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妙世界 > 正文

阿拉斯加的捕魚人:像白令海一樣乾淨純粹

Corey Arnold從溫暖的加州來到寒冷的阿拉斯加,捕魚,一待就是多年。他對漁人這個職業愛恨交加。一方面,要能忍受住長達幾周的孤寂,寒冷和苦痛;另一方面,當自己用雙手和身體進行最原始的體力勞動時,能激發出獨一無二的自由感。「對於漁民來說,最好的回報往往是當他們把那些神秘的遭遇,死裡逃生的故事帶回文明世界的家裡,講給大家聽的那一刻。而我選擇用我的照片講述我的故事。」

數年前一次經濟危機讓Corey Arnold放下了攝影師的身份,決定做回漁民,這是一項他曾在1995年從事的工作。Arnold收拾好行李,遠至北方的阿拉斯加,搏浪於白令海峽。每年1月、2月和10月,Arnold都會在一艘名為Rollo的漁船上捕魚。

白令海是海蟹資源最豐富,也是捕撈條件最惡劣的海域之一。Corey Arnold和他的團隊主要捕獲鱈魚及皇帝蟹,但除了要面對魚獲不足的問題,他們更多要面對可高達12米高的巨浪(視頻)、嚴寒的環境和數不盡的失眠夜。

白令海上,水手克里斯特安·柯克正要開始投網並牽引雪蟹籠。這天的氣溫為零下8度,海水僅僅在冰點以上,濺到船上的海水立刻在鐵軌和索具上結成冰。

許多章魚被吊在捕鱈魚船的欄杆上凍結成冰,這些章魚將被剁成小塊作為魚餌。

「有一次,我在甲板的桌子上整理螃蟹,一個700多斤的蟹籠從我們頭頂上近8米高的起重機上掉了下來,砸在我們的整理桌上,幸運的是,沒有傷到我和其他的水手。我也曾將引擎去油污劑濺在眼睛裡,不得不等上24個小時飛到一個島上去看一位專科醫生,很慶幸的是,我的視力最後失而復得了。」Corey Arnold說。

海鳥追隨著漁船,尋找散落的餌料殘渣。這片大海雖然危機處處,卻同時孕育著無數生命。

瑞徳和克里斯塔兄妹倆在23英尺的小艇上收網,網中捕獲了滿滿的紅鱒魚。

布萊恩·格里爾,工程師,水手,他在阿拉斯加的白令海海域捕魚時,在羅洛號漁船甲板上與帝王蟹合影。

漁夫本·托馬斯正在竭力制服一個活蹦亂跳的帝王鮭,這條魚重達30磅。

漁人比利·德萊尼在退潮時的克維查克河口的灘涂上拖著捕撈虹鱒魚的刺網。

瑞安在灘涂上背著繩索準備安裝捕紅鮭魚要用的錨栓。

馬修·沙利文,在羅洛號漁船上試萬聖節裝扮時與船上住的貓咪合影。

偏遠的捕鮭魚營地,拿著駝鹿鹿角的水手。

漁夫佩戴著為了防衛熊襲擊的步槍。

阿拉斯加荷蘭港,吃鯡魚的海獅。

阿拉斯加納克內克河,一頭左肩中槍受傷的未成年棕熊在灘涂上掙扎站起來。沒過多久,它被阿拉斯加有關部門實施安樂死。

白頭雕吃著從漁網中偷來的鱈魚。

Corey Arnold的作品就像他所生活的白令海空氣一樣乾淨、純粹,通過一幅幅作品向世人展現著最自然生態環境下的一種簡單而純淨的生活狀態,蒼涼枯燥的白令海,驚濤駭浪後的平靜海面,站在船頭的孤獨的貓,受傷的熊,挎著獵槍的獵魚人和海邊頭頂著龍蝦的魚販……你能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阿拉斯加冰冷而新鮮的空氣,甚至可以聞到空氣中鹹濕的魚腥味;一切都是那麼自然、不矯情。

如果將漫長的海上生活化作切片,Corey Arnold則更像是用圖像將海上所見和所感做出索引,高潮是捕撈的喜悅,神來之筆是世界的奇景,大部分的篇章,則是如何勞作和抵抗孤獨。

Graveyard Point的漁民,在克維查克河口附近一艘被遺棄的「猴子船」前合影。Corey Arnold說:「捕魚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會繼續捕魚,並在漁船上拍攝,我要出書和做展覽,我想用更寬廣的視角繼續向世界展示:是誰把海洋生命帶給了人們。」

阿拉斯加白令海域雙熊號船上,攝影師Corey Arnold躺在滿載比目魚的甲板上自拍。Corey Arnold,1976年生於美國,是阿拉斯加州一名商業漁民兼紀實攝影師,在舊金山藝術大學取得攝影學方面的藝術學士學位。他2011年發布攝影書籍《Fish-Work:The Bering Sea》(捕撈:白令海),收錄了他在2003年到2010年期間在白令海做甲板水手工作時拍攝的作品。Corey Arnold在2005年獲得American Scandinavian基金會贊助,2007年獲得Aperture West Book Prize提名。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陳柏聖

來源:VC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