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華爾街日報:中國經濟衰退 美國將長期從中得利

近幾周來,中國經濟減速的消息引發世界各國股市猛烈震盪以及資源出口型國家的貨幣貶值。從短期看,中國的放緩可能引起一些陣痛。但長期看來,美國可能會大受裨益。

中國沒有那麼重要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說,在經濟層面看,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低迷不振,可能會壓低銅、石油、以及鋼鐵的價格。這些原材料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產品和其它消費者喜愛的商品。因此,中國經濟減速意味著美國商品價格將不會快速上升。美國消費者將深受其益。

此外,中共聲稱將引導經濟轉型,以服務業為主,並將削減中國製造業的產能過剩。這對美國的軟體公司和娛樂性企業是一大利多消息。另外,在中國報酬率下降之後,中國公司可能加強對美國的投資,追逐更高的利潤。對美國的勞工,這意味著更多的就業機會。

在地緣政治層面上,中共先前曾吹噓將於2030年左右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該國緩慢增長的經濟將將把這一夢想推遲幾十年。這會削弱中國聲稱擁有的全球領導能力,並摧毀國家指導經濟發展的「中國模式」。相反,經濟成長取決於企業革新、思想自由和政府儘量減少干預等美國一貫推崇的論點卻受到了加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康奈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表示,因為美國經濟復甦步伐加快,中國的經濟問題極有可能在未來的雙邊和多邊國際會談中改變實力的平衡,對美國越來越有利。在G20以及其它國際機構中,美國對中國可以出手更強。

許多國家依賴於中國的快速增長。但美國經濟和中國並沒有太大關聯。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僅占美國GDP的1%不到。中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也占美國外國直接投資(FDI)的1%都不到。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者艾甚沃斯(Paul Ashworth)表示,如果中國從地圖上徹底消失,美國的GDP會下降1%;甚至連衰退都算不上。

美國受益有多大

中國如何應對當前的經濟問題,決定了美國受益的程度。

如果中共選擇轉型到消費型經濟,美國銀行、保險公司、衛生企業、網際網路公司和娛樂業在中國會有更多生意。但是,這需要中共降低農民工遷移到城市的障礙,加強社會保障網絡並降低人們的儲蓄意願,並大力減少國家對銀行的控制。如果中國銀行根據利潤率而不是政府命令來決定是否貸款,許多中共國有企業將倒閉。這些改革將受到中共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強烈反對。

如果中共老調重彈、再度試圖擴張出口,美國不會受到太大傷害。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韓森(Gordon Hanson)說,中國不再有擴張出口的餘地。此外,美國已經吸收了大部份中國龐大出口機器的震波。

如果中共學習日本1990年代的做法,即藉助債務維持企業運轉、依靠政府制定工業戰略振興國家,註定要失敗。日本當年的政策造成了該國經濟「失去的十年」。

當然,如果中國經濟斷崖式崩潰,中共領導層還可能採取海外軍事冒險政策來換取國內的支持。但即使如此,美國仍然可能獲利。曾在歐巴馬政府財政部任職的杜魯門(Ted Truman)說,中國經濟年增長7%的時候,維持10%的軍費增長尚有可能;但當經濟增長率降至4%的時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會減少中共對美國主導世界的挑戰。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大紀元記者海寧編譯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