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國際娛樂 > 正文

韓國「整容文化」的背後 韓國經濟奇蹟般復甦

駐紐約記者Ji Yeo記錄了她與整容之間的複雜關係。事實上,Yeo並不是唯一個對整容有著複雜情緒的人。在她的家鄉,被稱為「整容之都」的韓國首爾,數百萬的人與整容有著複雜的聯繫。根據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調查的數據顯示,約有20%的韓國女性接受過整容手術,而這一數字在美國為5%。單純從數據上看,2013年,巴西整容手術數量位於世界第一,美國緊隨其後,但韓國有著極為發達的整容業。作者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來研究顧客決定進行整容手術的原因。最後,分析得出,主要的原因包括「為了尋找一份工作」,「為了婚禮」,以及「為了重建自信」。

這個故事的作者Patricia Marx表示,這個國家因為整容業的興起,讓經濟奇蹟般的復甦。儘管韓國其他行業也為經濟快速復甦做出了貢獻,但不可否認整容業對韓國經濟復甦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韓國擁有超過2000名的整容外科醫生。

彭博社報導,2012年其醫療旅遊產業的稅收是2009年的3倍,達到4.53億美元。這一整容旅遊產業的許多顧客來自韓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大陸,台灣,日本,俄羅斯以及中東地區。

攝影師表示,她曾也想要做整容手術,想要改變她的整個身體。然而,當她諮詢了數十名醫生後,她明白了她可以拍到手術前後的照片,但是卻不能拍攝到手術進行中的照片。

「在諮詢的過程中,我了解到,我曾簡單的認為整容手術是一種魔法工具」,Yeo表示,「這個想法來自於媒體,朋友,但很少有人會討論整形手術是怎麼樣進行的。」儘管Yeo放棄了做手術的念頭,但是她仍然拍攝了這個主題。她的作品展示整形手術美麗和醜陋的一面,揭開了整個手術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展示結果。

在如此的大規模的產業里,整容產業更像是製造工廠。整容手術的過程變得快捷而系統:在許多診所里,顧客們永遠都看不到醫生。顧客僅僅是和顧問討論做什麼樣的手術和手術價格。在他們做手術時,他們會在醫生來之前進行麻醉,當做完手術清醒時,醫生卻已經離開。

和許多製造工產一樣,韓國許多整容診所會製造出標準化的產品。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韓國許多男人、女人都會看起來非常像。甚至在2013年「韓國小姐」比賽時,網友調侃無法根據長相辨別參賽者。

在韓國許多診所里,他們都傾向於僱傭那些可以代表診所風格的顧問成為員工。這樣顧問就能起到最直觀的宣傳作用。圖為韓國首爾一家整形手術醫院的諮詢經理。

攝影師拍攝了一個整容醫院,除了可以看到那些豪華的設施,也向觀眾揭示了整容背後略帶血腥的畫面。

Yeo表示整容醫院裡職工的房間,有些很乾淨整齊,但有一些特別的混亂。Yeo說她並不是在全面的抨擊韓國的整容文化,而是在試圖通過圖片表達出她對於這種文化的複雜情緒。

Yeo拍攝的這些照片告訴我們,在美麗的背後,往往要付出血的代價和讓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圖為抽脂脂肪瓶。

醫療廢物。

圖為Yeo最新拍攝項目,名為「選秀」。Yeo拍攝了那些在Facebook上希望成為演員和模特的人。

圖為Yeo最新拍攝項目,名為「選秀」。Yeo拍攝了那些在Facebook上希望成為演員和模特的人。

圖為Yeo最新拍攝項目,名為「選秀」。Yeo拍攝了那些在Facebook上希望成為演員和模特的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鳳凰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