。如果前來拜會的人資源太過一般,那麼他就會不屑一顧,表現得十分不樂意。

  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並不是你主動跟優秀的人交往,別人就會接受你。假設你幾乎認識世界上所有重要人物,比如比爾·蓋茨、馬雲張藝謀等,這個時候你的人脈夠牛吧?但如果你這個時候的身份只是一個乞丐,你想會出現什麼情況呢?這就是說,雖然你認識這麼多一流人物,但他們根本不睬你!你每天過的仍舊是窮困潦倒的三流生活!

  這就是現實的殘酷之處——沒有任何一個總經理級別的人,會熱情地和一個乞丐稱兄道弟。如果有的話,這也一定是一個思維有些另類的怪人!換句話說,你認識優秀的成功牛人容易,但要利用到人家手裡的資源可就難了!一個資源多的人喜歡與另一個資源數量、質量對等的人進行交換。唯有在這種情況下,公平交易才能實現。如果我們的資源不夠多、不夠好,充其量也就是一個「索取方」,完全成為對方的負擔。如果你想與那些資源多的人交往,並且希望跟他們之間的友誼穩定持久,那麼請先豐富你的資源。當你擁有的資源與他們大致對等時,他們就會非常樂意跟你打交道。

  請牢牢記住這一點吧!別總是妄想一個資源多的人無償為你服務,只有當你的資源與之相當,他才會真正把你當做朋友!
[page]

第五章

  寧得罪十個君子,不得罪一個小人

  君子而詐善,無異小人之肆惡;君子而改節,不及小人之自新。

  如果偽裝成一個善良君子,和恣意作惡的小人就沒什麼區別;君子如果改變自己好的操守志向,還不如小人痛改前非。

  在這個世界上,庸碌小人並沒什麼真才實學,卻憑著能把鹹魚說得游水、讓死人開口說話的本領,從而春風得意、前途無量。中國有句古話,叫「學做事必須先學做人」。自古以來,會做事的終究不如會做人的,四處碰壁、歷盡坎坷的必定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君子;飛黃騰達的則多是左右逢源的人情老手。

  我參加工作以後,爸爸經常在電話里告誡我不要得罪小人。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不得罪小人,不要讓小人抓住把柄,才不會在陰溝裡翻船。經歷過因為戒備小人而寢食難安的太多,於是古人傳下來一句話,以告誡後人——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有些人在這句話上添油加醋,又成了另一句話——寧得罪十個君子,不得罪一個小人。可見說這些話的古人吃過小人的苦頭,所以他們才說得罪不起。

  為什麼「寧得罪十個君子,不得罪一個小人」呢?這是因為君子會反思自己,不和你計較;小人卻會長久地記恨你,絕不會饒了你。君子一言不合拍案而起,小人卻善於背後報復。得罪了君子,我們還知道因何得罪,如何補救。得罪了小人,卻讓我們如墜雲霧之中,哪天遭害了也想不起是誰。得罪了君子,反倒結識了一位朋友,君子只認理、不記仇,事情過了便雲淡風清。得罪了一個小人,便多了一個敵人,從此一刻也不得安寧。

  與君子相遇,足夠幸運。君子的謙恭、忍讓,使得得罪君子變得很困難,因為他通常對你的所作所為一笑置之,甚至,給你真誠的意見和建議。如果與小人相撞,就非常不幸了。他們造謠生事,挑撥離間,有仇必報,拍馬奉承,落井下石,往往帶著偽善的面具。他們是善於製造陷阱的工廠,在一舉手一投足之間,就能讓你寢食難安。

  然而我們最需警惕的,倒還不是小人,而是偽君子。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偽君子往往隱藏最深,他們要麼沉默寡言,以胸有城府的形象出現,要麼就是假裝熱情真誠,好像跟你是世界上最好的朋友,為了你可以兩肋插刀、萬死不辭。殊不知,這正是最欺騙你的地方。我們一定要保持警惕,千萬別被人賣了還幫招數錢!

