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馮延巳一首小令寫春愁,朦朧含蓄,其韻味千年不絕

馮延巳,字正中,是五代十國時期著名的文人、宰相。

在詞的發展史上,馮延巳是繼「溫韋」之後不可或缺的一環發展鏈條。

如果說溫庭筠的詞傳遞的是美,那種精美穠艷無與倫比,例如「水精簾里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溫庭筠《菩薩蠻》);韋莊慣從具體事件上來抒發情感,例如:「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韋莊《女冠子》)那麼到馮延巳,他的詞不僅僅是精美的物象,也絕不是由具體的事件引發情感,而是烘托一種情感的境界,一種幽微深隱、難以言說的情懷。這也正是馮正中的詞極具魅力的地方。

詞評界也有一種聲音,說馮延巳之所以形成這樣的詞風是因為他有一個極懂詞的「頂頭上司」——南唐中主李璟。南唐當時也是尷尬的存在了,進無力攻,退難以守,處於風雨飄搖之時,馮延巳作為宰相,自然能洞察國家的命運危機,但是許多話不能說,所以形成了這樣的一種詞風。當然這只是後人的一種推測,真相是什麼似乎不太重要了,無論如何,馮延巳在宋詞發展史上的作用都是不可磨滅的,他影響了後世許多詞人,例如晏殊、歐陽修等。

今天我們來一起品讀一首馮延巳的一首《清平樂》:

清平樂

五代馮延巳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

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

細雨初過,萬物清新,空氣中的濕氣還未褪盡,晚煙朦朧,籠罩在小池之上,春池中漲滿了碧水,水波蕩漾,池塘里的倒影氤氳一片。垂楊小院,柳葉新裁,一雙燕子斜掠而過,小樓上佳人高卷畫簾,似乎在邀燕還巢……

詞的上片,動靜結合,被雨水洗滌過的小院,因春雨而漲滿的池塘,院中的垂楊,穿飛而過的雙燕,佳人高卷的畫簾,雖然句句寫景,但是有一種情愫在詞句間暗暗瀰漫,迷濛中透著恬澹,美好中又雜揉寂聊。

上片最後一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既是上片完美的收束,又為下片的展開預設了情境、引出了人物。佳人倚欄凝望,看到雙燕斜飛,於是捲起繡簾接納燕子。一個小小的動作,詩人體察入微,雙燕的寓意是雙宿雙飛,佳人捲簾以待,隱喻了對愛情的渴望。

下片,佳人在黃昏獨自憑欄,凝望半空中的一彎蛾眉月。

下片的首句,與上片「小閣畫簾高卷」緊密承接,而「黃昏獨倚朱闌」又與上片「雙燕飛來垂柳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映襯了詞中佳人的孤獨寂寞。

正當佳人凝情望月之際,微風吹過,帶起片片落花,一陣清寒直侵羅衣。

落花風起,春之將盡,美好的季節即將過去,佳人又蹉跎了一年春日,人的韶華又禁得住幾番蹉跎呢?

本詞最後一句,收束在羅衣清寒上,豈止羅衣,清寒由表及里,人的心境也被清寒侵襲。

本首小令,極具「馮氏詞」的風格,朦朧蘊藉、幽微深隱的情感境界,極具打動人心的力量,即使看不透詩人想到表達的真實情感,也不妨礙被本詞的魅力感染,從而生發出自己的感慨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唐音宋韻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