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周曉輝:為什麼陳獨秀與趙紫陽的終極抉擇一致

——陳獨秀與趙紫陽的終極抉擇

作者:

在中共歷史上,除了胡耀邦,有兩任黨魁顯得有些另類,之所以說他們是「另類」,不僅是因為他們都被中共「拋棄」、貶低,而且主要是因為他們最終為國家計、為人民計,在思想上拋棄了中共,選擇了與中共背道而馳的道路。這兩人一個是陳獨秀,一個是趙紫陽

陳獨秀,是衝擊了中國傳統是非標準和價值標準的「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也是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推動者,因其「巨大貢獻」,成為1921年中共成立後的第一任總書記,但後來因站在認為「中共只能要求召開國民會議以解決國家的最重要問題」的蘇聯托洛茨基派一邊,而被共產國際拋棄;其後在1929年又因反對中共罔顧國家利益、「保衛蘇聯」的做法而被開除出黨。之後,被國民黨逮捕,在五年的坐監期間,他閱讀了大量書籍,並在反思的同時對中國的未來走向做了深刻的思考。

趙紫陽,是中共建政後繼毛澤東華國鋒、胡耀邦後的總書記。在其任職期間,發生了世界矚目的「六四」學生運動,因抗命不從、不同意戒嚴出兵鎮壓學生運動並敢於不參加戒嚴大會、堅決拒絕承認錯誤的趙紫陽,被鄧小平罷黜,並一直被軟禁在家中,直至2005年去世。在軟禁期間,趙紫陽不僅通過口述的方式披露了大量「六四」內幕,而且亦對中國的未來進行了不間斷的思考。

思考過後的陳獨秀和趙紫陽的選擇又是什麼呢?

1937年,陳獨秀出獄,他選擇放棄了馬克思主義思想,認為只有民主政治才能救中國。在《陳獨秀晚年的最後見解(論文和書信)》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其深思熟慮後得出的結論。

陳獨秀認為:只有大眾政權才能實現大眾民主,如果不能實現大眾民主,所謂「無產階級獨裁」必然流為史達林式的少數人的專制;以德、俄的獨裁代替英、法、美的民主,是退步的;借排斥議會制度同時便排斥民主,這正是蘇俄墮落的最大原因。

陳獨秀還將蘇維埃獨裁與法西斯獨裁等同起來,稱「所謂無產階級獨裁,他只是黨的獨裁,結果也只能是領袖獨裁,任何獨裁都和殘暴、蒙蔽、欺騙、腐化的官僚政治是不能分離的。」「沒有事實使我們相信,在人類自由之命運上史達林黨徒好過希特勒黨徒。」「我們若不從制度上尋出缺點,得到教訓,只是閉起眼睛反對史達林,將永遠沒有覺悟,一個史達林倒了,會有無數史達林在俄國及別國產生出來。」「是獨裁制度產生了史達林,而不是有了史達林才產生獨裁。」

他還認為英美民主制與俄德意法西斯制有著根本上的區別,認為二戰「若是德俄勝利了,人類將更加黑暗至少半個世紀,若勝利屬於英法美,保持了資產階級民主,然後才有道路走向大眾的民主。」

幾十年後,身處不同時代的趙紫陽也得出了類似結論。據趙紫陽的兒子趙五軍回憶,趙紫陽有一件事是從來沒有後悔的,那就是「堅決反對向學生開槍」;此外,他晚年政治思想也出現了變化,過去他相信在一黨專政下改革還是有可能的,但後來發覺,除了西方議會政治制度,改革「就別無他途」。

毫無疑問,正是因為經歷了共產黨一黨獨裁統治,深諳其中的黑暗、齷齪和對人性的扭曲,並通過對比,看到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優越性,陳獨秀和趙紫陽才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拋棄中共,擁抱西方的民主。

據說,晚年的陳獨秀儘管生活窘困,但他卻拒絕再次加入中共和國民黨。蔣介石送錢,他不要;中共表示,如果陳獨秀接受兩個條件,即一不對外講話,二不發表文章,中共可以負責他的生活和醫療,但陳獨秀依舊拒絕。1942年,陳獨秀在四川農村去世,享年63歲。

而趙紫陽正是在思考過後,對中共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因此在生前,曾兩次向江澤民遞交退黨申請書。儘管沒有得到回覆,但從其公開退黨那一天開始,他就已在精神上遠離了這個黨。

陳獨秀和趙紫陽的選擇當然讓中共尷尬不已,這也是迄今中共無法「正面評價」並刻意忽視他們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因之一。但是沒有人否認,待到中共垮台的那一天時,歷史會重新給予他們正確的評價的,而他們的選擇也在啟示著那些已明白被騙但又不願正視的所有中共黨員和高官。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亮軒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