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龍煤集團擬3個月裁員10萬人 擁有職工24萬

東北地區最大的煤炭企業——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龍煤集團」)未來三個月將分流10萬員工,這引起了強烈的社會關注。

9月21日晚,龍煤集團在機關全體員工大會上宣布,執行集團安置分流人員和鼓勵職工創業闖市場相關政策,啟動以現金流為核心的自救工作。龍煤集團董事長王智奎表示,要儘快完成三個月分流10萬人的目標,通過分流人員、壓縮工資成本實現企業現金流「止血」。另外,龍煤集團將變賣非煤產業、清收應收帳款以補充企業現金流。

終結於2012年之前的「煤炭黃金十年」時期,龍煤集團出產的焦煤因煤質好、熱值高,價格隨市場行情一路走高,10級焦煤從2005年的600元/噸,衝到2008年2000元/噸的最高點,集團每月入帳十幾億元甚至更高。2008年,龍煤集團礦工的月收入一度超過萬元。

然而近年來煤價跌跌不休,目前已跌回2005年以前的水平,不足600元/噸,但人工成本卻節節上漲。煤炭業內人士告訴財新記者,東北地區煤炭開採成本較高,龍煤集團的礦井大都是深井,人工成本更高。煤價每噸下跌超百元,對這些高開採成本的煤企衝擊巨大。

2011年尚淨賺8億元的龍煤集團,2012年淨虧8億元,2013年淨虧損擴大到23億元,2014年虧損接近60億元。按官方「2015年前8個月同比減虧11個億」的口徑看,龍煤集團今年三季度虧損仍在30億左右。

王智奎在內部直言,要以「減少無效消耗現金流和增加現金流為核心」全面啟動第二輪改革,把富餘人員全部、徹底、堅決地從不合理的崗位上減下來。同時,全面清理非經營性資產,不留後手。

但有煤炭業內人士認為,人員分流、保證現金流都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龍煤集團的實際經營能力。受進口煤和蒙東褐煤的衝擊,龍煤的煤炭連出省都困難,但經濟下行導致東北地區內需不振,龍煤集團目前的斷臂之舉,或只能維持企業生存。

擁有24萬在職職工、18萬離退休職工的龍煤集團,正面臨嚴峻的生存困境。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19日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專門部署推動龍煤集團脫困發展工作。陸昊表示,雖然今年黑龍江省內電廠的電煤合同量超過1200萬噸,達到2009年以來的最大合同量,龍煤集團今年前8個月同比減虧11億多元。但各項工作措施與面臨的挑戰和脫困任務相比,工作力度差距明顯。

龍煤集團於2004年重組當時虧損的鶴崗、雞西、雙鴨山和七台河礦務局絕大部分優質煤礦而成,試圖打造產能上億噸的上市煤炭集團。從2005至2013的八年間,龍煤集團三度衝刺IPO失敗,透支了企業大量資金和信心。2005年七台河煤礦171人死亡的嚴重爆炸事故,以及2009年鶴崗分公司108人死亡的特大礦難,成為龍煤集團上市關鍵時期的死結。據龍煤集團內部人士估計,三次籌備上市失敗讓公司損失了數十億元。

龍煤集團重組時間正好在煤炭黃金周期的啟動期,但卻在盲目擴張中錯失了轉型發展的機會,生產效率落在全國下游。發改委振興司副司長周建平曾以龍煤集團舉例東北亟須解決「企業辦社會」問題:該集團有近25萬人,每年產煤5000多萬噸,人均約250噸;而目前全國煤炭行業平均水平是人均產煤500至600噸。

2008年6月24日,龍煤集團雙鴨山東榮二礦,第一批分批到礦山的大學生們。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財新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