  《笑傲江湖》中偽君子岳不群的形象一定讓你印象深刻。岳不群行走江湖20多年,處處行為周正、為人坦蕩,博得了「君子劍」的美譽。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他偽君子的一面逐漸暴露出來:打著救人危難的旗號,將林平之收歸門徒,默認甚至促成女兒與林平之的婚姻,目的卻是為了得到《辟邪劍譜》,最後竟置女兒的終身幸福於不顧,將林平之置於死地;對結髮之妻巧言令色、百般蒙蔽,可謂費盡心機。到後來,君子劍的形象轟然倒塌,露出了偽君子的嘴臉。

  像岳不群這樣的虛偽之人,卻要時時裝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他們的內心世界和外在表現有著巨大的反差,甚至矛盾。某種程度上講,偽君子比真小人更高一級。真小人是低檔的無賴,偽君子則是高檔的小人!跟這樣的人打交道,還不如跟那些痛改前非的真小人做朋友。

  劉志浩是一家公司的策劃總監。有一次,他在上司那裡受了莫名其妙的批評,心裡覺得冤屈,就跟自己的同事黃春明倒起了苦水。黃春明善解人意,一邊對他表示理解,一邊痛陳這位上司的斑斑劣跡,說得志浩心裡暖洋洋的,於是兩人熱乎得就像一對親兄弟。

  幾天後,劉志浩剛進公司就被上司叫去,宣布免去他策劃總監的職務,改由黃春明擔任。劉志浩實在接受不了這樣的決定,就懊惱地離職了!後來才知道,原來黃春明在背後偷偷告了他一狀,把他們那天的談話添油加醋告訴了上司。這位上司又恰巧喜歡偏聽偏信,於是就決定讓黃春明取代他在公司的位置,這個位置黃春明眼紅很久了!在名利與心機面前,友情竟是如此不堪一擊!

  黃春明是一個標準的偽君子,表面上跟人打得火熱,好像可以「拋頭顱灑熱血」,但突然就會背後一刀,讓你死得非常難看。這說明偽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真小人容易分辨,他們或不講道理,或刁鑽潑辣、蠻橫粗暴,赤裸裸的卑鄙無恥,讓我們未見其人,先聞其味,有足夠的時間事先提防。偽君子就不同了,掛著正派的面具,說話做事挺有「道理」,讓你難辨真假,極容易上當受騙。

  所以,在交朋友的時候,以下這幾種人需要提高警惕,對其不可掉以輕心。

  一、陰險的人

  陰險的人沒有明顯的標誌,一般情況下,短時間內不容易辨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終究會露出蛛絲馬跡。陰險之人的表現大體有以下幾個特點。

  喜歡造謠生事。他們把造謠生事當成家常便飯一樣,樂此不疲。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誹謗別人,詆毀別人的名譽。

  喜歡挑撥離間。他們為了達到謀取個人利益的目的,通常會使用離間法挑撥朋友之間的感情,好從中坐收漁利。

  擅長拍馬奉承。這種人嘴甜如蜜,善於恭維別人,拍馬屁,無中生有說別人的壞話。

  具有勢利眼病。他們對有權有勢的人關懷備至,一旦有一天他們發現自己所依附的靠山,調離此處或出現問題轟然倒塌,他們就會落井下石,迅速拋棄對方,另尋高枝。

  二、吹牛的人

  社會上有不少虛榮心強的人喜歡吹牛,妄圖通過吹牛抬高自己。吹牛的人是虛偽的,因為吹牛等同於謊言,而謊言很容易被人戳破。如今的社會,弄虛作假是長久不了的,最終還是需要真本領。

  面對吹牛的人,你如果不得不和他打交道,那就贊同他,並且表示出對他的欣賞。比如在他的朋友面前稱讚他,可以當著他的面說,也可以當他不在時說。或者少說話,就靜靜聽,適時地點頭應聲。如果並不是非要和他交往,那麼就儘量少接觸吧!

