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法媒:張偉國談習近平為何還不替趙紫陽功過下定論

作者:
在中共歷史上,除了趙紫陽,就是陳獨秀,除了他們兩人,其他人幾乎在共產黨的鐵的紀律面前,都是低頭認罪,或低頭認錯,沒有不檢討的。所以從這點來說,對於趙紫陽的這樣一個案例,等於弄得共產黨沒台階了。除非共產黨做一個比較大的政治改革,能夠有民主性、有多元性,能夠改變它現在集權獨裁的狀況,對於自己犯過的錯誤能夠比較有一個正面的態度。這樣一來,趙的問題才有可能比較容易解決。

今年是中國前總書記趙紫陽逝世十周年。這位曾經在89六四天安門時親自到廣場關心學生,向學生喊話的中共總書記,之後被中共解除職務,軟禁15年直到離開人世,而且至今未正式下葬。本台(法廣)本節目就此主題採訪「動向雜誌」主編張偉國先生。

法廣:您怎麼看中共處理趙紫陽的態度,為何至今無法替趙紫陽下葬,以及對其功過下個定論,為何中國電視台今年卻是16年來第一次在遇逢趙紫陽重要日子加以報導有關消息?

張偉國:我想這兩件事情是有關聯的,正因為沒有辦法定論,當局採取迴避的態度。下葬的事情,家屬和當局之間就很難達成一致意見,這件事也就拖下來了。所以我感覺這兩個是連在一起的,如果趙紫陽的定論出來了,下葬的事就會水到渠成。因為家屬最近已經有很明確的表態。當時把趙紫陽軟禁起來,那時的罪名就是分裂黨、支持動亂。趙紫陽的小兒子趙五軍,前幾天在接受南華早報訪問的時候,也表態了,他們家屬認為,如果中央是這個定論的話,可以寫在趙紫陽的墓碑上,這是趙紫陽及趙家的光榮。但是我們都知道,當年六四結束以後,當局對趙紫陽清查了很長的時間,查來查去都沒有任何罪證,結果是不了了之,沒有任何證據可證明他們當時做出了支持動亂、分裂黨的結論。所以就沒有結論,這麼大的一件事沒有結論,也就是說,做錯了。那麼做錯了,你就應該採取一個正確的態度。所以這件事情,他們不能正視自己的錯誤,不能自己改正,老拖在那裡,就變成目前這樣一個僵局。

法廣:習近平的父親也是主張追求民主自由開放的中國夢,他至今不替趙紫陽平反,但去年又為何大張旗鼓地替也是改革派的華國鋒大肆慶祝逝世二十五周年,儀式隆重,請您解析一下這些不調和的現象。

張偉國:對華國鋒的回原,回復歷史的真實面,就得把以前戴在他身上的不實之事開始正本清源。這其中也很難說沒有矯枉過正的因素,因為華國鋒是毛選出的接班人。現在整個的中國政治路線和社會思潮有毛左的影響和基礎。為了迎合這樣一種基礎,對於華國鋒的事情,有意做的比較高調一點,是不是有這樣的政治考慮,我不太清楚。但客觀上,外界我們看到了,這是跟推崇毛的這條線連在一起的。那麼,趙紫陽的情況是他是改革開放的一個靈魂人物,也是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事實上,現在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崛起,都跟他當年領導的改革打下的基礎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也有分析認為,現在不管是領導人,還是老百姓,實際上都是享受當年趙紫陽經濟改革的受利者。中國人有這個傳統:飲水思源、講究報恩,這點如果做不到,至少也應該還給趙紫陽一個清白。他到底有什麼錯誤,有什麼功勞,也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說法、準確的說法,這一點對於十周年來說,對當局應該也是一個壓力,也是一個動力,能夠把這個事情往前推一點。

