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房市解局?

上周與一位倫敦的對沖基金管理者交流,在他看來,房市是中國最大的問題。

是否如此,見仁見智,但今天看到的一篇報導,對於當下無疑頗有意義,節選之:

中國需要讓更多房地產企業破產。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這是數位房地產業高管上周四在上海出席業內會議時的觀點。

中國近年來發生過不少房地產企業貸款違約事件,但政府官員都對相關問題企業提供了救助,而這種做法導致這些企業的潛在財務問題進一步惡化。2012年,僅浙江省政府就對杭州市600家企業實施了救助。

在港上市的房地產開放商恒隆地產董事長Ronnie Chan深感驚訝:

中國近年來沒有發生過一起大型企業破產事件,這太不可思議了。

開發商和政府官員必須「被迫接受現實」。只要沒有太多公司同時破產,不引發太多混亂,就是可以接受的。換句話說,他們不希望出現「雷曼時刻」。

雖然中央政府似乎已更能接受讓公司破產,但地方政府對此顧慮重重。上個月,浙江興潤置業被曝負債高達6億美元左右。浙江奉化的當地官員就擔心,若這家企業破產將損及該市聲譽。因為企業違約和破產倒閉將削弱一個城市的投資吸引力。

然而,高負債率的企業破產在市場經濟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也是激烈的商業競爭中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

實際上,中國正行走在一條艱難的去槓桿化、經濟市場化的道路上。允許企業違約甚至破產倒閉、政府不再承諾兜底,也是中國經濟邁向市場化的重要步驟。高層屢屢強調防範金融風險,也恰恰是經濟改革過程中謹慎心態的最佳反應。

僅3月以來,被曝光的房企資金鍊斷裂案例就有10餘起,涉及浙江、江蘇、安徽、湖北、海南等多個省份。業內人士稱:「整個市場在用短期資金支持長期投資項目,風險已從金融體系向地產行業延伸。」

路透社援引寧波諾丁漢大學全球金融中心主任章勇敏觀點稱:「中國房地產行業過度建設了。」惠譽分析師Andy Chang透露:「僅寧波市未出售的房地產庫存就遠超政府制定的12-15個月的目標。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財新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