  三、嫉妒心強的人

  在生活中,那些對別人的榮耀和成功過於在乎的人,都可能會產生嫉妒心理。在嫉妒心理的驅使下,犯下滔天大罪都有可能。忠告那些嫉妒心強的人——「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只有擺正心態,勇於奮鬥,你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榮譽和成功!

  四、不孝的人

  俗語說:「百善孝為先。」如果一個人連父母都不愛,那他對待朋友的態度也一定不會好到哪去。儘管現代社會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市場意識越來越強,但是父母親情總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吧。

  對那些不孝而不知恥的人,要記住「不孝父母,不堪為友」的說法。因為連自己父母都不孝順的人,你別指望他會對朋友付出真情,即使對你目前不錯,那也是因為有他的利益所在,遲早有一天,會讓你痛悔今日之交!

  

  永遠不要瞧不起看起來很俗的人,他們或許就是最不俗的人

  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大魚大肉並非真正的美味,真正的美味只是粗茶淡飯;超凡脫俗的人,算不上世間真正的聰明人,真正的聰明人,可能就是那些看起來很俗的人。

  我曾看到這樣一句話——永遠不要瞧不起那些現在看起來很俗的人,若干年後他們或許就是最不俗的人!也許,現在的你處於一個優越的位置,很多人都不如你,在你眼中,他們是那樣的俗不可耐、平庸之極!但請你收斂起清高孤傲的心,因為若干年後,你或許會發現一切都改變了,那些看起來很「俗」的人個個都成了大人物,而自己很可能還在原地踏步。這絕對會是心理上的一種刺激。

  在古代,那些隱居山林的智者大多都具有經天緯地之才,並且大都有怪癖,其中之一就是清高孤傲、曲高和寡,只和自己相知的人來往,對其他人更是不屑一顧。《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才和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見上一面,古人的清高孤傲在這裡表現得就十分明顯了。另外,著名詩人陶淵明曾用菊花表現自己的清高孤傲,這是因為他隱居深山,不和官宦同流合污。

  不過,到了現代,智者的清高孤傲早被打擊得七零八落了,因為在當今社會,想找幾個有能力甚至在某方面是天才的人根本不費什麼事,當大家都是能人的時候,就不要奢求自己還能清高孤傲起來了。才華橫溢而又年輕帥氣的成功人士大有人在。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就不要以自己那點微不足道的「本錢」孤高自傲了,因為這可能正是你失敗的原因。

  從小學到大學,陳佳一直是別人羨慕的對象,他不僅長得英俊而且成績好,並且文藝、體育上也能捧上幾個大獎回來。畢業後,陳佳被聘到一家跨國企業做總經理助理。第一天工作時,陳佳發現原來經理助理並不只是他一個人,還有另外一個同事,從總經理介紹看來,這個人絕不遜色於自己,一向十分自信的陳佳感到了壓力。雖然對方總是笑眯眯地對自己說話,但陳佳總會感到一絲寒意。雖然總經理有兩個助理,但是並不意味著陳佳的工作就會輕鬆許多,帶著對同事的「寒意」,陳佳開始了職業生涯。

  一次會議結束後,總經理對兩個助理說:「最近和外商有一個談判,你們之中有個人要和我一起去,但是我現在還不能決定誰可以勝任。所以現在進行一個小型的資格考核。題目是,在一周內了解這幾個人的性格和家庭情況。我會把你們安排在兩個不同的部門之中,前提是你們不能「泄密」自己是總經理助理,並且不能向你已經了解的人打聽你想知道的人。」很快,陳佳被安排到市場部,而那個人被安排到財政部。一向自信的陳佳被這個題目難倒了。因為他始終找不到一個叫林雲的人,更無法去了解他了。一周的考核時間很快結束了。總經理看完兩個人的調查結果,吃驚地問陳佳:「你怎麼沒有找到林雲?」陳佳一時無語。「他就是我們公司門口的保全,我記得他還帶著你的朋友去市場部找過你。這次考核的主要目的是考查你們的交際能力和信息總結的能力,所以,這次你落選了。」陳佳十分懊惱。

  為什麼陳佳沒有找到這個叫林雲的人?因為他根本沒有料到一個公司的保全竟然和許多公司經理級人士一起排列在名單之上。而沒有想到的根本原因,是陳佳骨子裡存在那點不合時宜的「孤高自傲」。陳佳開始審視自己的性格,他打電話問朋友們——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得到的結果幾乎一致:有點清高。這時,陳佳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嘗試讓自己「俗」起來,於是他發現原來自己的眼界是多麼狹隘!