我也看到這個十周年,應該也有一些積極的跡象。因為以前趙紫陽的悼念活動,當局者維穩體制的情況下,打壓的非常厲害。今年當然也繼續在打壓,包括像舉行趙紫陽公祭的那些義士,都還關在牢裡,等待判刑。但另外一方面,我們看到,今年去趙家悼念的民眾人數最多的一次,根據網上的報導,大概有六百多人至千人。這也看得出來,可能跟以前有一些區別。在這過程當中,大家談到,習近平的父親當年實際上是跟趙紫陽、胡耀邦同一條戰壕裡面的,也是一個改革開放的猛將,他們都曾經在廣東工作過,在廣東的開放改革當中,應該講,意見都非常一致,攜手合作,開創了新局面。讓廣東成為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領頭羊。所以習仲勛在這一方面的功勞,現在也已經名正言順的擺上了。但是因為趙紫陽是習仲勛的領導,不管他是當總理,還是當總書記,那你肯定了下一級的官員,你把上面的迴避掉了,這好像也說不過去,所以從中國自己,現在也是說對孔子要,重新評價,給一個正確的地位。而孔子有一句名言,是中國人的一種很重要的文化傳統,叫:名不正,言不順,。你現在如果真的是要改革開放,卻把改革開放的先驅者,趙紫陽,弄到這樣一種境遇當中,始終不給他一個正確的評價,那是說不過去的。人家就很難會相信你是真正的改革。

另一方面,從報導的情況看,從趙紫陽去世以後,習近平母親齊心送過花圈,下面寫著率子女敬獻的一個花圈這也就包括習近平在內了。以前也知道,習仲勛和趙紫陽兩家其實關係都很不錯,相對其他的太子黨,這些中南海其他的高官之間,他們這兩家的關係是可圈可點的,應該算是比較不錯的。至少習家跟鄧家,跟毛家關係比起來,肯定跟趙家關係要近的多。從這個角度來解讀,是否也就是像對趙家的這種悼念活動,有一種高抬貴手含義,並不屬於一種政策性的變化,而屬於習近平對趙家的一種私人照顧。這就是我看環球時報文章的一個角度。因為他的政策沒變,政策還是過去的政策,還是繼續對趙紫陽不做定論,繼續在拖、在掩蓋,但是因為考慮到趙習兩家的情誼,現在的當政者對趙家比較禮遇,相對來講,在交流的過程或討論問題的時候,都要客氣一些。對於民眾去悼念,也比較開放一點。但不是說完全改變了他的評論,也不是說,完全放棄了對他的控制,都不是!

法廣:現今習近平權力這麼大了,為什麼還不趕快替趙紫陽平反,下功過定論,習近平在擔心什麼,等什麼呢?

張偉國:我相信當年推翻趙紫陽的這種政治力量,現在都還在。無論李鵬江澤民、這些力量在黨內相當的有基礎。在六四以後的二十多年當中,他們都是主流,相反地,像習近平這樣的人,實際上在太子黨裡面也是很邊緣的。他怎麼樣去斡旋,去在這個裡面找到他的著力點。我想這個過程不是現在能看得到的結局。

另外一點很重要的,在趙紫陽的事情上,對共產黨的傳統有一個很大的突破。我們都知道,在鄧小平這麼大的壓力下,趙紫陽堅持:不,堅持要在民主法制的問題上解決問題的政治立場。

在中共歷史上,除了趙紫陽,就是陳獨秀,除了他們兩人,其他人幾乎在共產黨的鐵的紀律面前,都是低頭認罪,或低頭認錯,沒有不檢討的。所以從這點來說,對於趙紫陽的這樣一個案例,等於弄得共產黨沒台階了。除非共產黨做一個比較大的政治改革,能夠有民主性、有多元性,能夠改變它現在集權獨裁的狀況,對於自己犯過的錯誤能夠比較有一個正面的態度。這樣一來,趙的問題才有可能比較容易解決。

如果現在的這樣一種意識形態,這種繼續六四以來,這樣一種政策和氛圍,尤其是毛左的東西,越來越被放縱,越來越在社會上成為一種影響國家發展方向的政治力量。那麼趙紫陽的事情,就很難看到有被解決的前景。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亮軒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