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生最好的狀態:將滿未滿

作者:
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盡。

蘇軾言:「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其實,人生不必太圓滿,太圓滿了,反而不美,因為水滿則溢,花滿則謝,人滿則損。

莫言也說: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

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

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恆。

只有將滿未滿,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

01

話不可說太滿。

古人云:「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責人不必苛盡,苛盡則眾遠。」

說話給別人留幾分餘地,給別人一個自己領悟的空間,懂的人自然懂,事後還會對你心存感激。

不懂的人,也不致於撕破臉皮,傷害了彼此的感情。

國畫大師張大千畫了一幅名為《綠柳鳴蟬圖》的畫,畫上是一隻大蟬俯趴在柳枝上,蟬頭朝下,做欲飛狀。

齊白石見了這幅畫,對張大千說,這幅畫極為傳神,只是他曾向一位農民請教過,說蟬的頭都是朝上的。

張大千聽後,趁著去青城山寫生的機會,跑到屋外仔細觀察,發現樹上的蟬果然都是頭朝上的。

回來後,他把自己的觀察告訴了齊白石,齊白石神秘一笑,對張大千說:我也觀察過!

張大千此時恍然大悟,原來齊白石早就知道自己錯了,只是怕自己丟面子,才假稱是從一個農民口中聽到的。

話說七分滿,即是良言。

既給了別人台階下,又能體現出自己的修養,還能促進彼此的友誼。

而那些說話放縱只顧自己舒坦的人,說出來的話,即便初衷可能是好的,但到了別人耳中,也可能變成了惡語。

02

求而不得未必是遺憾。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人生在世,不外乎追求功名利祿,進而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富足、好過,這個本來無可厚非。

然而,有些人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覺得只有達到了目標,自己的人生才算圓滿。

當達到目標後,又想著下一個目標,用荀子的話說就是:「窮年累世不知足。」

而那些一直追求圓滿的人,總有一天,有你達不到的目標,那人生就會變得不圓滿,最後只能抱憾終身。

以前,有個漁夫每天都會出海捕魚,也總能滿載而歸。

某天,天氣很好,漁夫照常出海捕魚,一天下來,都很順利,收穫滿滿,就差一點就可以收工回去了。

而此時,天氣突變,看樣子馬上就要下大雨了,漁夫的小船可不宜在海上久待。

可是漁夫看著就差一點就能捕滿一船的魚,心有不甘,如果現在就回去,雖說夠自己的生存,但總感覺不夠圓滿。

於是,漁夫冒險再撒一次網,只要這次收網,就能跟平時一樣,可以滿載而歸了。

然而,就在漁夫即將收網之際,狂風暴雨驟至,然後捲起萬丈巨浪,瞬間將漁夫和他的漁船吞沒,最終不但沒能滿載而歸,更是葬身大海。

其實,人生所求不必太圓滿,求而不得未必是遺憾。

那些總是追求圓滿的人,到頭來,反而容易一場空。

《呂氏春秋》裡有提到:「全則必缺,極則必反。」

總是追求極致的人,往往適得其反,凡事留有餘地,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

03

《警世通言》裡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盡

所以,凡事留一線,既享受到了過程的快樂,又不會因為極盡而衰,走向落寞。

話不說盡,是一種修養,讓你我都舒坦;

事不做絕,是一份善良,讓彼此都不難堪;

追求有度,是一種智慧,讓人生懂得取捨;

人生不求圓滿,但求心安和平安。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

來源:京博國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