  沒有誰比誰高雅多少,每個人都是俗人。生活在滾滾紅塵之中,即使是神仙下凡也註定無法躲開世俗的追擊!說到底,我們都是常人,即使身居高位,即使擁有萬貫家財,即使聲名遠播,即使眾人仰慕……我們都應該記住自己本來就是一個世俗之人,沒什麼了不起。

  世界上幾乎所有具備完美人格和高尚品德的人,都是在不動聲色中實現著自己的理想。一代思想大師孟子,擁有無窮的智慧。儘管如此,他仍是平凡依舊,看起來跟一個老農沒什麼區別。一次,齊國的一個人與孟子相遇,問孟子說:「國王總打發人去探視先生,想必您一定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地方吧?」孟子回答說:「我能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地方呢?即使堯舜禹也同一般人一樣啊!」

  每個人都是大同小異,我們沒必要把自己搞得過於鶴立雞群、清高孤傲,這樣做的後果只有被世人孤立,從而無人與你交朋友,真正變成孤家寡人。《菜根譚》中有這樣的話:「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輕為喜怒,喜怒輕,則心腹肝膽皆為人所窺;於物不可重為愛憎,愛憎重,則意氣精神悉為物所制。」意思就是告訴我們要讓自己表現得與一個常人無異,哪怕你身懷絕技以及興趣愛好都很突出,也要做出一副混混沌沌的俗人模樣。這才是悟透世間三味的聰明人!

  從今天開始,千萬不要因自己的那點優點而對人「另眼相待」,否則只能讓你成為一個自負的孤獨者,被排斥在眾人之外。長此以往,你的人脈就會被自己束縛,出現溝通的障礙,所經營的事業自然也是進展緩慢。因此,你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我跟人一樣,人跟我一樣,聖人和我也沒什麼不同。一個人只有在平凡之中保持純真本性,進而才能顯出英雄本色。

[page]
第六章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地至穢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污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

  污物之地往往滋生眾多生物,極為清澈的水中反而沒有魚兒生長。所以真正有德行的君子應當有容人度量,絕不能自命清高、孤芳自賞。

  《漢書》中有句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意思就是說,河水太清澈了,魚兒就沒法生存;一個人太苛刻了,就很難交到朋友,沒人敢跟他打交道。凡事都有利弊,從一方面來說,水清本來是個好事,因為混濁的水會讓魚窒息。但水太清了,就不是好事。這需要從生態學角度分析。大魚需要吃小魚,小魚需要吃更小的水生物,最小的水生物需要吃水藻,而水藻類的微生物存在是不會讓水非常清的,也就是說如果水非常清了,就沒有水藻,而作為上級食物鏈的魚也就沒有食物吃了,沒有食物自然也就無法生存了。

  在這個世界上,誰又能保證自己不犯一點錯呢?人與人之間總會有看法和思想的區別,對方不可能跟你的行為舉止一模一樣。畢竟,誰也不是誰肚子裡的蛔蟲!我們不能抱著自己那套標準嚴苛地去要求他人,總得容忍一些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物。

  美國的喬布和沃茲是「蘋果Ⅱ」微電腦的開發者,他們的一個重要的合作者是馬克庫拉。其實,最初光顧喬布和沃茲兩位年輕人的並不是馬克庫拉,而是喬布的老闆介紹來的一個名叫唐·瓦爾丁的人。

  當唐·瓦爾丁來到喬布的家中,看見喬布穿著牛仔褲,散著鞋帶,留著披肩長發,蓄著大鬍子,不管怎樣看都不像是一位企業家。於是,唐·瓦爾丁就把這兩位奇怪的年輕人介紹給了另一位風險投資家馬克庫拉先生。

