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被封殺:著名希捷大廠是怎麼跑的!關於稅務征管當年有過一個有名案例

作者:
原帖由微博網友@sven_shi發布於2024年6月21日,目前已遭刪除。

關於稅務征管當年有過一個很有名的案例,發生在江蘇。這個案例當年開始的時候是被當作重點宣傳的,後來就沒有後來了。你花點耐心看一遍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2015年時出了篇文章,題目叫《江蘇國稅:反避稅青年個個是精英》。講江蘇國稅根據相關規定去給一家跨國企業A」徵稅」。開始的時候是一種默契狀態,他們過來投資,在當地拉動就業,然後把利潤放在國外。但是依照我國的規定,是可以對這樣的行為進行查稅的。

稅務部門對大企業徵稅,並不是下個通知就結束了,而是經常要進行稅務談判。意思就是和企業協商,讓他們按照一定的規格去交稅並且要繼續經營。這家企業談下來的結果是先補稅14億,接著他們還會在中國繼續靜音,接下去4年每年增加利潤4.5億,然後增加企業所得稅1億。

這個事情當時屬於大獲全勝,所以做了很多的新聞報導。但是因為稅務這個基礎知識有點門檻,所以很多人沒看懂。最後文章的調子起的很高。就是把這些稅務部門的人夸的有點脫離現實。

這裡就是圖二。就是講稅務部門運籌帷幄,老外當中說這樣做他們干不下去,要跑,接著稅務部門就運用了一系列技巧,讓他們接受了這個方案。談判的人夸稅務部門的人能力很強,出去外面都是可以去國際級的會計師事務所拿百萬年薪的。

這種文章就是屬於自己借別人的口夸自己。畢竟稅務口整體待遇很好。所以他們只要出文章,講起來就是跑到外面都是國際級別的水平,拿的還要多。

那麼這個案例後面為什麼不宣傳了呢?

因為文章中提到的這家公司就是著名的希捷。他們和稅務部門談的就是一個緩兵之計。他們15年簽協議,說接下去4年要逐年拿利潤回中國,接著16年年底就把2000人的大廠給關了。

你一想就能明白,一個2000人的廠,那麼大的產能。這種跨國公司要調配起碼也要兩年的時間。

意思就是他們簽協議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準備要跑了。那麼你再去回過頭讀那篇文章,就會發現稅務上其實把事情搞錯了。他們吃定人家不會走,結果人家談的時候就走了。所謂的稅務談判,對他們來說就是出一次血止損。

講稅法稅務部門怎麼做都是對的。但是現實中這對招商引資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因為這些大廠過來,都是和當地的地方政府談條件的。人家一來就是大額的投資,解決數干人的就業,甚至還會帶來一個產業鏈條。但是稅務部門往往是地方上有錢的時候能協調,有優惠和默契;沒錢的時候就再來查帳,屬於不確定性的問題。

你今天再把這個案例讀一遍,感受肯定特別不一樣。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微博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