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救人如救己,善惡終有報」:越是平凡,越應該保持善良

曾子曰:「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

在我們的印象中,行善積德好像都是「上位者」們常做的事情。古時候施粥行善的是財主、員外之類的有錢、有名望之人,現在的慈善名人大多也都是企業家、明星之類的社會頂流。

所以我們不得不形容一種誤解:行善積德是有錢有地位的人才會做的事情。

作為在社會底層掙扎打拼的我們來說,好像「行善」跟我們離得很遠,甚至於我們本身可能都是需要別人施捨的存在。

《孟子》有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意思就是說,在不得志的時候要管好自己的德行修養,得志的時候要努力讓更多人得到救濟。

看似「行善」離我們這些平凡、普通的人很遙遠,但我始終認為:越是平凡,越應該保持善良。

因為,救人如救己,善惡終有報。

01:善良,是平凡人保持正直的根本。

平凡的人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圈層,我們的一生似乎都在為了抵抗疾苦而努力著。

所以越是平凡普通的人,越容易被現實擊潰心理防線,就越容易難以保持正直的品性。

俗話說:「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

這句話雖略顯市儈,言論的真假自然是不能以金錢多少來衡量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在這麼做,人們往往更願意相信成功者的話,卻不願意相信「真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既是受到不良世風薰染下的結果,也是一種人們內心自卑心理作祟的表現。

平凡的人想要維持「正直」的形象,卻因為言微力弱而不被認可,長久之下內心就會因為不被認同而扭曲。

而讓我們能夠在看盡世態炎涼之後還能保持正直品性的根本,就是善良。

保持善良,能讓我們諒解不認同我們的人;

善良,可以讓我們內心的包容度更大;

保持善良,就能保持正直。

02:善良,能讓平凡的我們持續進步。

常言道:「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

人生在世,誰又沒被別人議論過?誰又敢說自己沒有議論過他人呢?

不管是在閒談之間還是有意針對,我們都會難免將別人的言行舉止等問題作為「談資」來議論。

但我們都知道,背後論人是非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而且越是平凡普通的人,越喜歡在閒暇之餘議論他人。

所以我們需要保持善良,主要有兩層含義。

首先,保持善良會讓我們時刻警醒自己不要輕易論人是非。

或者當我們聽到別人在議論他人時要及時遠離,以免惹火上身。

不主動論人是非是一種自律,不參與議論他人是非是一種潔身自好,儘量保持這種善良既是一種「救人」,本質上也是一種「自救」。

另外,保持善良會讓我們在聽到他人議論自己時有所反省。

一個人的行為是需要受到各方輿論監督的,有了監督才能少出差錯,才能讓我們更加進步。

不管議論你的人是出於什麼心態,也不管這些言論是造謠使壞還是粉飾太平,只要保持善良之心,就一定能從中收穫良多。

無論是正面積極的話還是負面消極的話,只要這些言論是真心的、中肯的,在善良之下我們可以虛心接受;而要是這些言論是別有用心,甚至是誹謗造謠,善良的我們也可以思考自己是否觸犯到了他人。

不因他人誇讚而大喜,不因他人責罵而大怒,這本身就是一種善良。

而保持這種善良,可以讓我們在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之下持續進步。這難道不是一種「自救」的好事嗎?

03:善良,可讓平凡的家庭幸福安康。

一個家庭要和睦美滿,首先就需要家庭成員之間和平共處。

然而平凡的人,常會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瑣碎而煩惱,也因此更容易產生家庭矛盾。

古人訓:「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餘。」

心存善念、保持善良是一種愛心的體現,家庭成員之間只有發自內心無私的愛才會讓家庭氛圍更加融洽。

也只有保持善良,才能在面對艱難的生活時跟家人之間充滿希望,只要希望不滅,幸福就一定會到來。

我們常說家是講情的地方,所以在面對家庭矛盾爭執的時候,我們需要相互體諒、相互包容,尊重彼此的觀點,才能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

理解、包容、尊重的前提,是我們要保持一顆善良的心。

用無私的愛來維繫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用寬容的心來面對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用道德的秤去平衡家庭成員的行為舉止。

「善惡終有報」,即使我們不道義的行為沒被人發現,但自己內心的那桿秤也會失去平衡,終究還是躲不過良心的譴責寢食難安。

所以,與其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做一些違背良心、離經叛道的事情,不如保持善良的心坦坦蕩蕩享受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果實。

當自己因為保持善良而光明磊落、坦蕩自在時,你的家人也不會為了你而擔驚受怕、踏實安定。

換言之,保持善良,既是在「自救」,也是在「救人」。

結語:人有善願,天必佑之。

對於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平凡人而言,我們常會因為地位不高、實力不夠而備受艱難困苦的折磨。

我們常因為善良而被人欺負,所以就很容易動搖保持善良的決心。

因此有人提出過這樣的說法:「讓你的善良帶點鋒芒。」

而這種觀點的前提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現實。

確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因為他人的善良而變本加厲,把他人的善良變成得寸進尺的籌碼。

可我們還是要懂得「人有善願,天必佑之」的道理,要知道: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

善良若帶了鋒芒,那便失去了保持善良的初衷;善良若渴望回報,那便成了一種難以平衡的交易。

你的善良並非是要用來被人尊重或者被人利用而存在的,保持善良的本質是為了讓你自己及後人獲得恩澤。

善心如水,能澤被後世。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知陽時光鋪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