  馬克庫拉原來是英特爾公司的市場部經理,對微電腦十分精通。他並沒有被喬布和沃茲的樣子「嚇壞」,而是先考察了喬布和沃滋的「蘋果Ⅱ」樣機。最後,馬克庫拉問起了關於「蘋果Ⅱ」電腦的商業計劃,而喬布和沃茲只精通於技術,對商業買賣一竅不通,所以二人面對馬克庫拉的提問,一下子面面相覷,說不出話來。但馬克庫拉並沒有因此失望,而是決定和這兩位年輕人合作,並出任董事長。

  唐·瓦爾丁,就因為對喬布和沃茲的外表形象過於求全責備,而喪失了一個有可能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功機會。而馬克庫拉卻與他相反,沒有對喬布和沃茲求全責備,而是與他們進行了深度的接觸了解,所以他成功了,他抓住了人生中重要的機會。

  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很多肯定和我們不是同路人,無論是志趣還是性格都與我們不合,甚至格格不入。但這些都不要緊,要緊的是他對我們的事業發展是不是有用。在這個時候,苛求完美不是一種正確態度。

  不要強迫別人一定要跟自己相同,須知「方便有多門,根機有多種」;更不必要求人人都順從自己的意思,眼耳鼻舌各司其職,才能成為健全的有用之人。有了鐵路,再建一條公路,甚至再加高速公路,分工合作,才能發揮更高的功能。有人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帶有各種各樣的殘缺,都有這樣那樣不如意的地方。確實如此,你必須讓自己接受這個事實。如果你過於追求完美,對人求全責備,那一定嚴重影響你的人際關係,就會沒有一個人敢跟你交朋友,你也將因此錯過成功和幸福的機會。

  有這樣一個禪學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古代有位禪師,一日晚上在禪院裡散步,突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違犯寺規越牆出去溜達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過了一會,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

  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父。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父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一個人的心能包容一個家庭,就能成為一家之主;能包容一個城市,就能成為一市之長;能包容一個國家,就能成為一國領袖。在現實世界中,幾乎每個成功人士都有容人的雅量,從而交到各個層面的朋友。當他遇到麻煩時,到處都有人主動幫忙,從來不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這就告訴我們——朋友的缺點,你要寬容;伴侶的缺陷,你要容忍;同事工作能力低下,你要有一顆激勵之心。要知道,世間並無絕對的真理,沒什麼東西一定就是對,或者一定就是錯。所謂的對錯,只不過因為立場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觀點也就有所區別罷了。我們眼中看到的缺點或不可理解的事情,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很可能就是理所當然的。朋友對你說了謊,應先思量他是不是有什麼為難之處?或許就能體諒他了。若是不加思考就把醜話說出口,朋友想必是做不成了。對你,對他,都沒好處。

  芸芸眾生,性格各異,你不可能喜歡每一個人,也無法讓所有人喜歡。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嗤之以鼻或敬而遠之,這種做法其實是過於偏頗的行為,勢必對人際關係和事業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如果你想獲得更多的朋友,就不要過於苛求完美,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一、對朋友生活、工作中的習慣要給予尊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作息方式、家庭背景,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習慣也不可能與你相同,所以,尊重別人的習慣應當是最起碼的要求。

  二、不念人惡。就是說不要對朋友過去的錯誤耿耿於懷。朋友之間的矛盾,總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減淡,抓住過去的恩怨不放是不明智的。忘記以前的不愉快,以後還會是朋友。

  三、不責人過。就是不要責難對方犯下的小錯誤。《菜根譚》中說:「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這句古語告誡我們,攻擊別人的錯誤不可太嚴厲,一定要考慮對方的承受能力,否則雖然泄了一時之憤,但也破壞了人際關係。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人之過誤宜恕,而在己則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則不可忍。

