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青島地產女老闆欠貸12億失聯 曾大手筆購豪華遊艇

 日前,「青島女地產商失聯,資金鍊斷裂欠貸至少12億元,涉及多家銀行和民間借貸公司及個人」的消息引爆網絡。女老闆的跑路,已經引發購房業主、施工方、民工的恐慌

「青島女地產商失聯,資金鍊斷裂欠貸至少12億元,涉及多家銀行和民間借貸公司及個人。」

自4月30日起,青島君利豪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利豪)董事長王莉便與外界失去聯繫。

網絡盛傳這位在青島擁有多個樓盤的女地產大亨,或因資金鍊斷裂跑路。

同時與外界失去聯繫的,還有青島嘉億鉑興置業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紅。

網傳王莉與王紅二人是姊妹關係。

法治周末記者在當地調查了解到,王莉姐妹跑路之後,已經引發購房業主、施工方、民工的恐慌。

5月13日,記者了解到,君利豪開發商失聯一事有了最新進展,青島市中院已受理相關案件。目前,法院和有關部門在聯手調查此事。

女強人發家神秘

王莉在青島當地算是個響噹噹的名人。

2006年,王莉因在青島國際水上運動產品與船艇展覽會上,豪擲200萬美元購得美國Altima62豪華遊艇而一夜成名。

據介紹,這是青島最早的豪華遊艇之一,遊艇後被改名為「君利號」。之後,王莉再次豪擲3000萬元購置了「公主號67」豪華遊艇。

在大手筆購置豪華遊艇時,王莉也沒忘「獻獻愛心」。2006年11月20日,君利豪拿出100萬元在青島市慈善總會設立了「君利豪慈善基金」。並在2009年獲得了青島市「最具愛心慈善捐贈個人」榮譽稱號。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王莉涉足的產業眾多,從化妝品到服裝,再到五金商貿及後來的房地產。

這一點,記者在青島市工商局企業信息查詢中也得到確認,工商登記顯示,青島君利豪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註冊資金1.5億元,法定代表人為王莉,公司類型為自然人獨資。登記的項目涵蓋了金屬材料、五金建材、服裝、礦石貨物出口以及遊艇租賃等幾十個項目,唯獨沒有房地產開發。

對於這位神秘的女富豪是如何淘得「第一桶金」的?坊間傳聞不一,有說是做拆遷機器租賃,也有人說是遊艇租賃。隨著王莉的「失聯」,越來越多的傳聞圍繞著這位神秘的女強人。

開發的樓盤「很另類」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君利豪於2009年開始涉獵房地產業業務,其在青島有四處項目,分別在市北區、嶗山區和即墨市溫泉鎮的長島灣項目。

頗為蹊蹺的是,與君利豪有關的四個房地產項目分別由三個房地產開發公司來開發:最早的君利黃海雅居和君利依山美居的開發商為青島利渤豪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為劉世敏。而君利大陸馨園小區的開發商是青島嘉億鉑興置業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是王紅,即君利豪董事長王莉的妹妹;規模最大的即墨君利長島灣則由青島海坤置業有限公司作為開發商,記者通過查詢發現,其法定代理人為王莉,註冊資金1億元。

記者調查發現,與其他房地產開發商不同,王莉姐妹開發的前三處樓盤都「形單影隻」,三處樓盤都隱藏在其他區的小區中,並且都只有一棟樓,在一片大的住宅小區中「很另類」。

王莉的首「棟」樓盤是君利黃海雅居,位於延安路93號,混搭在另一開發商的黃海緣居小區內。公開資料顯示,該地塊是在2009年4月競得的,土地面積只有2951.4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5519平方米,只建設了一棟樓。

位於市北區標山路的君利依山美居是君利豪在青島市區的第二處樓盤,於2012年年底建成。本報記者採訪時發現,依山美居亦為獨棟,和其他居民樓有所不同的是,依山美居其建築為暗紅色,在小區里獨棟、顏色突出使得依山美居與眾不同:開盤時的售樓處現為物業公司,至今玻璃門上的「售樓電話」幾個大字依然留存。

