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歐洲公司幫助中共軍事崛起?法國"首當其衝"

中國近年來不斷增加軍費,與鄰國因為有爭議海域也一直爭執不休。法新社的一份最新調查報導顯示,歐洲國家批准對華出口了價值數十億的武器和軍備技術。

中國的空軍依靠法國設計的直升機,在南中國海對大片海域宣示主權的潛艇和護衛艦的引擎則來自德國和法國。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其3月底訪問法國期間宣布在中國擴大生產空客直升機EC175。分析人士認為這項協議可能導致技術被轉為軍用。

"歐洲的武器出口對中國軍隊十分重要,"香港《漢和防務評論》主編張毅弘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沒有歐洲技術,中國的海軍寸步難移。"1989年中國武裝鎮壓天安門運動,造成大量示威者死亡後,歐盟實行對華軍售禁令。但是分析人士稱,對該禁令的解釋權卻留給了各歐盟成員國政府。一名歐盟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批准或拒絕出口武器的最終決定掌握在歐盟成員國的手上。"

對華武器出口使歐盟與不向中國軍售的美國之間產生摩擦。活動人士同時指責對華軍售違反人權,分析人士也指出地區安全局勢令人憂慮。

法國"首當其衝"

習近平在法國期間宣布在中國擴大生產空客直升機EC175

世界第二大軍費開支國--中國上個月公布國防預算支出比去年增長12.2%。中國軍費連續數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據歐盟年度貿易報告稱,2012年前的10年間,歐盟武器製造商獲得的對華武器出口許可證價值30億歐元。最新資料顯示,2012年歐盟對華出口的武器價值1億7300萬歐元,其中超過80%來自法國。一份法國議會報告稱,該國向中國出口了價值1億400萬歐元的武器。

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研究人員稱,這筆數額中大部分都來自在中國為該國生產軍用空客直升機。其他歐盟發放的許可證包括由英國批准的價值近300萬歐元的滑膛武器和配件,以及由荷蘭批准的價值約1800萬歐元的戰艦或其配件。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估計,中國去年武器進口主要來自俄羅斯,法、英、德的武器占18%。

"十分鬆懈、極其放縱"

中國正在發展成為一個軍事大國。儘管表示要和平崛起、武裝用於自衛,但是中國與鄰國的關係近年來卻日益緊張,特別是與對手日本。專家甚至警告,如果中日任何一方判斷失誤,則可能造成局勢危險升級。去年,日本指責中國一艘江衛級護衛艦在有爭議島嶼附近將火控雷達對準日本的一艘驅逐艦和一架直升機,北京否認了這一指控。軍事專家相信,江衛級護衛艦上裝備的是德國MTU生產的柴油發動機。

發動機被當作"民用和潛在軍用"兩用產品出口,由此而不受歐盟的對華武器禁令的制約。北京在過去十年中購買了一批類似產品,其中包括設計戰機的軟體。分析人士稱,德國的發動機因為噪音小而受到青睞,事實上中國在南中國海部署的所有常規動力潛艇和部分護衛艦都裝備有德國的引擎。張以中法聯合生產協議為例說明:"中國以民用為名購買法國直升機引擎,然後將這些發動機轉配給軍用直升機。""如果(中國)知道如何製造中型EC175,他們就會知道如何製造軍用運輸直升機。"

中國與鄰國因為有爭議海域一直爭執不休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軍事分析員克里夫(Roger Cliff)注意到,中國新一批軍用直升機"似乎被升級到了"歐洲飛機製造商"空中巴士"的設計水平。"空中巴士"將法新社的問題轉給其直升機部門,該部門尚未作出回應。

雷莫瑞克大學(University of Limerick)歐洲研究負責人安德魯索(Bernadette Andreosso),將歐洲對兩用武器出口的控制稱為"十分鬆懈、極其放縱"。分析人士說,歐洲國家左右為難。"中國如今在太平洋和其他地方對穩定構成更多的威脅,"安德魯索分析認為:"我們可能要放棄我們的部分競爭能力來獲得更多安全。"

人權和民主因短期利益而被忽視?

分析人士說,武器出口造成歐盟和美國之間的關係緊張。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稱,美國近年來從未向中國出口過武器。中國國防部拒絕就此置評。

活動人士則對中國的人權境況表示擔憂,因為該國關押異議人士,並在包括西藏在內的敏感地區部署兵力。英國反對武器貿易運動的史密斯(Andrew Smith)說:"歐盟被認為是建立在宣揚人權和民主的基礎上,但是這些價值卻常常因為武器製造商的短期利益而被忽視。"英國埃塞克斯大學歐盟政策專家克爾舍納(Emil Kirchner)認為,東亞的緊張局勢意味著出口最終將會損害歐盟的利益。"一些批評人士聲稱,如果人民解放軍明天就開戰,他們將會使用一個裝滿著德國、法國和英國武器的軍火庫。"

來源:法新社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