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鮑彤:反腐敗和中國的命運

作者:

中國反腐敗的主體建設工程,應該是在陽光下。

2013年以來中國新領導最吸引眼球的政績是反腐敗。兩年來打出了幾十隻省、部、軍級以上的大老虎,以及數以千計的縣、市、處級的小蒼蠅。毛、鄧、江、胡不想做或沒有能力做到的事,習近平正在做,而且做得熱烈,緊張,鎮定,有秩序,有成果,給世人以深刻的印象。老百姓中,我聽到的,口碑甚好。

但是哈佛大學的馬若德(麥克法夸爾)教授擔心其中可能有大風險。他的逆耳之言,良藥苦口利於病,值得重視。

馬若德先生不是不贊成反腐敗。問題是用「打老虎拍蒼蠅」那種辦法,反得了中國的腐敗嗎?中國歷史上的「皇帝」,除了那些無所作為的以外,為了維護江山的穩定,個個都是既打老虎也拍蒼蠅的踐行者。特別是明朝,從太祖開國到崇禎覆亡,決心不可說不大,手段不可說不狠,對腐敗分子連「剝皮揎草」之類的極刑都用盡了,但是,沒有一個皇帝能夠遏制得住,更不要說從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了。赫赫大明如今安在哉!

腐敗不是孤立的社會現象。它是不公平不公正不公開社會的必然產物。又要維持這種制度,又要杜絕這一制度繁衍出來的有機物,是不可能的。

現在淋漓盡致展現在世人面前的這種中國特色的腐敗,就是舉國奉行鄧小平教導的結果。

鄧小平是把「發展」說成「硬道理」的第一人,可是大躍進本來就是毛澤東原創的中國夢。大躍進需要引擎。毛澤東以階級鬥爭為引擎,企圖靠它實現大躍進,進而爭當世界革命的領袖。毛澤東失敗了。超英趕美失敗了。以毛為主帥、以鄧小平為副帥的第一戰役——大煉鋼鐵一敗塗地,沒有攀上年產1070萬噸鋼的高峰,倒餓死了至少三千萬同胞,儘管黨史至今不敢承認這一反人類的罪孽。

在向「翻兩番」進軍的戰鬥中,階級鬥爭那架引擎不應該再用了。必須有新的引擎。本來,如果進行政治制度改革,公平公正公開的引擎是有可能出現和完善的。但鄧小平用六四鎮壓果斷地一舉扼殺了政治改革。

為了避免「死路一條」,鄧小平在強化黨權的大前提下放活經濟,結果當然是不公平不公正不公開的競爭到處盛行。當局把這種不公平不公正不公開的競爭叫做「市場經濟」,其實它只是「官場經濟」,「權力經濟」,「黨領導的經濟」的變種,至多只能算「半吊子市場經濟」。誠然,這半吊子引擎也比階級鬥爭好使。在憑藉全球最豐富最廉價的自然資源和勞力資源的優勢下,它在實現「中國崛起」奇蹟的同時,創造了中國腐敗的奇蹟。

腐敗是中國現行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經過二十多年(堪稱一代人)的適應,已經可以用「頭上長瘡,腳底流膿」來打比方。當年彭德懷元帥批評浮誇之風吹遍全國各地區各部門;今天應該說,腐敗之風有過之無不及。有人用浪漫主義打比方,「體無完膚,國無淨土」,應該不算太誇張。

有研究者推測中國的老虎加蒼蠅至少是一支數以百萬計的腐敗大軍。有研究者估算光是核查腐敗的「存量」,就需要舉全國之力,至少辦它一百年的案。(試看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腐敗案,立案一年,人已病死,尚未提起公訴,可見辦案之難。)如果從今以後什麼都不幹了,聚全國之力,辦腐敗之案,那麼,也許坎坎能對腐敗的「存量」作一清理;但是「增量」怎麼辦,又堆積成山了。

能不能搞「選擇性」反腐呢,比方說,只反敵我矛盾之腐敗,不反人民內部之腐敗?說得堂皇點,叫做「區別兩類矛盾」;說白了,就是想反就反,不想反就包庇,隨心所欲,打幾場不公平不公正不公開的混戰。那是兒戲,不可取。

可不可以宣布反腐敗到此為止呢?那是禍國殃民。須知反腐敗是當前全國民望所歸,鳴金收兵勢必喪盡民心。「上馬容易下馬難」,乃是反腐敗的規律,好比中國象棋中的「卒」,過了河就沒有回頭路了。

打老虎拍蒼蠅不是反腐敗的主路。它孕育著現實的風險。中國反腐敗的主體建設工程,應該是在陽光下,以公民社會為主體,遵循憲政民主的規範,建立公平公正的自由競爭的市場制度。這不是萬能的,但迄今為止,相對而言,是比較有效、比較穩健、風險比較小,比較靠得住的建設工程。

何去何從,關係著中國的命運;就中也將決定中國共產黨能否獲得新的活力,即生命力。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亮軒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