依山美居業主王先生告訴記者:「以前是別的物業公司,後來因為房子質量問題頻出,依山美居換了自己的物業。」

將君利豪帶入公眾視野的,是位於嶗山區勁松八路77號的君利大陸馨園小區,與前兩個項目有著高度相似之處的地方在於,大陸馨園小區同樣處在別的小區「恆易慧心園」小區中間,小區業主告訴記者:「整個小區為統一規劃,只是開發商不同,前者(恆易慧心園)兩年前就入住了。」

君利豪迄今為止最大的項目,應該是正在開發的即墨市溫泉鎮長島灣項目,占地600餘畝,是一個別墅商住綜合群。

5月12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該項目已經全部停工,工地的鋼筋已經生鏽,整個工地顯得很安靜。

「君利豪老闆已經跑了。」在現場,幾個拉客的麵包車司機在得知記者的身份後告訴記者。

記者發現,最早發現王莉姐妹失聯的正是長島灣的施工方。一位施工方負責人告訴記者,4月24日,工人要求開發商發工資,翌日,開發商「招聘了一個總經理,專門負責工程款項」,承諾26日下午將給欠薪工人結帳。

26日下午4時許,工人們仍未見「總經理髮工資」,再去找的時候,「已經聯繫不上了」。

君利豪一位辦公室人員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稱,得知老闆失聯,五一過後就再沒去上班,工資也沒發。而在回憶其老闆特徵時,「漂亮、個子高、有錢」。這位工作人員在得知記者身份後掛斷了電話。

最後一根稻草

記者在君利長島灣的施工處採訪了施工方負責人,該負責人稱:「所有工人的工資都是施工方一直在墊付,去年開發商曾向政府借來150萬元解決部分工人的工資。」

談到君利豪對施工方的工程款項,該負責人沮喪地說:「他們(君利豪)曾承諾給我們房子來頂(施工方墊付的錢),現在房子被法院扣押,我們之前簽的協議也不好使了。」據這位負責人透露,君利豪曾將已經建成的大陸馨園小區的部分房子給施工方,但是雙方只是簽署了協議而並非具有法律效應的購房合同。

開發商失聯後,工人開始罷工,他們停掉手中的活,走上了維權的道路。「因為工錢沒有結,工人自發去找政府。」上述負責人對記者說。

青島合眾建築有限公司(下稱「合眾」)是即墨君利長島灣的中標建築公司,「我們5月5日去找合眾,得到的答覆是跟他們沒有關係,因為我們施工方是掛靠單位。」上述施工方人士稱。

一位自稱是合眾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開發商欠我們4000多萬元,都還沒給呢!」

5月12日,即墨市溫泉鎮街道辦黨委副書記黃勇告訴記者,在得知此事後,即墨市組織公安、房管、勞動等多個部門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已正式介入調查。「政府目前在審核工程款項,會想辦法先為工人墊付一部分工資,最後要等法院的結果。」黃勇稱。

與君利豪老闆失聯直接相關的是大陸馨園小區業主,他們在等待著開發商能早點回來,給他們房屋所有權狀,以保證房子正常的過戶手續。

吳先生是大陸馨園小區的業主之一,因為開發商的「失聯」,導致孩子不能正常入學。吳先生稱,買房時開發商承諾給業主的孩子上戶口,並且可以在離小區不遠的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入學讀書。「目前來看,希望不大了。」吳先生很失望地告訴記者。

在大陸馨園小區,更多業主擔心的是房屋所有權狀是否能順利拿到手,因為大陸馨園小區的房子基本售罄。

另外,記者發現,因為開發商「失聯」,小區里原有的圍欄也被拆除,部分業主的家裡門禁系統以及暖氣片也被盜竊一空,眼下,安全也是業主擔心的問題之一。

5月12日,記者來到青島銀海國際遊艇俱樂部,碼頭接待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五一過後,法院來了人,把遊艇封了,不讓外人參觀」。

這位工作人員口中的遊艇,正是王莉的「君利號」和「公主號67」遊艇,在其主人「失聯」後,兩艘遊艇孤零零地泊在碼頭。「法院查封後,每天都有人來問遊艇的事,其他的船隻也不讓停靠在旁邊。」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