  對於別人的過失和錯誤應該採取寬恕的態度,而如果錯誤在自己那麼就不能寬恕;對於自己遇到的困境和屈辱應當儘量忍受,如果困境和屈辱在別人身上就不能袖手旁觀,忍心不顧。

  記得我上小學時候,教室牆上掛著這樣一幅字——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當時每天見它那樣掛著,並沒想這句話的深意。在以後的成長中,我發現這幅字就像神奇的法寶,運用得當,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許多成功人士,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都恪守這一處世法則。

  某位著名的IT經理,在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說:「在我看來,人生其實很簡單,歸根結底就是八個字,『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如果能做到這一點,許多事情就能豁然開朗!」這位經理所說的,正是《菜根譚》所推崇的處世之道——待人要寬,律己要嚴。

  待人為什麼要寬?為的是給人自新的機會。律己為何要嚴?因為不嚴會放鬆自我約束,讓小錯誤發展成大錯誤。這是一種規範的待人之道,也是為人處世最重要的原則。它的核心是強調自悟,對事物的標準,要有一個超然的體悟,對是非的判斷,要有一個儘可能客觀公正的把握。一個具備這種高貴品格的人,他的成功將是水到渠成的。

  明王朝的建立,大將軍徐達功不可沒。兒時與朱元璋一起放牛,長大後一起打仗。有勇有謀,深得朱元璋的喜愛。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人,卻從不居功自傲,而是律己甚嚴。

  徐達處處跟士兵同甘共苦。遇到軍糧不濟,士兵填不飽肚子,他主動少飲少食,把口糧節省下來分給他們;大軍還沒紮好營寨的時候,他從不提前進帳休息,一定會等到大家都安頓好了,他才放下心來;士卒傷殘有病,他親自慰問,端藥治療;如遇上兵士犧牲,他會更加重視,籌集棺木葬之。所以,明軍將士對他無不既感激又尊敬。

  在生活方面,他也無聲色酒財之好。史書記載說:「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所疵,昭明乎日月。」朱元璋曾經賜給他一塊好地皮,但正好處於農民的水路必經之地。家臣看到有這個好處,於是用這塊地皮謀取私利,向農民徵收「過路費」。徐達知道後,馬上將此地上繳官府。

  朱元璋用嚴刑重刑,殺了包括功臣在內的十多萬人,可是徐達卻得善終。他病逝於南京之後,朱元璋為之輟朝,悲慟不已,追封他為中山王,並將他的畫像陳列於功臣廟第一位,稱之為「大明第一功臣」。能逃過朱元璋「誅殺功臣」的屠刀,不得不說,這跟徐達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處世之道是分不開的。

  在現實中,我們往往又是怎樣做的呢?如果你注意觀察,就會發現許多人採取的方式恰好相反,他們把這句話顛倒了一下,變成了「嚴於待人,寬以律己」。對自己很寬鬆,什麼都能做,做了壞事也從不感到羞愧,但對別人卻要求極嚴,犯一點錯誤就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有一點小事對不起自己就喋喋不休。

  「以聖人望人,以常人自待」,用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卻用常人的標準對待自己。像這樣的人,他交不到幾個朋友,做起事情來,也很難跟別人順利地合作。因為他不懂得什麼叫做「恕人」,只知道用最苛刻的標準去要求別人,用最寬鬆的標準對待自己。這是一種嚴重自私自利的體現。為什麼不想想,你有什麼資格這麼要求別人?又有什麼資格如此放任自己?

  一個這樣的人,往往不能客觀地看待問題。一旦境遇不順,就會抱怨別人對他怎麼不好,社會如何不公。受到一點委屈,就會大呼小叫。社會上有不少這樣的人,他們總認為自己懷才不遇,覺得全世界都是兇手,全都對不起他。他們永遠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眼睛盯在別人身上,從來不反思,到頭來吃虧的,肯定還是他自己——長此以往,將沒有任何人喜歡他。即使是一個深愛他的人,也終將離他而去。

