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地球最大爬行動物:無畏龍身長26米重65噸

CNN報導,近日,《科學報告》雜誌上刊登了有關施氏無畏龍(Dreadnoughtus schrani)化石的重要論文。出土於阿根廷西南部巴塔哥尼亞的施氏無畏龍化石是史上最大的恐龍化石,其身長約26米,重達65噸,比一架波音737飛機還重。據考古學家分析,這種恐龍生活於距今約7700萬年前的上白堊紀,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大的陸地動物之一。

考古隊用挖掘出土的化石還原了該恐龍70%左右的骨架,而類似的其他考古發現只能還原3%到27%的恐龍骨架。

科學家發現,該無畏龍仍處於生長期。因此,一隻成年的施氏無畏龍將體型將會更大,體重將會更重。

這種恐龍被命名為施氏無畏龍(Dreadnoughtus schrani)。考古學家們認為,有這種巨大體型的恐龍不會畏懼任何東西。它們的體型使它們位於所有生物之上,可以用尾部或者腿部輕易摧毀一切物體。

該恐龍名字的第二部分為施氏(schrani),是為了紀念為這項研究提供資助的科技企業家Adam Schran。

該考古隊就其發現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了論文《從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亞發掘的一個巨大且特別完整的蜥腳類巨龍化石》(A Gigantic, Exceptionally Complete Titanosaurian Sauropod Dinosaur from Southern Patagonia, Argentina)。

發表該論文的第一作者Kenneth Lacovara稱,這種恐龍大得令人吃驚。「每隻施氏無畏龍的重量相當於12隻非洲大象,或是7頭霸王龍。」他說。圖為Lacovara和化石的合影。

從化石估計,這類恐龍頸長超過11米,尾長超過9米。

然而,如此巨大的施氏無畏龍卻是草食性的。據Lacovara稱,這種恐龍會使用強壯的尾部和後腳掌上的利爪保護自己,是當之無愧的森林之王。圖為勘探現場考古學家和恐龍化石的合照。

為了獲得足夠的能量,施氏無畏龍每天都要大量進食各種各樣的植物。Lacovara認為,進食是該恐龍每日在其清醒時的唯一活動。

據來自華盛頓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史密森學會的Matthew Carrano稱,這項發現的重要性在於提供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恐龍化石。

Carrano說:「無畏龍化石相對以往發掘的化石來說相對完整,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很多問題的理解。」圖為挖掘現場。

使用保存良好的恐龍化石,科學家們可以在實驗室里完成很多實驗,甚至創造3D模型。這對了解大型動物的生理學構造,理解它們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幫助。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騰訊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