走訪中記者發現,在即墨南山開發區,有大批別墅項目、高爾夫球場。有的已經完工,有的尚在建設之中,其規模堪稱巨大。

「前幾天拉過來好多樹準備在小區里栽種,但因為聽到老闆跑路的消息,那些樹後來又被運走了。」上述施工方負責人介紹,他負責的項目有一百多畝地,總共有23棟別墅,其中有7棟在裝修,12棟已經封頂,還有剩餘的4棟也已經建到閣樓。「原計劃在五一開盤,但是現在只有停下來等消息了。」工人發不了工資在工地上耗著,該負責人有些「不知所措」。

記者路過另外一處職工家屬區,一大群工人向記者「訴苦」,「我們是江西的工人,從去年9月到現在一分錢都沒拿到,單是我們泥瓦工,三十幾個人就有一百多萬元的欠薪」。因為沒有領到工資,又沒有活干,工人們顯得很焦躁。「昨晚上有人還打架了,因為要上訪的意見不統一。」人群中有人告訴記者。

採訪中記者發現,即墨君利長島灣廣告出現:「藍色矽谷、一線海景、摩登商業、精緻景觀、法式官邸」等宣傳字樣。

通過廣告版面的銷售熱線,記者撥通電話後對方銷售人員表示現已停盤停售,至於原因,對方表示「不知情」,便匆匆掛了電話。

長島灣的官方介紹顯示,「長島灣項目整個項目占地5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長島灣總體規劃為四大圍合組團,產品涵蓋獨棟、雙拼、聯排別墅和瞰海高層,內建擁有30個教學班的小學和中學。區域內五星級酒店、溫泉、奧特萊斯商業街、青島國際博覽中心紛紛入駐,是青島為數不多的國際化大盤。」

而這個500多畝的超級項目,也被外界認為是壓倒君利豪的「最後一根稻草」。

涉案銀行不接受採訪

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就大陸馨園小區而言,一個單元4戶,共18層,一戶平均100平方米的話,一平方米均價16000元,開發商至少要賺1.15億元。

此前有媒體報導,一位曾借給君利豪兩億元的公司負責人透露,王莉向他借貸兩億元,至今沒有歸還。君利豪還欠下至少有三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各上億元的貸款,另有多個民間借貸公司和個人深涉其中。

另有媒體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君利豪的欠貸總額在12億元以上。另有消息稱,這一數字可能高達70多億元。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上述數字均未得到官方證實,但也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事鬧大了。」

大陸馨園小區業主吳先生告訴記者,他本人是全款買的房子,和他一樣在大陸馨園全款買房的人不少,那麼,「這些錢究竟在誰的手裡?」吳先生質疑銀行的監管沒有到位。

「貸了那麼多款,銀行不會審查一下嗎?」業主王女士也認為,銀行沒有盡到相關責任。

此前,曾有傳聞稱,銀行方面「上面下了死命令,放貸和沒有放貸的銀行,一律不得接受媒體採訪」。

記者5月13日致電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想就君利豪老闆失聯一事進行採訪,除工商銀行回復「君利豪事件我行高度重視,目前正在調查落實情況中,無法馬上回復」外,其餘招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均未兌現給記者回電話的承諾。

一位長期從事銀行信用社系統的律師告訴記者,「銀行貸款管理分為貸前調查和貸中管理,貸前調查主要是調查貸款人是否具備貸款條件、落實還款來源。主要包括貸款人的經營情況、擔保情況及資金利用情況。貸中管理包括按照規定發放資金以及資金用途是否符合貸款合同的約定、是否對企業經營情況進行及時追蹤、對於出現的風險是否及時採取措施。」

而此次君利豪失聯,「銀行有一定責任」,上述律師稱。

知名地產專家陳真誠也向記者分析君利豪董事長王莉「失聯」的原因,陳真誠表示,網傳老闆跑路,不排除因企業資金鍊的斷裂而導致回籠資金不夠,以至於出現「迴避式失聯」這種情況;另外還有一種可能,「開發商攜巨款跑路,例如開發商在前期虛張聲勢誇大其公司規模,在融資超過原有計劃很多的時候,攜款跑路。」陳真誠分析說,後者可能性雖小,但也不能排除。

這一切,隨著王莉姐妹的「失聯」而變得更加神秘。而謎底,或許只有等待王莉姐妹歸來才能揭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