  如果一個人能對自己嚴格要求,凡事身體力行,那就沒有過不去的坎,攻不克的難關!另一方面,當我們遇到別人陷入困境中,而自己又可以舉手幫助的時候,切不可袖手旁觀、做冷冰冰的無情路人。如果自己確實有能力,就儘量伸手扶一把;沒能力幫,也儘可能分擔他人精神上的痛苦。今天我們能感同身受,給予別人最大的支持,明天當我們落難時,他人就會慷慨解囊,以同樣的真情回報我們。

  為人處世的要點就在這裡——以責人之心責己,就會減少很多過失;以恕己之心恕人,就可以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不應該總是去抱怨別人。如果你總是抱怨別人,就請先想想自己又是怎麼做的?不要只看見別人眼中的刺,而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橫木!請將心比心,對別人多點理解與寬容之心!

[page]
第七章

  記住別人的好處,忘記別人的壞處

  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給別人的恩惠和幫助,不要掛在嘴上念念不忘。對不起別人的地方,我們一定要時時反省;別人對我們的幫助不能忘記,而對不住我們的地方,需要有一顆體諒之心。

  他是一個孤兒,曾經先後被三戶人家收養。

  第一戶人家從五歲到八歲共養了他三年,後來他們因為有了自己的兒子,便將他送了人。他不肯走,結果被養父母打得渾身是傷。實在挨不過了,痛不過了,才斷了回去的念頭。

  第二戶人家養了他五年,到十三歲那年,還是被狠心的養父母送了人,原因是他們收養了自己親戚家的一個兒子,好過這個沒有一點血緣關係的人。

  他還是不想走,哭著喊著爸爸媽媽,你們別趕我走,我一定會聽話的,我會做很多事來養活自己的,只求你們別趕我走。

  最終他還是沒有被留下來,又去了第三戶人家。

  第三戶人家只養了他一年,就因為不願意拿錢供他上學,而將他趕出了家門。

  已經習慣了被人拋棄的他,居然再也沒有了哀求的欲望,只想早點逃出牢籠。才十四歲,他就成了街頭的一名流浪兒。

  剛開始,他只能從垃圾桶里撿些剩飯吃,後來他結識了一些流浪兒,於是便跟著他們一起賣花,給人擦皮鞋,還四處撿破爛。困了就睡在下班的商店門口,第二天天不亮便被商店的主人用腳踢醒。

  過了六年流浪生活後,他去了一家建築公司當泥水工,算是有了一份正當工作。他用那點可憐的收入報考了夜校,獲得自考文憑的那年他已經22歲,順利進入一家公司當起了推銷員。

  還有什麼苦他沒有吃過呢?正是由於他能吃苦,他的業績很快便排在了所有推銷員的前面。他當上了銷售部經理。

  再後來,他開起了公司,當上了老闆。有了錢,也就有了房子、車子,凡是應該有的也都有了。

  他什麼也不缺了,唯一缺少的就是父母親情。他決定將他的三對養父母都接來與他同住,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完全能夠住下來。他還叫他們爸爸媽媽,給他們好吃好住。

  他的助理,也是曾經跟他一起流浪過的朋友說:「你瘋了,你的養父母曾經那樣對你,你還想給他們養老送終啊?他們拋棄你、虐待你的事情,難道你都忘記了嗎?」

  他說:「是的,我都忘記了,我為什麼要記住呢?我的苦難已經夠多的了,我不想全都記在心裡。」

  他接著說:「我只知道,他們曾經給過我一口飯吃,給過我睡覺的地方,我才沒有被餓死凍死。如果沒有他們,我很難活到今天!」

  在如此環境長大的孩子,一般有兩種人生走向:一種孩子心理嚴重失衡,對世界和別人充滿仇恨,長大後淪為罪犯,報復社會;另一種則由於看盡世態炎涼,以超強的心理素質化解全部委屈。他們或許沒有上過幾天學,但在社會上早把人情世故這本無字天書讀得滾瓜爛熟。他們在社會大學的學歷已經是博士後級別!像這樣的人,一旦出手亮劍,就意味著無往而不勝!就這樣,他們從一無所有到腰纏萬貫,從窮困潦倒到飛黃騰達。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與這個世界達成了和解,不僅懂得如何操縱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複雜遊戲,更懂得寬恕和感恩的深刻含義!在某種意義上說,第二種人不僅是名副其實的成功者,更是一位智者!

  一個人的境界高低決定了其成就的高低。如果只記住別人的壞,而全部忘記別人的好,那麼必定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這樣的人做什麼事情都放不開,錙銖必較必定一事無成!

  記得我在上海工作期間,公司招過一名大學生帥哥,可謂相貌出眾、一表人才。初次跟他見面的人,都覺得這人很不錯。但是相處久了,才發現他是一個斤斤計較、心胸狹窄的人。在公司給同事幫了忙,哪怕只是舉手之勞,也要把這個人情討回來,非得找機會讓同事幫他一次不可。誰要是不小心得罪了他,他就會長久地懷恨在心、伺機報復。有次在工作討論會上,有位同事對他的方案提出反對意見,他便把對方視為仇敵,立即展開一場激烈的辯論。

  他進入公司不到一年,上司就開始忍無可忍,藉機把他調到西部城市的分公司。臨走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去為他送行。到了這地步,他仍然沒意識到問題出在哪裡,還給每個同事都發了電子郵件,感慨自己懷才不遇,痛陳上司的「八宗罪」。

  你是否也有過同樣的心理?凡是別人得罪自己的地方,總想找機會報復,以取得心理平衡?凡是對方幫過自己的事,卻轉眼就忘了,好像從來沒有這回事兒?像忘恩負義、過河拆橋、恩將仇報等成語,說的就是這些人。我們千萬不要讓自己變成這樣的人!

  阿里、吉伯和馬沙一起旅行。三人行至一個山谷時,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將他救起。馬沙就在附近的大石頭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馬沙一命。」三人繼續走了幾天,來到一條河邊,吉伯與馬沙為了一件小事爭吵起來,吉伯一氣之下打了馬沙一耳光,馬沙就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馬沙一耳光。」

  當旅遊歸來,阿里好奇地問馬沙為什麼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頭上,而將吉伯打他的事寫在沙灘上?馬沙回答:「我永遠都感激吉伯救我。至於他打我的事,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我會忘得一乾二淨。」

  著名詩人薩迪說:「誰想在困厄中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日待人以寬。」記住別人對我們的恩惠,洗去我們對別人的怨恨,這樣的人生才會快樂而有意義。我認識一位搞編劇的朋友,在一次喝酒時他說:「我只記著別人對我的好處,忘記了別人對我的壞處。」因此這位朋友受到大家的歡迎,擁有很多至交。事實上就應該如此——別人給我們的幫助切不可忘,而別人有愧於我們的地方,應該樂於忘記。

  樂於忘記其實是一種心理平衡的辦法。要知道,生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別人的「壞處」,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靈,搞得自己痛苦不堪,何必呢?這種人,輕則自我折磨,重則可能導致瘋狂的報復。樂於忘記是成大事者的一個特徵,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前進。樂於忘記,也可理解為「不念舊惡」。人要有點「不念舊惡」的精神,況且在許多情況下,人們誤以為「惡」的未必就真的是「惡」。退一步說,即使是「惡」,對方心存歉意,誠惶誠恐,你不念惡,以禮相待,進而對他格外地親近,也會使為「惡」者感念其誠,改「惡」從善。

  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別人幫過你的,一定不要忘記,要懂得報恩。而如果你幫助過別人,就不要奢求回報了。如果你刻意要求回報,你先前的這份情感投資就成了注水的豬肉!你最終不會得到任何好處。別人得罪了你,本是一件芝麻大的事,笑一笑就過去了,你卻氣憤難平,好像對方在故意刁難,就會把小火星燒成沖天大火。到那時,你的人際關係會糟糕得不可收拾,大家見了你就繞道,唯恐避之不及!等你遇見困難、摔了跟頭,誰還會幫你?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磨鐵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